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FePt/C]n多层膜的结构和磁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FePt(50nm)和[FePt(2nm,3nm,5nm)/C(1nm)]。膜,并在550℃退火30min,研究了周期数(n)对FePt/C系列多层膜结构及磁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多层膜的矫顽力在总膜层厚度约为30nm时出现最大值;随着n的增大,多层膜的饱和磁化强度和晶粒尺寸均不断增大;C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晶粒间交换耦合作用。刚此可以通过控制周期数得到县仃合适的微观结构和高的磁学性能的FePt/C多层膜,从而满足超高密度磁记录介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铝表面化学气相沉积SiOx膜层的显微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低温常压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铝基底上制备了硅氧化物陶瓷膜层.使用SEM、XPS、AFM、XRD、HRTEM和UV-VIS等技术分析了膜层的形貌、成分和组织结构特征,测试了膜层的孔隙率、光学和显微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硅氧化物SiOx陶瓷膜层在铝基表面以气相反应沉积硅氧化物颗粒-颗粒嵌镶堆垛-融合长大的方式生成,大部分膜层为非晶态区域,其中包含少量局部有序区域,SiOx中的硅氧原子比为1:1.60~1:1.75,膜层疏松多孔,具有很高的紫外-可见光吸收率,膜层与基底具有很好的结合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离子束辅助气相沉积法在透明胶片基底上制备了A/B型纳米多层膜,其中A为铁磁层,B为介电层。用透射电镜(TEM)测定了多层膜的层间结构,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测定了铁磁层中铁的化合态,并对样品在(8~18)CHz频段内的吸波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得良好的层间结构,单层铁磁层和介电层厚度比有一个最佳值;多层膜的层数对吸波效果影响很大,铁磁层中铁的价态对吸波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基于这些试验结果,用量子理论探讨了纳米多层膜的吸波机理。  相似文献   

4.
纳米多层膜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与抗摩擦磨损性能使其在摩擦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法制备了Al、AlN单层薄膜与Al/AlN纳米多层膜,探讨了纳米多层化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量评价薄膜的纳米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Al/AlN纳米多层膜具有良好的周期调制结构,多层膜中的大量界面能显著提高薄膜的力学性能与摩擦学性能。多层膜的硬度为8.8GPa,高于采用混合法则计算出的硬度值6.6GPa;多层膜具有软质Al层和硬质AlN层的交替结构,在摩擦过程中,硬质AlN层可以起到良好的承载作用,软质层可以起到良好的减摩作用。相对于Al单层薄膜或AlN单层薄膜,Al/AlN纳米多层膜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0.15)和优异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沉积方法制备纳米多层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志华  刘明辉 《腐蚀与防护》2002,23(3):114-115,96
简述了电沉积多层膜的原理,介绍了电沉积方法制备纳米多层膜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电沉积金属多层膜的表观分析、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相沉积的卧式多层陶瓷薄膜气相沉积装置。它包括沉积室、支架以及设置在内支架内的蝶阀、罗茨泵、机械泵,在支架的上部横置有沉积室,沉积室的两端设有封头,在沉积室内部对应设有长方形的上极板和下极板,沉积室上设有观察窗,沉积室的下部通过蝶阀和管道分别连接有罗茨泵和机械泵。  相似文献   

7.
过滤电弧沉积的TiN/TiCrN/CrN/CrTiN多层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过滤电弧技术在高速钢表面沉积了TiN/TiCrN/CrN/CrTiN多层膜,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截面和断口形貌及划痕后的形貌。使用俄歇电子谱仪进行剥层成分分析,用纳米压痕仪测试了多层膜和单层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在调制周期大于l00nm时,多层膜的显微硬度符合Ha11—Petch关系,在80nm时,则脱离线性关系。划痕法测试多层膜的结合力达到80N。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TiN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直  徐翔 《金属学报》1988,24(3):229-235
采用直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高速钢、Si(100)和Si(111)基体上沉积TiN膜,并对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断口结构、显微硬度、氯含量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部分样品进行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Auger谱(AES)和X光光电子谱(ESCA)等分析.试验表明:在不同基材上沉积的TiN膜,只要沉积参数相同,膜的结构和性能都相同.在沉积温度500℃左右,TiN膜的生长方式有一转变,即可能是由层生长转变为岛状生长.直流PCVD法生成的TiN膜,其N:Ti≈1:1,有强的(200)织构,膜与基体间有较宽的共混区,因而结合强度高和耐磨性好,适于用作耐磨镀层.  相似文献   

