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防止城山煤矿3B号煤层的瓦斯事故,掌握城山煤矿的瓦斯赋存特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分区分带特征。结果表明:城山煤矿3B号煤层构造复杂区域为瓦斯含量高集中带,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坚硬致密有利于瓦斯的保存;随着埋深的增加,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越来越大,瓦斯含量梯度高达3.01 m3/(t·hm);在埋藏深处瓦斯压力增大,围岩透气性降低,特别在构造复杂区煤体破坏严重,煤层瓦斯压力达到0.74 MPa的区域,确定为突出危险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依兰第三煤矿的地质特征及瓦斯资料,研究了控制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煤层埋深、水文地质特征及煤层顶板岩性等,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埋深增大,煤层瓦斯压力增大,瓦斯含量增加;边界断层F2对瓦斯的赋存有重要的影响;煤层瓦斯含量与顶底板油页岩发育关系密切;煤层底部的含水层含水性和流通性较好,导致下煤层瓦斯含量普遍偏低。最后运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得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4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42.55m3/min。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松河矿井瓦斯赋存的地质条件、煤层含气量及控气因素分析,认为井田内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埋深与构造是主要控气因素;通过煤层块段划分,计算了该区主要可采煤层总资源量为3.434Gm3,资源丰度平均为2.285×107m3/km2。受矿井回采顺序、采掘工程部署与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井下多种瓦斯抽采方法相结合比地面钻孔抽采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7,(7):173-176
为获知地质因素对突出煤层开采的影响,采用瓦斯地质控制理论分析了井田3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得到井田构造和煤层埋深是控制煤层瓦斯含量和煤层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在构造控制区的3510回采工作面和埋深控制区的3301回采工作面测定了煤层开采期间的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回风流瓦斯浓度,以及消突效果检验指标钻屑量S和解吸量△h_2等参数。考察表明:韩山背斜构造易于瓦斯封闭和应力叠加,非构造区的参数测试值较构造区大幅度减小,韩山构造为该矿井防控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区域;随着煤层埋深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煤层应力的显著增大也促进参数测值呈现大幅度增加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问题,通过地质钻探手段查明了开采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并于矿井不同位置测定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从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完整性、煤层厚度、倾角、埋深等方面分析了矿井瓦斯的赋存规律。将测定结果导入矿井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系统,形成瓦斯含量分布云图,更为直观地反映了揭露区及附近区域的瓦斯分布情况。研究发现:在煤层埋深、厚度、倾角及地质构造综合作用下,该矿瓦斯主要分布于矿井西侧及中部偏南侧,而北侧及东侧瓦斯含量相对较少。将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分为掘进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回采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以及采空区瓦斯相对相对涌出量,根据矿井实际开采情况,对矿井瓦斯的相对涌出量进行了预测,从而为矿井安全生产及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和顺城南矿区内15煤层瓦斯含量在3.69~7.81 m3/t之间,总体而言,西部瓦斯含量高,东部瓦斯含量较低,但存在个别异常区域.随煤层埋深、煤厚的增加,瓦斯含量增大;随挥发分的增加,瓦斯含量减小.利用估算法预测瓦斯相对涌出量为7.49 m3/t.绝对涌出量为35.63 m3/min.  相似文献   

7.
