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14.76 tex的腈纶、黏胶混纺纱与8.33 tex/144 f的涤纶长丝和3.33 tex的氨纶交织,开发多组分吸湿发热针织内衣面料。对面料开发进行技术探讨,并确定主要产品的织物结构为纬编花色两线衬垫组织,详细介绍其编织工艺、织物结构特征、染整工艺等。其中,特别采用筒子纱染色与织物染色相结合工艺路线,从而保证涤纶、腈纶、黏胶3种原料的色泽一致性。开发的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发热性,其弹性、柔软性佳,有利于提升吸湿发热秋冬针织内衣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从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3方面,介绍新型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针织运动面料的设计思路及开发工艺。选用16.67 tex/144 f石墨烯复合涤纶,在佰源BYJM20型双面圆纬机上开发双面结构的起绒针织面料。详细介绍编织工艺及注意事项、染整工艺及技术要点,测试产品的基本性能及远红外法向发射率、蓄热升温值,同时与市场同类蓄热保暖火山岩快热涤纶、远红外印花(纳米陶瓷粉)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针织面料远红外功能佳,蓄热升温值高于同规格火山岩快热功能面料、远红外印花功能面料,最高温差可达7~8℃,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功能持久,可满足消费者对秋冬季户外运动装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从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3方面,介绍新型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针织运动面料的设计思路及开发工艺。选用16.67 tex/144 f石墨烯复合涤纶,在佰源BYJM20型双面圆纬机上开发双面结构的起绒针织面料。详细介绍编织工艺及注意事项、染整工艺及技术要点,测试产品的基本性能及远红外法向发射率、蓄热升温值,同时与市场同类蓄热保暖火山岩快热涤纶、远红外印花(纳米陶瓷粉)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针织面料远红外功能佳,蓄热升温值高于同规格火山岩快热功能面料、远红外印花功能面料,最高温差可达7~8℃,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功能持久,可满足消费者对秋冬季户外运动装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文中从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3个方面阐述涤纶经编衬衫面料的设计思路及开发工艺。选用5.6 tex涤纶在HKS3-M型特里科经编机上开发经编针织衬衫面料,利用改性涤纶、常规涤纶的不同染色性能结合不同编织工艺,设计出素色效果、条纹效果、方格效果三款不同外观的高档经编针织衬衫面料。同时对衬衫面料的编织工艺及染整技术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面料的拉伸性能、钩纱、速干性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3款涤纶经编针织衬衫面料具有手感柔软、弹性适中、速干、抗皱性好等优点,是理想的春夏季衬衫面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8.33 tex/72 f的吸湿排汗涤纶为面纱,4.67 tex的MS舒弹丝为中间纱,8.33 tex/48 f的丙纶为地纱,在24针/25.4 mm的单面大圆机上开发单向导湿针织面料。结合设计思路进行原料选择,介绍设备参数、组织结构等编织工艺,以及预定形、染涤、成品定形等染整工艺,并详细阐述编织和染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成品面料的参数,给出合理的染整工艺升降温曲线。开发的面料具有单向吸湿性、尺寸稳定性、弹性等服用性能,为单向导湿针织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14.76 tex涤纶、黏胶(70:30和50:50)混纺的吸湿发热型功能Heatwarm~纱线和18.45 tex纯棉纱交织,通过特殊的针织技术和环保型无碱丝光整理工艺,开发一款新型保暖针织面料。详细介绍织物结构设计、穿纱及编织方式等编织工艺,以及前处理、染色、无碱丝光加工等染整工艺,并对面料的基本性能、吸湿发热性、吸湿快干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的吸湿发热性、透气性和保暖性均良好,经无碱丝光加工整理后,面料具有穿着保暖、透气、手感柔软舒适、光洁平整、抗起球好等服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腈纶、莫代尔、绢丝混纺纱和腈纶、棉混纺纱在双面针织大圆机上编织罗纹空气层组织,并加入低温氨纶,开发一种新型针织家居服面料。详细阐述编织工艺、染整工艺以及注意事项,并对面料进行防脱散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保暖、天然抗菌、护肤、吸湿透气、柔软滑爽、挺括、弹性好、下垂感强及防脱散的性能,可以用来制作随心裁家居服装。  相似文献   

