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我国长三角地区某典型机械厂石油烃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为案例,阐述原位电阻加热技术对有机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过程.通过原位电阻加热将水土同步加热至近100 ℃,将污染物从土壤和地下水中脱附出来,配以多相抽提井将污染物抽出并进行后续处理;设置地下温度、压力监测点,动态监测修复过程;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定期采集地下水样品,评估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地下煤炭开采技术革命的新方法,提出地下煤炭化学开采的基本概念,并将其归纳为3种化学开采方法,即地下气化、地下热解和生物溶解.首次提出了煤炭化学开采技术架构、工艺系统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1)地下煤炭盾构-气化协同工艺及装备系统,合成燃气用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及CO_2埋藏的技术思路,地下气化污染物抑制及稳定产气控制方法;2)基于聚光太阳能供热和干热岩集热供热的地下煤炭原位干馏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和微波辐射加热的地下煤炭原位热解技术;3)基于微生物溶煤的地下煤炭原位生物开采技术.国内外研究表明:与传统井工煤矿生产和发电系统相比,煤炭地下气化的投资降低60%,生产成本降低70%,煤炭资源回采率提高到95%,土地复耕成本降低80%;发电热效率提高50%,发电成本约为0.15元/(kW·h).可以预见,化学开采将成为高回收、低损害、超低排放、零死亡的煤炭开发技术革命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地浸采铀对地下水的放射性污染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本文对新疆某地浸采铀矿山井场地下水污染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地浸采铀井场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的动力学模拟,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地浸生产期间,有少量的放射性污染物U和硫酸向井场外迁移,但污染物:迁移速度和迁移距离都比较小,污染物浓度较低,污染物呈不规则的齿形迁移,U和SO4^2-的迁移规律与迁移趋势是一致.数值模拟对分析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规律、预测和控制污染物的迁移提供有效的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在所辖的两个煤矿井进行的地下煤炭气化工艺流程、气化气态产物的主要成分和热值测定结果.地下煤炭气化的气态产物经过净化后,除了供给矿区25000户居民作为家庭用燃料以外,还作为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发电燃料,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单机额定发电功率为400kW.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机组的发电燃料单耗由于燃烧控制系统不能保证燃料充分燃烧造成气缸积炭而增加了15%~20%.为此提出了地下煤炭气化气体产物有效的净化流程,并对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机组出力的影响规律和地下煤炭气化内燃机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地下煤炭气化的气态气化产物的收到基低热值在5.72~16.161MJ/Nm^3范围内,气缸正常运行时的壁温范围为370~420℃.地下煤炭气化内燃机发电机组的正常连续运行时间超过4500h,为地下煤炭气化发电机组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一阶段同向和两阶段同向及反向煤炭地下气化方法,探讨了煤炭地下气化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试验台试验、试验系统及试验内容,分析了一阶段同向及两阶段同反向气化工艺的局限性和优越性,阐述了温度场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及中高热值地下水煤气的形成原因。试验结果表明:两阶段反向煤炭地下气化方法能获得12.70MJ/m^3以上热值的地下水煤气,与两阶段同向气化方法相比较,进一步提高了气化过程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下水资源已面临污染的威胁,准确检测地下水水质的污染情况,特别是选择检测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地下水污染检测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相比,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磁共振测深(MRS)方法具有许多优点。本文论述了利用磁共振技术的MRS方法应用在地下水有机污染检测方面的物质基础和方法特点、在圈定污染流体可能的运移通道、动态监测污染物的变化和防污装置泄漏的检查观测方面的功能和地球物理响应;提出了关于提高检测有机污染物的灵敏度和对污染异常的鉴别能力的技术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地下水环境综合模拟框架(IGESF),用以测度地下含水层氮污染来源。考虑到地下含水层氮污染来源测度的复杂性,基于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理论基础,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分布式水环境模型、地下水数值模拟以及污染物运移模型构建了IGESF。在对地下含水层氮污染来源测度时,结合地下水总氮浓度的实测数据,以华北平原作为典型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在1995—2004年来自面源的地下含水层氮污染负荷为38 400 t/年;来自河道的线源污染为26 000 t/年。得出的结论与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据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将Yong分析引入煤炭地下气化过程分析当中,建立了煤炭地下气化过程Yong分析模型,研究了煤炭地下气化系统的物料及能量转移规律,分析了唐山刘庄煤矿地下气化过程。结果表明,其系统综合Yong效率为85.18%,外供Yong效率为65.66%,不可逆过程Yong损达到14.82%.与地面气化装置相比,地下气化炉综合Yong效率高于高炉和发生炉,低于焦炉,其Yong损主要来自于燃烧不可逆Yong损和传热不可逆Yong损。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介绍了采用电动力学性质修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原理及其应用方法,对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抛弃了全部庞大的、笨重的采煤设备与地面气化设备,并将传统的地面气化转化为地下有控制的气化新技术,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效率高、污染小、效益高等优点。