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诚  刘傲洋  杨旭  刘军  刘闯 《电子测试》2022,(21):118-120+123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存在运维难度大、状态信息监测贫乏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套二次设备在线监测及一键巡视系统,主要包括系统总体架构、虚回路可视化、全站定值自动复合、全站压板自动校核、全站信息在线监视、直流系统自动巡检等几大特色功能设计。通过所研制的一键巡视系统可有效解决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存在监测盲区的问题,提升二次设备运维管理效率,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特征及架构,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方法和智能二次设备常见故障的处理思路,有利于运行维护人员或管理人员了解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维护方法,为智能化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引言 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实现了模拟量采集的数字化,相继IEC61850通信标准代替了传统的通信规约,解决了不同厂家的二次设备互操作问题。目前,智能变电站内的运行状态全部以数字化信息表示,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在智能变电站中,间隔层中的二次设备主要接收由过程层合并单元发送的数字式电压电流信息。  相似文献   

4.
传统变电站中二次系统状态调测平台人机界面简单,为调测人员实时了解设备工作状态带来了困难,因此设计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高可视化全景调测平台。采用智能移动终端实现二次系统的高可视化处理和分析,通过变状态信息数据实现设备状态的在线检测,及时分析系统中的设备状态和存在风险,平台综合考虑检修成本与效益设计设备检修方案,通过模糊数字的综合评估方法塑造设备状态评估模型,对状态以及设备健康进行综合评估,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和发展态势。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故障信息的直观显示以及有效调测。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保护跳闸方式的实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GOOSE点对点跳闸;另一种是GOOSE网络跳闸。通过这两种跳闸方式的对比分析,探讨合适的安全可靠的保护跳闸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状态评估中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改进云模型协同实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在线评估方法。考虑到评估指标状态区间分级,位于边缘区间和内部区间的中间区域不再服从标准的正态云模型,因此对传统的云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给出了改进云模型的特征参数的求取方法。通过建立多维度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价体系,运用粗糙集理论将求解权重分配问题转化为计算条件属性重要度问题,并借助改进云模型根据样本实测数据计算各评估指标对应的各级隶属度函数值,最后计算综合权重值,并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二次设备整体运行状态等级。评估指标的选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以缩减评估指标的个数,实际算例分析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一种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变电站进行电网运行生产、维护等实际问题,智能变电站的兴起可以有效地解决有关问题,智能变电站的可视化是热点研究方向。文中提出的智能变电站通过仿真系统,使训练对象认识变电站的技术结构、组成设备、运行机制,从而建立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和网络架构。文中通过模拟IED的仿真和SCD技术设计进行可视化研究。实验中能够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可靠地进行真实模拟并从多媒体视角度达到设备可视化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二次设备可视化设计能够为变电站的运行、检修人员的维修提供很好的参考,使变电站更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8.