卫华鹏  邓彩 《中州煤炭》2019,(12):84-87
分析了断层、褶曲、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对矿井瓦斯赋存的影响,煤层埋深是控制瓦斯含量的主导因素,分析了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煤层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与煤层埋深一般呈线性相关。研究得出,位于矿井二1煤层埋深450 m处,瓦斯含量为3.89 m3/t 。计算箕山井田瓦斯风化带深度为640 m,研究区全部处于瓦斯风化带内以及埋深与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的关系。研究为矿井瓦斯抽放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搞清山西大远煤业有限公司煤层瓦斯赋存情况,采用井下钻屑解吸法对煤层瓦斯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煤层埋深与瓦斯含量参数回归,得出二者的线性关系。使用2号煤层最大埋深处的原煤瓦斯含量作为基本参数对矿井2号煤层开采时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并采用瓦斯地质法分析了影响2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地质因素,为该矿矿井通风和瓦斯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化乐一矿6煤组瓦斯压力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瓦斯压力是评价煤层突出危险性及煤层气开发研究的重要指标,采用朗格缪尔公式,结合化乐一矿勘查阶段部分钻孔揭露6煤组时实测的瓦斯含量计算煤层瓦斯压力,并根据煤层瓦斯赋存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将化乐一矿勘查区划分为4个瓦斯地质单元.根据断层对瓦斯压力的影响程度,分别对4个单元内6煤组的瓦斯压力与基岩埋深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第2单元受开放性断层影响,埋深500 m以浅的瓦斯压力与基岩埋深为负相关,其他区域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干0.6;依据回归分析结果及异常点筛选,建立了瓦斯压力分布的6个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实测的皇联煤业3煤层瓦斯基础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控制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得到了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煤层埋深是影响3号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3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0.0068m3/(t·m),瓦斯压力增长梯度为0.0004MPa/m,3号煤层最大瓦斯含量为5.97m3/t,最大瓦斯压力为0.194MPa。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6,(2):310-312
对某堆存煤矸石中残存的煤(固定碳品位为28.92%)进行了系统的浮选实验研究(矿物学分析、磨矿细度试验、浮选药剂试验,以及开路、闭路流程试验),重点考察了常用3种调整剂(石灰、硅酸钠及六偏磷酸钠)对该煤矸石中煤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最终获得固定碳可作为动力原煤使用,大大提高了该煤矸石的利用价值,实现了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6,(10):321-323
针对司马矿浮选尾煤灰分低,且销售价格低、销售不畅、占用大量工业场地等问题,对浮选尾煤的特性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现有先进选煤工艺分析比较,给出司马选煤厂尾煤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宏伟  张国栋  张斌  王升 《煤炭技术》2015,34(6):270-272
发热量是动力煤主要计价指标;对于单一矿区的煤,可通过测量煤炭灰分、水分预测发热量。但配煤入洗时煤质特性不均一,难以简单地建立模型预测。本文基于配煤入洗中的发热量可加性原则,分别建立单一煤炭的发热量预测模型,然后根据配煤比例加权平均获得最终公式,从而利用灰分、水分等指标预测配煤产品发热量。  相似文献   

14.
煤炭转化中的煤炭液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彬 《煤》2004,13(1):44-45,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大大增加,石油供应的缺口将越来越大,中国作为富煤贫油的国家,采用液化技术是实现煤炭高技术转化和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辛置洗煤厂入洗高低硫煤人工配煤,准确度低,不及时,经常出现精煤硫分波动,造成销售损失,提出改造配煤系统方案.改造后,保证了配煤硫分达到要求指标(<10 %).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海石湾矿井借鉴煤与瓦斯防突技术,实现煤、气、油共生突出矿井上山安全揭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5,(8):283-285
分析了火石咀煤矿选煤厂的煤质及可选性,对选煤厂整体工艺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块煤斜轮重介+中块原煤三产品旋流器重介+末煤不入洗的工艺流程,并对各工艺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经过生产实践,表明该流程具有灵活性强,流程简便、生产环节少,分选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矿井的不断升级改造,原平煤器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针对平煤器的特点进行了液压、电控改造,改造后的平煤器自动化程度较高,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孟祥华 《煤炭技术》2007,26(4):103-105
通过聚煤古构造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榆木桥煤盆地含煤段形成时的控制作用,探讨了含煤段与含煤性及煤田构造形态与聚煤古构造的关系,对煤矿开采及煤田外围普查、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强化煤质管理 提高煤炭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花煤矿通过建立严格的煤质管理机制,实行三级煤质管理体系,制定整改措施,加强井下采、掘段队煤质管理,增加综合煤炭回收率,提高煤炭质量,提高洗煤产品回收率,增加了企业收入,树立了企业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