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某氧化沟工艺污水厂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其活性污泥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活性污泥在厌氧搅拌前0.5 h的平均比厌氧释磷速率为1.10 mg PO_4~(3-)-P/(g MLVSS·h),厌氧释磷效果较差;平均比好氧吸磷速率为6.30 mg PO_4~(3-)-P/(g MLVSS·h),比缺氧吸磷速率为2.83 mg PO_4~(3-)-P/(g MLVSS·h),反硝化聚磷菌占总聚磷菌的比例为44.9%;比硝化速率为7.55 mg NH_4~+-N/(g MLVSS·h),硝化效果良好;比反硝化速率存在明显的3个变化阶段,其中第1阶段比反硝化速率最大,为5.79 mg NO_3~--N/(g MLVSS·h),第2阶段比反硝化速率次之,为2.23 mg NO_3~--N/(g MLVSS·h),第3阶段的最小,为0.82 mg NO_3~--N/(g MLVSS·h),活性污泥的比反硝化速率总体较低。为此,建议将原连续非限制曝气运行方式改为间歇曝气方式,并在缺氧区投加适量碳源,以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2.
《安徽建筑》2019,(7):65-66
文章针对涡阳城东污水处理厂表曝氧化沟充氧能力不足、设备老化、转碟曝气机噪声大等问题,提出取消转碟,配套微孔曝气系统,将循环流氧化沟改造为推流式A/O生化池等措施。工程实践表明,改造工程节约了能耗,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硝化、反硝化及生物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混合反应器模拟氧化沟运行的方式,探讨曝气方式对其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点曝气的溶氧效率高,好氧区长,而分段曝气的氧有效利用(用于硝化)率高,两者的硝化率相当,但采用分点曝气时好氧区的整体DO水平偏低,其硝化菌活性不如分段曝气的,两者的硝化菌活性分别为4.55和4.89 mgNH4 - N/(gMLVSS·h).两种方式下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当,去除率分别为91.01%和92.19%,出水COD皆在30 mg/L以下,但在分段曝气中有机物主要用于反硝化脱氮,反硝化效率高,而在分点曝气方式下只有一小部分有机物用于反硝化,脱氮率低,出水硝态氮浓度高.分点曝气的污泥沉降性能较好,但运行稳定性不如分段曝气系统,好氧区与缺氧区的比例受进水水质的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构建以厌氧(An)、好氧(O1和O2)、缺氧(A1和A2)、快速曝气(O3)单元组成的新型短程硝化同步反硝化除磷工艺。在其中厌氧(An)/缺氧(A1)的运行环境,成功驯化出了一种能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DPB),其兼具脱氮与除磷双重功能,实现了一碳两用的目的,节约了能耗和曝气量。通过静态试验发现,亚硝酸盐型反硝化除磷速率为4.78 mg/(L·h),硝酸盐型反硝化速率为6.24 mg/(L·h)。反硝化除磷量占到了系统总除磷量的60%以上,其中缺氧1池就占到了50%。  相似文献   

5.
改良氧化沟工艺节能降耗及脱氮除磷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某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氧化沟工艺,在运行中存在脱氮除磷效果欠佳的问题.为了降低该厂的运行能耗,并提高对氮、磷的去除效率,采用低氧控制策略,对氧化沟好氧区的供气量进行了优化控制.通过削减氧化沟前端的曝气量,同时控制氧化沟出口的溶解氧为1~1.5mg/L,在氧化沟前端形成缺氧区,为反硝化除磷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创造条件,并将原有的缺氧/厌氧/好氧运行方式更改为缺氧/厌氧/缺氧/好氧运行方式.稳定运行后,氧化沟出水水质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沉池出水TN、TP平均浓度仅分别为9.0 mg/L和0.19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的要求;处理电耗平均为0.241 kW·h/m3,与调试前相比降低了20%以上.  相似文献   

6.
改进型氧化沟的水力流态特性及其脱氮除磷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氧化沟前端增设厌氧区,循环廊道内布置缺氧区、好氧区.为了保证缺氧区、好氧区内溶解氧浓度的合理分布,于循环廊道内增设插板,并通过试验对比了增设插板前、后循环廊道内混合液的水力流态特性及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增设插板后循环廊道内混合液的流态更趋于推流,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增设插板前、后系统对COD、NH3-N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变化,对二者的平均去除率均在95%以上,但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由40%和57%提高至70%和75%,增设插板后出水TN<15 mg/L、TP为2 mg/L左右.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研究其对氮、磷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及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对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6%、81%和94%。系统中存在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活性污泥中的DPBs占PAOs的比例为61%。针对试验期间由于回流系统故障引发的污泥浓度低、硝化细菌数量大幅减少、出水氨氮浓度高的现象,采取降低进水量、加大曝气量、减少排泥量等措施恢复污泥的硝化能力,调试100 d后,污泥硝化性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8.
A2/O-曝气生物滤池深度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及工艺特征.通过缩短A<'2>/O单元的泥龄,将硝化过程分离出去,使曝气生物滤池实现硝化.A<'2>/O单元在短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除磷及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在长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硝化效果的稳定和高效;从曝气生物滤池回流来的硝酸盐氮为A<'2>/O的缺氧段提供了充足的电子受体,为反硝化除磷提供了必要条件,最大限度地缓解了低C/N值污水在脱氮除磷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难题.小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实现有机物、氮、磷的同步深度去除,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传统CAST工艺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但在实际运行中常因工艺本身缺少独立有效的缺氧过程,使得氮磷的去除受到限制,出水水质很难达到一级A标准。针对大连泉水污水处理厂传统CAST工艺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将传统CAST工艺优化改进为能够高效脱氮除磷的CAST工艺,增设缺氧搅拌过程,缩短曝气时间,在提高出水水质的同时降低能耗。增加缺氧反硝化过程不仅能为随后进行的硝化过程提供较充足的碱度,还能去除相当一部分有机物,减轻曝气负荷。运行结果表明,优化改进后的CAST工艺使出水TN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TP<1mg/L,NH 4+-N<1 mg/L,同时节省生化池电耗约15.3%。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净化厂氧化沟升级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净化厂进水有机物浓度偏高、TP去除效果不稳定、能耗较高的现状,将普通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改进为Carrousel 2000系统、立式表面曝气系统改进为深水微孔曝气和水下推流相结合的曝气系统。实施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节电约600~1 000kW.h/(104m3.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