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整个互联的IP网络中,运行单个路由协议是最理想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公司的合并,多个网络管理员管理的多个部门,使用多个厂商设备的网络环境等),必须使用多个路由协议。运行多个路由协议的网络环境必须使用路由重分发技术。然而,由于路由协议的复杂性,特别是每种路由协议都有自己的metric,在进行路由重分发时,会造成如路由环、慢速的路由收敛或效率低的路由等问题。本主要阐述了配置路由协议重分发的方法和如何避免因路由协议的重分发而产生路由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移动IP采用三角路由机制,其切换时延大,分组丢失较严重。本提出了多层次位置管理的方法,取得了快速平滑的切换,并结合VPN技术,安全地优化了路由,从而改善了业务的QoS。  相似文献   

3.
相信接触过路由器的朋友,都知道在配置路由协议时有一个被称为管理距离(AD)的参数,该参数表示了不同协议路由条目的可信程度,本着越小越优原则,选择最佳路由并加入路由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管理距离的错误认识也可能会造成对网络配置的误区,本文结合实际阐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通信》2009,(23):87-87
日前,美国百科帝(PacketDesign)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engizAlaettinoglu博士到中国访问。Cengiz博士在管理广域网的路由分析技术领域享有知名地位,曾任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路由政策系统工作组主席,在路由流量管理领域作出杰出贡献。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流量分析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路由和交换设备的安全管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由器及交换机是当前网络系统的主要设备,也是网络安全的前沿关口.如果路由器连自身的安全都没有保障,整个网络也就毫无安全可言.路由和交换设备的传统管理方法中最方便的是通过Telnet方式来远程管理,由于该方法所传输的用户名及密码为明文传送,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现在的路由及交换设备均支持加密协议,因此使用SSH或Kerberized Telnet,或使用IPSec加密路由器所有的管理流,可以大大加强路由交换设备管理的安全性.文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路由交换设备上配置SSH服务以实现安全的路由交换设备的管理,并给出了该方法相对传统管理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Ad—Hoc无线网络中,通过1-跳邻点的周期性更新或使用反应式路由协议来发现路由。尽管反应式路由协议减少了路由开销,但传统的泛洪(flooding)方式在路由发现过程期间常传播路由请求(RREQ)消息,时延较大。除了开销问题,通过网络传播础砸Q还在其他方面影响着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三种可扩展的RREQ广播技术,即加权式p-坚持方法、时隙式1-坚持方法和时隙式p-坚持方法。当路由接受延迟与传统的flooding方式接近或相当时,这些方法可减少75%的路由开销。  相似文献   

