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水损害是沥青路面较为常见的早期损害之一,为了更好地应对路面病害以及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对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在分析水损害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材料与结构设计方面、路面施工质量方面、道路运营管理方面着重进行探讨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影响因素,阐述了减小水损害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以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沥青路面水损害影响因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评价,详细阐述了减小水损害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沥青路面作为高级路面被广泛采用,然而面对沥青路面极易出现的早期损害现象,水损害是其中首要的也是最严重的现象之一,应引起我们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特点,针对其产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期通过科学的方法避免或减轻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水损害现象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水损害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抗水损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损害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对路面的安全性能影响很大。文章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沥青路面水损害是来源于沥青膜从集料表面的剥离,其条件是水分介入沥青与集料界面上,改变了沥青、集料与水分的关系。它的破坏机理是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沥青膜逐渐从集料表面剥离,导致集料之间粘结力丧失。针对水损害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水损害造成的主要原因。从沥青路面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分析水破坏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作为一种高级路面被广泛采用,然而沥青路面却易出现早期损害现象,水损害是其中首要的也是最严重的现象之一。在对路面破坏现象广泛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各国道路科研工作者通过反复分析、论证发现,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现象大多与水有关。"在各种类型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中,水损坏是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损坏类型"。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水损害病害的产生分为两类:一类为罩面前,另一类为罩面后。就罩面后的水损害病害是先有水、还是路面损坏后进水引起水损害,文章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述,同时针对不同的水损害原因,提出了不同的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多年沥青路面施工经验,对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对已产生早期破坏的沥青路面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车辙、低温开裂和疲劳开裂,近年来水损害和反射裂缝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所涉及的因素是十分复杂,针对不同的产生原因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沥青砼路面的早期破坏,很大程度与水的作用有极大关系。水浸湿路基可引起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下降,从而使路基失稳。本文论述了沥青砼路面水损害现象及水对沥青砼路面使用寿命的严重影响,在分析水损害的原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影响路面水损的因素,详细阐述了如何减小水损害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理和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影响路面水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评价,详细阐述了减小水损害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影响路面水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评价,详细阐述了减小水损害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影响路面水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评价,详细阐述了减小水损害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影响路面水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评价,详细阐述了减小水损害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