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某铜矿矿体复杂多变、回采能力低等难题,在矿山现有生产的基础上,结合优化后的矿块结构参数,根据矿体厚度变化情况选择不同的采矿方法,提出了几种适合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最终优选出两种符合矿山生产的采矿方法,有效的适应复杂矿体,解决了回采能力低的难题,优选方案也为国内其他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某铜矿矿体复杂多变、回采能力低等难题,在矿山现有生产的基础上,结合优化后的矿块结构参数,根据矿体厚度变化情况选择不同的采矿方法,提出了几种适合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最终优选出两种符合矿山生产的采矿方法,有效的适应复杂矿体,解决了回采能力低的难题,优选方案也为国内其他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急倾斜厚大铁矿体的开采现状,开展采矿方法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类似矿体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可行的采矿方法。综合分析各采矿方法的安全、高效、经济等主要指标,认为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技术能够满足矿山大规模开采要求,可以实现急倾斜厚大矿体的低成本高效开采。同时对国内外其他类似矿体开采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一直是采矿方法设计的难点,针对滴水铜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在分析原有采矿方法的缺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壁分条、堑沟削壁、移架放顶"的综合采矿思路,在改进凿岩设备、沿空留巷技术砌筑电耙道和设计金属组合支架支撑工作面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缓倾斜薄矿体开采条件的长壁分条全面采矿方法,并对该采矿方法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较原采矿方法均有大幅度提高,在降低了开采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该采矿方法及其设计思路对类似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潘宝正 《采矿技术》2018,18(3):7-8,39
通过白象山铁矿地质条件分析,结合矿体的形态特征,进行采区划分和矿体分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采矿方法初选。针对西二区厚大缓倾斜厚-极厚矿体,在初选方案中提出了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VCR嗣后充填法、侧向崩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3种方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对初选提出的3个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确定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为最适宜的阶段充填法方案。  相似文献   

6.
缓倾斜厚大矿体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采矿体,根据东升庙矿区在850 m中段以上矿体的产状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和浅孔留矿法,但在800 m中段矿体整体东移,倾角变缓,矿山现有的采矿方法已经无法适用,经过前期的方案比较、技术论证,针对东升庙某铅锌矿800 m中段矿体的特点,将采矿方法改为中深孔房柱法。结合矿山现有的开拓工程,布置采准切割工程,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目标模糊决策的二里河铅锌矿采矿方法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二里河铅锌矿矿体形态复杂、开采难度大、采矿方法难以选定的技术难题,先初选得出5种基本的采矿方案,在利用综合经济比较难以抉择的情况下,提出了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优选采矿方法的思路:第一,分析了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采矿方法选择影响因素的隶属关系层次结构模型;第二,应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实现了采矿方法的优选决策,结合鞍部矿体和翼部矿体的赋存特点,得出了最优采矿方案和可行采矿方案。应用证明该方法在采矿方法的优选中是切实可行的,为确定矿山的合理采矿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的采矿方法选择流程来确定部分难采矿体的最优采矿方法,易出现无采矿方法可选或实际技术经济指标不理想的局面。为了增强产状复杂矿体采矿方法选择的有效性,通过理论指导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套融入采矿方法创新与方案优化的采矿方法选择流程;然后以某锰矿山西北区域倾角变化矿体为例,针对经过传统采矿方法选择流程选出的浅孔留矿法存在的矿石运搬困难、构造区地压显现等问题,优化设计了一种能够适应多层状且倾角变化的倾斜矿体采矿方案。工程应用表明,新方案将回采率至少提高了16%,给该锰矿山采矿方案提供了更优的技术选择,为类似矿体的开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山矿急倾斜、结构不稳定薄矿体在开采中,多次发生冒顶片帮事故,为了安全有效开采,在分析矿山原采矿方法及改进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新采矿方法,通过对该2种方法的工艺和经济指标进行对比,最终选择方案二自下而上浅眼分层空场法作为该矿体的开采方法,实现了薄矿体安全、高效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贵州某磷矿区西侧地表有河流自南向北流过,该河床为矿区最低侵蚀面,标高为+738.6~+801.2m。该磷矿在+700~+500m标高延伸工程中,其采矿活动在河床最低侵蚀面以下,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矿体开采引起的围岩扰动。通过现场勘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河床下矿体的采矿方法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废石和混凝土砼柱交替充填的"走向式人工矿柱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和"倾向式人工矿柱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两种技术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采矿方法均能有效控制采动对上覆岩层的扰动,但"倾向式人工矿柱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在矿柱受力、位移及顶底板移动变形方面具有优势,最终将该方法作为该河床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某铜矿矿体形态复杂,主要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贫化损失率较高.为了提高矿山生产效率,达到低投入、低贫化回收矿石的目的,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初选出采矿方法,使用模糊关系方程推测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再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终选采矿方法,最终确定出阶段空场法和分段连续空场法的联合技术方案.通过在该铜矿的实施表明,阶段空场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巴鲁巴铜矿缓倾斜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在综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理论(FUZZY)的基础上,构建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对巴鲁巴缓倾斜矿体的采矿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保障三方面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向量,结合巴鲁巴铜矿现场实际创新了四种可行的采矿方法并由此建立初选方案集,最后利用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四种采矿方法的综合优越度。研究结果表明:四采矿方法综合优越度值分别为77.8%、81.1%、67.5%、71.4%,方案Ⅱ最优。将方案Ⅱ应用于巴鲁巴工业实践,结果显示,与原采矿方法相比,方案Ⅱ的矿石贫化率与回收率指标大大改善,极大促进了缓倾斜难采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对于类似矿山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采矿方法选择中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以及神经网络法存在的弊端,把计量经济学中的综合指数法原理引入采矿方法选择中,建立起了采矿方法选择的类综合指数法模型,使原来采矿方法中定性的比较转化成定量的分析,用直观的数字来评价采矿方法优劣。通过建立类综合指数法模型优选采矿方法,对采矿方法中的开采技术及矿体赋存条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类综合指数计算,得出内蒙古某铜矿Ⅰ号矿床铜矿体开采中阶段矿房法的类综合指数最大,达到0.564,最接近Ⅰ级标准的0.586。据此可判断出采矿方案优劣程度,最终选出最优采矿方法,其结果与矿体开采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把类综合指数法引入采矿方法优选中,简化了采矿方法选择问题,大大提高了采矿方法优选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地下开采矿体边界品位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净现值最大为优化目标, 同时考虑采、选、冶三阶段因素, 给出了地下开采矿体边界品位动态优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根据矿体的物理和地质特征, 考虑不同采矿方法, 提出了矿体的整体和部分优化思路, 用以指导矿山长期、中期和短期的规划和生产。  相似文献   

