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网低压配电网的理论线损计算是衡量农网规划与运行合理性和经济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准确的理论线损计算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实地绘制湖南临湘市农网8个典型低压配电台区供电线路结构图,并多次现场采集运行数据,运用等值电阻法计算理论线损,重点讨论三相负荷不平衡对线损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方法确定的等值阻法中有关计算参数,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降损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的线损率较三相负荷平衡时要高出10%~30%.  相似文献   

2.
农村0.38kV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及其计算的准确性,受线路结构的复杂性、三相负荷的不对称、数据采集点多量大及计算方法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应用等值电阻法进行农网多个台区理论线损计算的基础上,深人分析各影响因素;并提出降损措施,分析将变压器移动至负荷中心的降损效果.  相似文献   

3.
线损是电力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它反映了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分析配电网线损管理的现状,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如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和等值电阻法等进行了初步探索.采用了前推回代法,通过二叉树理论构造数据结构,利用C语言实现线损计算软件编程.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线损是衡量和考核电力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同时也是配电网节能降耗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10kV农村配电网节能降耗技术升级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从优化10kV配电网结构、优选节能变压器、优化无功配置方案、平衡农网三相负荷运行工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10kV农村配电网常用的节能降损技术措施和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5.
线损是供电企业重要的经营指标.由于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距离短且结构简单,目前对其线路损耗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据来自各发电厂的统计数据知,线路损耗已对发电厂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此,对某火电厂220 kV线路实际系统参数和数据进行研究,运用均方根电流法计算理论线损,并对其和统计线损之间的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了降损措施,为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的线损分析和降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10kV配电网技术降线损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线损的产生原因和10kV配电网的线损计算公式,并针对10kV电网,讨论了几种主要的技术降损措施.  相似文献   