8.
介绍以羽毛纱为主要原料的飞羽绒针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采用153.8 tex涤锦羽毛纱,与70.0tex羊毛与腈纶混纺纱(20∶80)、16.7 tex涤纶、33.3 tex涤纶交织,在12针/25.4 mm的双面圆机上编织双面结构针织面料。阐述羽毛纱的制备以及飞羽绒针织面料的原料选择、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工艺、后整理工艺。通过不同的穿纱方式赋予面料蓬松厚重的质感以及挺括的身骨,该面料适用于冬季外衣面料,该研究为飞羽绒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18.6 tex紧密纺棉纱、14.6 tex紧密纺棉纱和33.0 dtex氨纶丝,在福原VX-DF3三线卫衣机上,开发超弹纬编毛圈组织针织面料。阐述面料的设计思路和开发方案,介绍纬编设备改造、面料编织工艺、染整工艺以及各工序工艺参数设置,并测试面料的基本性能以及光坯面料的拉伸回复性能。结果表明,开发的双向超弹纬编针织面料及光坯面料具有弹性高、拉伸回复率高、手感柔软蓬松的特点,适用于制作家居服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纯苎麻纱线开发丝光针织面料的编织及染整工艺。重点针对纯苎麻纱线的特点,对针织面料编织难度大、染整技术要求高、有刺痒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采用13.9 tex的苎麻棉(50/50)混纺纱和8.33 tex/72 f吸湿排汗涤纶长丝,在多功能双面大圆机上开发苎麻棉运动休闲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对织物结构设计、原料选择及主要编织和染整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选用纳米抗菌涤/Modal混纺纱,开发双罗纹纬编针织物和系列针织内衣产品,给出了纬编织造和染色后整理的工艺与参数,测试了混纺纱和织物的性能,说明该纳米抗菌涤/Modal混纺纱具有良好的服用性和抗菌性,适于针织内衣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出热湿性能优良的冬季针织运动面料,基于SolidWorks软件对3类蝴蝶鳞片进行几何结构三维建模,根据模型特征采用双股70 dtex(72 f)Dryarn®聚丙烯纱线作面纱,50 dtex Dryarn®聚丙烯纱线包覆17 dtex氨纶作地纱,以及150 dtex涤纶作面纱,30 dtex涤纶包覆20 dtex氨纶作地纱,在SANTONI MF8-CHN单面电子提花圆机上开发了6种仿蝴蝶鳞片结构针织面料;通过对仿生结构针织面料的保暖性、透湿性、透气性及液态水分管理能力进行测试分析,进而运用模糊数学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面:以Dryarn®聚丙烯纱线为原料织造的蝶翅结构仿生织物不仅热湿舒适性能良好,且织造工艺简洁高效,拓宽了从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方面开发功能纺织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采用8.3 tex/36 f(75 D/36 f)纳米硅扁平聚酯长丝与11.1 tex/144 f(100 D/144 f)超细旦聚酯长丝交织,结合架空添纱工艺,在28针/25.4 mm的佰龙单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吸湿速干针织内衣面料。采用18.0 tex(32^S)聚酯纤维、黏胶、精梳棉赛络紧密纺混纺纱(50∶25∶25),在28针/25.4 mm的福原单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多组分吸湿凉爽舒适性针织内衣面料。阐述原料选择、编织工艺及染整工艺,并对面料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多组分吸湿凉爽舒适性针织内衣面料具有吸湿凉爽、质轻、弹性好、透湿、透气、穿着舒适等特点,面料服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两款利用水溶性纤维的特性和纬平针的卷边性能开发的特色纬编花式面料,包括1种大网眼针织物和1种纬编针织荷叶花边布。阐述了各款面料的外观效果、编织工艺及其成形原理。详细介绍了编织工艺中设备参数、纱线配置方法、织针排列、三角排列以及面料规格参数。  相似文献   

16.
选用纳米抗菌涤/棉混纺纱,开发了3种纬编针织面料及其针织内衣产品。测试了纳米抗菌涤/棉混纺纱的性能,制定了纬编织造工艺和染色后整理工艺,测试了所开发面料的服用性能和抗菌性能。研发结果表明:纳米抗菌涤/棉混纺纱具有良好的服用舒适性和抗菌功能,适于开发针织内衣产品。  相似文献   

17.
程燕婷  孟家光  薛涛  支超 《纺织学报》2022,43(9):115-119
为研究3D打印服装面料中纬平针组织的结构,预测打印效果,促进针织面料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针织面料设计和生产中。采用3ds Max软件,根据NURBS曲线建模的方法,结合Peirce线圈模型对纬平针组织进行三维模拟,通过模拟实现了3D打印纬平针面料的可视化,可预测打印效果。采用Repetier-Host软件,对模拟的3D打印纬平针组织模型切片,采用熔融层积成型技术,通过设置打印参数对模型切片数据进行打印,得到3D打印纬平针组织针织面料。结果表明:该打印面料的效果与模拟效果高度吻合,线圈之间嵌套关系明显,打印面料光滑平整,打印精度高,属于环境友好型面料。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在2+4针道普通双面大圆机上,采用28 tex(21S)竹浆纤维纱开发设计口罩纹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给出了面料技术参数指标。重点介绍该口罩纹针织面料上机调试的关键技术,包括用纱要求、三角对位、弯纱深度、张力控制、针盘高度、导纱器的安装位置。该新型面料表面花纹形态类似口罩外观,经过改变上机编织工艺,可以形成直条型、曲折型等各种花纹图案,为在普通双面大圆机上开发设计新颖针织面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运用氨纶丝编织的平面松紧带的服用特点与要求,根据生产实践,使用比例为80%的涤纶低弹丝做纬纱,20%的氨纶丝做弹性材料,在整经、针织以及后整理等工艺环节,分别运用张力均匀调节,温湿度与产品传送速度控制等工艺优化方法确保产品质量与产量。通过生产实践证明,所研究的氨纶丝针织平面松紧带生产工艺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选用纳米抗菌涤/棉混纺纱,测试了纱线的基本性能,开发了以平针添纱、双罗纹和二色彩横条罗纹为纬编结构的针织物和内衣产品,给出了纬编织造和后整理的工艺与参数,分析了所开发面料的服用性能和抗菌功能。结果表明:该纳米抗菌涤/棉混纺纱具有良好的服用舒适性能和抗菌功能,适于纬编针织内衣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