15.
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一直是国内外的采矿难题。在对国内外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目前主要应用的采矿方法作了详细总结,并对各类采矿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对类似条件矿体的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浙江省遂昌金矿Ⅰ号铅锌矿矿体地质特征以及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根据该铅锌矿矿体赋存特点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结合该公司多年来的矿山生产实践经验,采矿方法初步设计选用成本低、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的分段空场法,采用分段凿岩阶段出矿方案,并对分段空场法标准矿块采准切割工程量和分段空场采矿法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矿体的相似原理及判别准则,总结了标准采矿方法的设计要点,通过设计示例,说明了应用矿体相似原理完成标准采矿方法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可作为金属矿山高阶段设计和施工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多目标决策密切值法在侯庄矿采矿方法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东金岭铁矿侯庄矿特定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和要求,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采矿方法的多因素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并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然后运用多目标决策密切值法对采矿方案进行了优选, 结果表明, 最适宜于侯庄矿的采矿方案为分段凿岩事后充填阶段矿房法, 而分层胶结充填法和浅孔房柱法作为补充方案适宜在小矿体和边部矿体的回采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确定小柳沟钨矿采矿方法,采用技术经济初选、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考虑采切比、贫化率、生产能力、采矿工效、采矿成本、安全程度、损失率、通风条件、作业人员对工艺的掌握程度、劳动强度和对矿体变化的适应程度等因素,设计研究方案终选的阶段空场采矿方法与矿山现采用的浅孔留矿采矿方法相比,矿块生产能力大、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性高。最终采用阶段空场采矿法。  相似文献   

20.
Baluba铜矿是一座开采近40 a的老矿山,由于矿体缓薄、形态多变,导致开采难度大。通过分析该矿历史上的采矿技术资料,总结了以往各采矿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矿山不同区域、不同产状的矿体,提出了6种适用性较强的采矿方法。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井下五类矿体进行采矿方案优选。生产实践表明,依据矿体的产状划分东采区矿块,分别配置最佳采矿方法,不仅降低了采切工程量,而且保障了矿山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