在地下气化过程中,由于燃空区空间不断扩大影响炉内温度,同时引起燃控区上方煤岩层的过量移动和地表沉陷。如何监测气化过程中燃空区塌落空间的变化,对控制气化过程反应、炉内温度的稳定、燃空区上覆岩层塌落及地表沉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采用瞬变电磁法(TEM)对急倾斜煤层中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进行探测。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探测燃空区扩展范围。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十几年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分析,友谊农场地下水开发利用至今,实现年年补大于采。随着井灌稻的发展,年平均地下水位虽有所递降,但年恢复水位十几年似乎没有太大变化,而具开发潜力。今后应在建设地下水库上下功夫,可发展井灌稻4.0×104h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济南市资源性缺水、地下水过量开采、水位下降、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源为主的现状,围绕泉水的持续喷涌及济南城区居民家庭生活饮用优质地下水,通过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试验研究,探索了试验实施的可能性,提出了济南城区分质供水模式。结果表明:补源试验对玉符河、巴漏河部分河床渗透带补渗效果明显,为枯水期稳定地下水位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原有市政管网供给生产和居民家庭盥洗用水,城区新敷设地下水水源供水管网供给居民家庭厨房餐饮用水及2020年城区规划人口430万条件下,新设管网日生活供水规模约1.2×105m3。  相似文献   

13.
锦州市水源井地下水主要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地下水水质监测表明 ,浅层地下水已明显受到污染 ,为实现锦州市可持续发展 ,建立水源地保护带是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快速发展的现状,结合当地水资源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外调水工程规划建设情况,探讨了开展人工调蓄工程建设,修复沧州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蒙古国苏赫巴托洼地位于蒙古高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洼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在详细分析洼地水文系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了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以及洼地地下含水系统、流动系统和地下水系统的动态特征;研究了地下储水构造和地下水的可控性,并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计算.结果表明:洼地南部具有一定的储水构造,并且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可控范围,可通过集中开采而袭夺大面积分散的潜水蒸发,满足矿山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6.
蒙古国苏赫巴托洼地位于蒙古高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洼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在详细分析洼地水文系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了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以及洼地地下含水系统、流动系统和地下水系统的动态特征;研究了地下储水构造和地下水的可控性,并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计算.结果表明洼地南部具有一定的储水构造,并且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可控范围,可通过集中开采而袭夺大面积分散的潜水蒸发,满足矿山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丽江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美国环保署(EPA)的地下水脆弱性DRASTIC评价方法,考虑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包气带、地形地貌、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等7个评价因子,按评价单元进行划分,并结合GIS技术,对云南丽江古城的地下水的脆弱性从自然和人类影响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高,水环境污染严重,已危及丽江世界遗产地水生态安全.加强对水资源环境的综合研究和保护,是进一步推动丽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地下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南京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深层地下水富水规律及可开采量,并对深层地下水水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南京地区工业布局和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浅层地下水超采问题探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源浅层地下水超采问题探讨’:(1)以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判断后,再采用“控制地下水位”判断“超采问题”,故定“探讨(二)”。由于确定地区控制地下水位研究较少,笔者以地下水理想水位与埋深理念确定临界和限制水位埋深比较安全。从三江平原全部、分区、典型农场几个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地下水大量开采至今,地下水位均处于理想水位埋深中,尚不到“临界水佗或埋深”.更谈不上达“限制水位或埋深”,尚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在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定义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特殊脆弱性、本质脆弱性、地下水污染后果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矩阵等级划分法对北京市两个典型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号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为等级6,风险高;2号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为等级8,风险高;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由地下水脆弱性和地下水污染后果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