谢召锦 《通讯世界》2017,(14):206-20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智能电网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备的检修工作对于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与之相应的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方法,状态检修方法能够克服传统的定期检修方式存在的不足,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水平.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特征,接着论述了变电站传统检修模式的缺陷和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两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电网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的通用设计。智能电网在集成高速通信网络技术可实现安全可靠运行,智能变电站在实现信息自动采集控制等功能技术,使电网具备全天候自动控制、实时在线分析决策等高级功能。智能变电站由于其可靠经济环保等特点可以优化电网架构,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力供需矛盾。智能电网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创新,如何提升变电站设备自主性能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介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阐述电网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方案,总结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一个半接线的智能变电站开关间隔设备消缺、检修过程中安措实施特点,重点研究500kV智能变电站开关间隔二次设备安全措施隔离方案,以实现现场工作时消缺(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的安全隔离,提高变电站检修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殷军  崔岩  金岩 《信息技术》2020,(1):26-29
由于集成化智能变电站的逐步应用推广,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作为变电站的一部分,为变电站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其智能化水平也需要相应提高。文中针对变电站辅助系统的应用,设计了一种智能终端,通过对变电站开关量、模拟量的采集以及RS485、CAN总线的通讯实现了变电站温湿度、气体等运行状态的监控;通过开关量的输出或者RS485、CAN总线的通讯对现场空调、除湿机、灯光等设备进行控制;通过网络通讯实现信息的综合、上传及联动,实现了变电站的在线监测和可靠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朱平 《电子测试》2017,(22):109-110
智能变电设备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化是其一大优势,其智能化水平对电网的运行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智能化水平越高,其在数据采集和分析时就越快、越准确,这些都可以由设备监测技术实现,因此,在线监测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对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和研究,为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站运行需要定期进行设备运行情况监测和维护,处理传统监测设备中不足,突破故障监测局限性,采用现代化技术,实现电力故障在线监测和维护,提升电力设备运行水平,提高电力设备应用效率。本文就结合变电站电力设备常见故障,从建立监测系统、明确注意要点、高压断路器监测等方面,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监测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高校中电梯、泵房、消防设施以及门禁等设备设施运行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校设备设施的泛在接入,实时采集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数据,建立设备设施运行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设备设施的在线监测与实时预警,将监测预警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与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处理,实现设备设施的监测、预警以及处理的自动化流程管理,构建高校设备设施智能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光缆网迁改、割接调整后,传统的OTDR和在线监测方案无法准确描述光缆的距离信息并精准监测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DAS技术的新型光缆巡线分析方案,该方案结合GIS系统、NFC标签、在线监测等技术,能实现对光缆传输管线的精确化、数据结构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测监控,保障光纤通信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智能变电站是指使用环保、先进的集成智能设备,且站内达成信息共享标准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数字化,能够自动完成信息的检测、计量及保护、控制、采集等功能,同时电网能够实时进行协同互动、在线决策分析、智能调节和自动化控制的变电站。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是决定整体变电站系统安全性的关键部分,跳闸是实现电站安全保护的重要方式,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跳闸实现方式展开研究,以期为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安全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朱亮  周勇  陈佳  吴晔阳  张靖 《电子科技》2020,33(2):71-74
针对变电站智能化运检管理的需求,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变电站智能运检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WebGIS技术作用运检管理平台的基本架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数据层、服务层和平台层三层系统平台的搭建。采用Web服务器和FlexRIA控件,实现了智能运检管理系统与GIS技术的全面整合以及变电站运检管理信息的全方位感知。在物理硬件上,采用分布式部署服务器的方式,利用DCN网络实现了Web服务器和Agent服务器的有效互联,融合了电力系统信息资源和GIS地图信息,通过全面协作的方式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及系统的响应速度。该研究对于实现变电站智能运检管理,完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假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贵州 《电子科技》2020,33(9):75-78
传统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多采用单片机作为其内部核心处理器,该系统不仅功能简单且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文中开发了一套基于DSP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DSP结合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的监视、测量、控制及协调。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该自动化系统能够较好地完成对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自动监测和控制等功能,显著提高了站内各电气设备间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效率。  相似文献   

19.
吴志鹏  杨苹  姜新宇  崔勇 《电子学报》2018,46(11):2803-2808
随着分布式技术、总线技术和Web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在线监测信息系统已经由原来的分散式进化为现在的集中式,但是由于在线监测单元的种类各异,开展监测的时间不同步,未形成统一规划,各个变电站各自为政,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对在线监测信息系统的分层设计,构建一体化信息网络,对监测单元采集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并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评价设备状态,按照统一的接口上报处理后的数据,从而实现电力服务公司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系统可面向省公司及各个地市局提供基础的在线监测及状态评价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何业慎  梁琨  谭威  胡鑫 《电信科学》2018,34(9):179-185
通过在变电站内部部署相应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建立混杂条件下物联网的场景觉察机制,实现对变电站环境、基础设施、人员往来以及异常状况等方面的多因素、多维度的深度感知。同时,利用有线与无线融合的多态通信技术实现感知网络的互联互通,建立智能变电站安防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变电站内外环境进行立体式安全感知与监测,从而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监控水平,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