9.
对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的硬质合金TiN/TiCN/Al2O3/TiN多层涂层试样在600~950℃温度范围内进行了氧化质量增加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试样氧化前后相组成及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复合涂层最外层为α-Al2O3时,涂层具有最佳的抗氧化能力;增加TiN/TiCN/κ-Al2O3/TiN复合涂层中TiCN和κ-Al2O3的厚度能大大提高涂层高温抗氧化性。TiN和TiCN涂层经600℃以上氧化后,产物均为金红石结构的TiO2,氧化后TiN/TiCN间的界面消失;经900℃以上氧化时,κ-Al2O3转变为α-Al2O3。  相似文献   

10.
多层喷射沉积工艺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测量程序对不同Cr层厚度的Co/Cr/Pd多层膜磁性的影响,分析了反磁化机理在不同测量程序中对磁性准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结合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Fe/Ru多层膜,对不同层厚的Fe/Ru多层膜的界面结构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Fe层很薄时薄膜不连续,岛状分布的Fe颗粒使多层膜显示超顺磁特性。Fe/Ru界面的高分辨电镜观察发现,界面存在粗糙度的不对称性,它是多层膜中产生正磁阻的重要原因。Fe/Ru多层膜的负磁阻在退火后得到较大的提高,表明Fe/Ru多层膜的负磁阻主要来源于界面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13.
ThermodynamicAsesmentoftheFeYSystemDuZhenmin,ZhangWeijing(杜振民)(张维敬)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Ch...  相似文献   

14.
吴隽  张永俐 《贵金属》1998,19(4):11-13
室温下采用VSM测定了离子束溅射(IBSD)技术制备的Co/Pt多层膜垂直方向的M-H回线。研究结果表明:Co/Pt多层膜中单位体积Co的饱和磁化强度MsCo小于块状Co的饱和磁化强度;Co/Pt多层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与厚度有关:随Co层厚度tPt和多层膜总厚度tf的增加而增大,随Pt层厚度tpt的增加而减小;外推结果表明当tCo小于一个原子层厚(≈025nm)时,室温下Co/Pt多层膜的饱和磁化强度为零,呈顺磁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高真空电子束蒸镀方法制备了Fe/Ru多层膜,Ru层厚度固定为2 nm,Fe层厚度为0.6~5 nm,研究了Fe层厚度的变化对薄膜结构及其磁性能的影响.Fe层厚度小于5 nm时,受Ru层HCP结构的影响,Fe层生长为六方晶格的亚稳相.多层膜呈现明显的平面易磁化特性,并随Fe厚度降低而减弱.Fe的平均原子磁矩和Fe层厚度的倒数存在线性关系,与死层理论预言的结果相一致.实验结果证实,亚稳相六方晶格的Fe具有铁磁性,其平均原子磁矩计算值为1.9μB,略低于BCC Fe,Fe/Ru界面层的死层厚度为0.25 nm.  相似文献   

16.
吴隽 《贵金属》1998,19(3):10-15
采用高角X射线衍射(HXRD)和TEM研究用离子束溅射(IBSD)技术制备的Co/Pt多层膜的晶体结构和显微组织形貌,结果表明:Co/Pt多层膜的晶体结构与Co、Pt层厚度tCo、tPt密切相关。当tCo<tPt<210时,Co、Pt层为共格fcc结构,随tCo、tPt增加,逐渐向非共格关系转变,同时,Pt、Co层晶格发生了严重畸变。TEM发现Co/Pt多层膜的组织形貌明显受基底影响,与沉积在Si基底表面上的Co/Pt多层膜相比,沉积在NaCl上的Co/Pt多层膜的晶粒出现择优取向且呈条纹状分布,晶粒明显粗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搅拌球磨法制备了纳米复相Nd2Fe14B/a—Fe永磁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球磨时间及晶化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Nd2Fel4B相及a-Fe相的晶粒尺寸迅速减小,球磨5h后粉末由非晶相和晶粒尺寸约为10nm的a-Fe相组成,当晶化处理温度为650℃,保温时间为30min时,两相的晶粒尺寸比较细小,此时磁性能最好,达到Br=1.06T,Hci=347kA/m,(BH)m=142kJ/m^3。  相似文献   

18.
19.
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是基于低压等离子喷涂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薄膜及涂层制备技术。由于其独特的等离子射流特征,可实现气液固多相涂层沉积,获得非视线沉积。文中首先介绍了国内外PS-PVD技术等离子体数值模拟和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其次讨论了PS-PVD羽-柱状结构热障涂层的形成机制及与传统热障涂层在热导率、抗冲蚀等性能方面的差异,阐述了PS-PVD技术制备环境障涂层的研究进展,最后对PS-PVD技术沉积高温防护涂层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