7.
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分层路由体系及其路由实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基于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组织(ITU-T)相关标准及光互联论坛(OIF)有关草案,阐述了路由域分层的一般原则,给出了层次路由体系下实现路由功能的一般性原理,提出了分层路由体系下路由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路由是网络的核心问题之一。路由攻击是网络攻击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在简要介绍路由算法基础上,分析了常见路由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网络路由的主要安全漏洞,给出了常见路由攻击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互联的IP网络中,运行单个路由协议是最理想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公司的合并,多个网络管理员管理的多个部门,使用多个厂商设备的网络环境等),必须使用多个路由协议。运行多个路由协议的网络环境必须使用路由重分发技术。然而,由于路由协议的复杂性,特别是每种路由协议都有自己的metric,在进行路由重分发时,会造成如路由环、慢速的路由收敛或效率低的路由等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配置路由协议重分发的方法和如何避免因路由协议的重分发而产生路由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OSPFv3动态路由协议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传统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动态路由协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基于IPv6的OSPFv3动态路由协议及其快速收敛技术,包括区城内路由、区域闯路由和自治系统外部路由等三种技术,最后给出了OSPFv3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容迟/容断网络路由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容迟/容断网络(DTN)由于其长延迟、高误码率及频繁断路等网络特性不满足互联网较短传输延迟、低误码率及存在端到端路径的基本假设,传统Internet体系结构和协议无法直接用于DTN。DTN路由机制可以按照连接的确定性分为确定性路由和随机性路由。确定性路由主要有基于树的路由、时空路由和修正的最短路径路由等方法;随机性路由主要有流行性路由、基于历史消息的路由、基于模型的路由、可控移动路由和基于编码的路由。DTN在游牧计算、军事战场通信、紧急营救及灾后重建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由于网络规模的增大以及节点移动、多宿主、网络流量工程等需求的不断增强,使得路由可扩展性、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凸显。尽管与可信路由相对应的理论技术方案不断提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路由的可信任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可信路由体系结构模型、可信域内路由、可信域间路由等新网络环境下的可信路由参考机制,并对可信路由涉及的关键技术,如映射可扩展技术、路由信任机制、多径路由技术、服务质量保证、路由监测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应用快速增长,域间路由系统的选路灵活性和路由质量面临着重大挑战。多路径路由是提高互联网可靠性和顽健性、满足用户选路灵活性的重要方法。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以及面向用户定制路由服务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域间多路径路由系统UMIR。 该路由系统包括控制管理、路由发现与计算和路由激励三大功能,具体由控制管理子系统、路由控制子系统、路由激励子系统等构成。在美国Utah大学的Emulab网络测试平台上,对UMIR系统进行了实际部署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系统运行正确,达到了系统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位置和场景的Ad Hoc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拓扑的路由易发生链路断开,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易产生拓扑洞,这都会大大降质路由算法的性能,甚至会出现路由失败的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空间位置和场景的Ad Hoc路由协议.该协议算法采用构建空间模型,将场景知识引入路由过程的方法,通过在路由前规避拓扑洞来改善和提高路由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连通度适当的条件下,新的路由协议算法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传统调制解调级硬件抽象层(Modem Hardware Abstract Layer,MHAL)路由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总线结构MHAL路由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设计实现及验证。基于多总线结构MHAL路由方法在不违反软件通信结构规范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处理器间多总线路由、处理器多端口路由以及数据包路由转发问题。该技术已在某大型软件无线电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WCETT准则是针对单路径单信道的路由协议设计的,对于多路径多信道的路由协议会导致无效的路由,从而制约整个网络的累积吞吐量。文中分析了现有WCETT路由准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多信道多路径路由协议的路由度量准则MWCETT准则(Multi-MWCETT)。通过对应用于该路由准则的MSR路由协议以及应用于WCETT准则的MSR协议进行仿真比较可知,该准则在吞吐量方面要优于WCETT准则。  相似文献   

17.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支撑互联网50年来快速发展的核心协议,因早期设计考虑不足一直存在路由劫持、路由泄露等路由安全威胁漏洞。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BGP 路由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业界重视,边界网络安全防护意义重大。提出了一种BGP路由安全检测架构,通过推理构建全球BGP路由知识库实现互联网全局路由可视性,并基于此实现路由劫持、路由泄露等路由安全事件的准实时检测。通过在杭州交换中心部署实践,证明本系统可构造较完整的互联网全局路由知识库、实现较准确和实时的BGP路由安全事件检测。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a routing protocol which util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uetooth technology is proposed for Bluetooth-based mobile ad hoc networks. The routing tables are maintained in the master devices and the routing zone radius for each table is adjusted dynamically by using evolving fuzzy neural networks. Observing there exists some useless routing packets which are helpless to build the routing path and increase the network loads in the existing ad hoc routing protocols, we selectively use multiple unicasts or one broadcast when the destination device is out of the routing zone radius coverage of the routing tabl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adjustment of the routing table size in each master device results in much less reply time of routing request, fewer request packets and useless packets compared with two representative protocols, Zone Routing Protocol and Dynamic Source Routing.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在路由层面更好地管理IP网,路由管理系统通过对网络路由实体及其会话连接,路由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和采集,构建IP城域网全网路由拓扑数据库,完成对路由实体状态和配置信息的管理,及时捕获网上路由更新信息和抖动变化,为路由稳定性监测和路由系统运行分析提供支撑数据,并为网络流量分析和业务梳理提供分析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duct a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various 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s in 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s for the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the image, audio and video data. To provide efficient routing for the large sized multimedia content, various 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s such as energy-aware routing, QoS based routing and geographical routing methods are analyzed. In this analysis, the efficient rout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geographical routing techniques such as GPSR, DGR, PW-DGR presented for 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s are studi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ach technique is evaluated to determine the efficient multipath routing technique. Comparisons are made for evaluated protocols and it is proved that the PW-DGR provides better routing performance for the multimedia data.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lso show that the PW-DGR method efficiently overcomes the routing problems such as energy bottleneck problem, energy-hole, reduced network lifetime and high delay in packet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