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亦意 《中华建设》2006,(2):28-29
刘加平作为一名教授、博导、建筑师,并没有把自己的研究放在建筑师们青睐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中,他大胆放弃了建筑师通常的追求,有些特立独行地选择了民居, 这种选择源于他心中装着中国那些至今还住在土房子里的农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代中国,正需要更多刘加平这样关注民间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是美国建筑师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的建筑史学著作,本书介绍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就其记录的建筑所处时代而言,笔者认为应属于"近现代建筑"范畴,然而为忠实原著,仍将其译作"现代建筑"。全书以时间为纵轴,以各流派为横轴,双向全方位解析现代建筑,第一篇为现代建筑溯源,清晰地概括现代建筑的产生背景以及前期活动。第二篇是全书的重点,详细  相似文献   

3.
《长江建设》2011,(6):26-26
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及总裁饶及人认为,规划与建筑设计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颇有纷争,这也导致了不少规划师与建筑师相互轻视。很多建筑师认为其考试比规划师难,要求也更高,而规划师又认为建筑师只懂得一小部分,不如其涉猎范围宽广。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据国际能源署发布数据,2009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在中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以及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绿色城市的工作被提上日程。香港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在处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香港建筑师学会在建筑领域的专业服务、会员服务、举办会议、经费筹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十分显著。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香港建筑师学会林光祺会长,请他就香港和内地在建筑领域的合作以及高层、高密度化城市对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照明设计不仅是电气工程师的事,更应该是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的事。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中,有一部分人对建筑物理、建筑心理、建筑生理更关注,有的人完全能够独立出来做照明设计。这样才能有机会把建筑专业与电气化专  相似文献   

6.
路易斯·康(1901—1974),美国著名现代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著有《建筑是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等著作,被誉为20世纪世界建筑界的诗哲。"对那些低能的建筑师来说,建筑不过是挣钱的来源,而不像它所应该的那样——创造美感和艺术。对我来说,建筑不是事务,而是我的宗教,我的信仰,我为人类幸福、享乐而为之献身的事业。"——路易斯·康  相似文献   

7.
黄建新 《中华建设》2009,(11):82-87
众所周知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是由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设立的。该奖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华建设》2005,(7):65-65
美国费城的建筑师斯蒂芬·基兰和詹姆斯·廷伯莱克日前发明了一种被他们称为“智能皮”的新型建筑材料——一种由两层叫做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T)的聚脂膜组成的材料,既可用于工业生产,也可用于住宅建筑。  相似文献   

9.
李彦民 《长江建设》2008,(11):121-122
照明设计不仅是电气工程师的事,更应该是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的事。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中,有一部分人对建筑物理、建筑心理、建筑生理更关注,有的人完全能够独立出来做照明设计。这样才能有机会把建筑专业与电气化专业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建筑师们摆脱以往的思想束缚,不断探索适应新的创作手法与理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我国建筑形式的发展状况比较复杂:一方面受到当时物质材料基础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政治环境.建筑美学思潮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时期建筑的材料,设计思想、设计风格和理念进行研究,发现新时期的建筑形式具有多种类型的表现,但又在整体上反映了整个时期建筑形式的总体特征.建筑形式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仍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及动态的延续性,与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不同步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每月荐书     
《长江建设》2010,(3):87-87
《建筑师表达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所关注的是当今建筑实践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一个建筑师,为了成功地赢得所洽谈的一个项目,没有什么专业性的操作比正规的表达更重要的了。本书就是为建筑师学习并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表达而撰写的。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们对景观建筑的要求不再局限在使用功能上,而是将追求绿色、崇尚艺术和景观建筑智能化成为景观建筑师们设计的主流思想。结合我国当前科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景观建筑不仅要求其外表具有形式美、韵律美,而且要求其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由此说明,人们对景观建筑的关注度正与日俱增,苛求未来的景观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即在景观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相似文献   

13.
每月荐书     
《中华建设》2010,(3):87-87
《建筑师表达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所关注的是当今建筑实践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一个建筑师,为了成功地赢得所洽谈的一个项目,没有什么专业性的操作比正规的表达更重要的了。本书就是为建筑师学习并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表达而撰写的。  相似文献   

14.
钟华 《中华建设》2006,(11):23-23
李兴钢,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98年赴法国留学,15年的建筑设计生涯,曾荣获英国世界建筑提名奖、亚洲建筑推动奖、中国建筑艺术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奖项。2003年1月,出任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5.
要读这本书,我想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大段大段的论述,极少的图示,枯燥无味的语言占据了绝大部分。与隈研吾的另一部名著《十宅论》着重于方法论不同,如果把他的书比作某种哲学的话,那么《负建筑》实际上用来阐述这种哲学的世界观。我们看到当代日本建筑师的书,往往有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但隈研吾的这本书,  相似文献   

16.
若冰 《中华建设》2014,(3):66-67
正美国人罗斯·金的《圆顶的故事》,如题所言,书中完完整整地记述了建筑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历史:建筑师皮卜,是如何以一人之力,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材料力学和静力学尚未被创造出来的情况下,没有使用拱鹰架,仅靠其在工程上的天赋和发明设计上的巧思,建造出了神迹般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建筑。  相似文献   

17.
《中华建设》2005,(3):67-67
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63届理事会。为了促进建筑事业的共同进步和感谢那些为人类创造了生活空间的人们,此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节”。1985年联合国全体代表大会决定设立“世界人居日”,即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每年的主题是配合联合国“新千年目标”而确定的,即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目前还不能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条件的人口减少一半,改善穷人与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与环境。  相似文献   

18.
范懋功 《给水排水》2005,31(11):113-114
美国国家标准《屋面排水塑料虹吸系统设计和安装规范》和俄罗斯建筑法规《建筑给水排 水》的雨水部分各有明显的特点,美国国家标准中主要有密闭流概念,虹吸雨水斗特性,设计降雨历 时和重现期的规定等,俄罗斯建筑法规中主要有简单可靠的系统计算表等,可供修订我国《建筑给水 排水设计规范》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环环 《中华建设》2012,(10):44-51
澳门,一座经过西方文明洗礼的东方古城,一个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都市。回归祖国十余载,澳门在祖国的南海边奏起了一支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交响曲。澳门建筑师协会——致力于提高澳门建筑水平的专业建筑设计队伍,正努力谱写着美妙的乐章。为此,记者采访了澳门建筑师协会理事长梁颂衍先生,请他就澳门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城市规划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袁山 《中华建设》2011,(8):122-123
在这个建筑师越来越浮躁的年代,建筑师对国外理论往往任意模仿而不假思索,只有当我们看到粤、赣、闽地区的"客家围屋"、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