7.
理论线损率是指导县级电网节能降损工作地重要依据,本文以某县级电网10kV线路为算例,利用相关的理论线损软件,采用电量法进行理念线损计算,分析其线损构成、各种参数对其的影响,并从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对采用扩大线径、更换高能耗变压器、提高功率因数、调整负荷形状系数、以及提高首端运行电压等方式降低线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降损措施.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损是电力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它反映了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分析配电网线损管理的现状,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如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和等值电阻法等进行了初步探索.采用了前推回代法,通过二叉树理论构造数据结构,利用 C 语言实现线损计算软件编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配电网线损计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依据6~10 kV配电网辐射状的特点,考虑配电网线损的有效计算方法和降损对策,选用中科院地理所超图公司组件式GIS系统软件为开发平台,结合VB开发工具开发了基于网络的配电网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0.
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将增大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误差,为此提出一种考虑风电-负荷特性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通过选取的风电-负荷特征变量对风电-负荷特性进行Ward聚类,并基于聚类结果进行每一类的特征日选取及权重配置,再分别计算各特征日理论线损值并将通过加权求和得到的综合理论线损作为最终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最后以某个含风电的35 kV配电网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的采用平均日负荷曲线法或日最大负荷法选取代表日进行理论线损计算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线损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磁场理论,利用线圈在高压输电线附近产生感应电动势来消除测量回路的感应电势这一原理,成功地研制了一种高压输电线在线测定器,同时给出了该测定器的硬件与软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离合器装配线中,摩擦片组装工位存在装配效率低、生产过程管理混乱的问题,对工位进行测量过程自动化、装配过程可视化、物料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可追溯化4个方面改进。基于MES系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装配指导、工位物料管理、生产信息保存及追溯功能模块。摩擦片组装工位的改进改善了操作工的工作方式,解决了生产过程信息缺失的关键问题,大大提高了离合器装配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某 500 kV交流输电线路位于滇东北,在高海拔、重覆冰等恶劣条件下,存在严重的覆冰输电线脱冰振动问题。本文以该输电线路为例建立了考虑输电塔线体系偶联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修改密度法进行了脱冰振动分析。分析表明,由于塔体吸收了振动能量,塔线体系的最大脱冰张力和位移均比线体系小,塔体还将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了没有脱冰的导线和地线,引起其相应的震动。根据振型特点确定的半跨脱冰会增大导线的振动位移,而对张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35 kV线路的仿真模型,研究线路在有避雷线无避雷器、无避雷线有避雷器以及有避雷线和避雷器这3种情况下,线路耐雷水平的差异以及杆塔分流系数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接地电阻下,杆塔在有避雷线无避雷器时的分流系数要比有避雷线和避雷器时的分流系数至少大20%.另当接地电阻小于20Ω时,线路在无避雷线有避雷器的情况下,其耐雷水平是有避雷线无避雷器情况下的1.8~2.0倍;而线路在有避雷线和避雷器的情况下的耐雷水平是有避雷线无避雷器情况下的1.9~2.3倍.当接地电阻分别为20、15、10、5Ω时,线路在有避雷线无避雷器的情况下的耐雷水平的提高效果不到其他2种情况的60%.研究结果对于35 kV线路的防雷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沿架空地线行驶的自主巡检机器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沿架空地线行驶的输电线路自主巡检机器人系统,包括自主巡检机器人本体、地面基站、巡检后台管理系统,以及地线无阻挡道路结构等.开发的新型防震锤线夹、组合悬垂线夹和跨越耐张杆塔头柔性过桥等结构,使得机器人可以无阻挡地通过防震锤、直线杆塔和耐张杆塔等而无需跨越障碍物.着重介绍了自主巡检机器人的如下关键技术:移动机器人机构、自主移动导航、电源及其管理系统和机器人本体的系统集成,给出了自主巡检机器人的一个典型实例.通过不同环境的运行试验,表明提出的巡检机器人系统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机加线平衡问题与缓冲区配置问题目前大多通过先平衡、再缓冲区配置的串行模式分步求解,难以得到全局最优的结果。针对柔性加工线设计问题,同时考虑设备选择、生产线构型、线平衡和缓冲区配置,利用多色集合理论构建工艺和工位约束矩阵,设计了包含工位信息组合、操作排序和分配、缓冲区容量配置的优先度编码模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多失效模式下混联结构生产线的生产率,以生产率最大、成本最低和缓冲区容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多目标优化算法MOGAPSO获取集成优化方案,并通过缸体机加线实例进行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7.
铜线接入网宽带化技术是在现有普通电话线(铜线)上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新技术,利用这种新技术,可以通过铜线接入网将宽带信息送到客户。本文重点阐述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环路(HD SL)采用的关键技术、工作原理和电路实现。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用虚位二测头法在线测量小轮廓线轮廓度误差的新方法,推导了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为数控强力切削加工中进行动态误差补偿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简要叙述由50Hz隔行扫描引起的大面积闪烁、行间闪烁、边沿闪烁等图像缺陷,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流行的数字化彩电倍频/逐行扫描电路消除这些缺点的基本原理,并简要叙述了飞利浦的MK9模块消除这些缺陷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针对Chinmaya Kar和A.R.Mohanty采用的计算时变接触线算法存在计算条件的问题,根据啮合原理推导出通用公式,该公式突破了接触线长度计算受啮合面形状以及同时啮合的接触线条数限制,扩大了数值计算接触线的应用范围,并与国家标准计算值对比,误差皆在5%以内,该结果为齿轮的参数设计以及后续的齿面摩擦提供理论基础.利用该算法计算在改变螺旋角情况下斜齿轮在一个端面齿距内的时变接触线并分析其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时刻当L1(啮合起始时刻接触线上端距离啮合区右端最短距离)和端面齿距相等,且L2(啮合起始时刻接触线上端距离啮合区左端最短距离)和L4(啮合起始时刻接触线下端距离啮合区右端最短距离)相等时,整个接触线没有波动,齿轮运行最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