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苯酐是制造医药、染料、农药、增塑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的重要原料。1960年资本主义国家苯酐产量为70万吨,1969年为130万吨,1970年为154万吨,1971年为190万吨。本文对目前国外苯酐生产路线进行了分析比较,供国内生产、科研单位参考。各国苯酐产量及增长率见表1,美国见表2,日本  相似文献   

2.
<正> 一、概况顺丁橡胶是1960年12月在美国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当时年产45万吨。随后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相继进行工业化生产。据1970年统计,世界上有15个国家生产顺丁橡胶,总的生产能力为年产100万吨,产量仅次于丁苯,占合成橡胶的第二位。顺丁橡胶的特性是高弹性、低磨耗、生热低、耐老化。但是顺丁橡胶有加工性能差、冷流和抗张强度低等弱点。为了改进顺  相似文献   

3.
<正> 一、国外合成树脂生产概况 1986年以来,合成树脂产量连续三年以较高速度增长(见表1),1988年增长速度超过8%。合成树脂产量达933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美国产量达2694万吨,比上年增长6.3%,占总产量的28.8%,仍居世界第一位。日本产量达1095.5万吨,比上年增长9.2%,占世界总产量的11.74%,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4.
<正> 一、塑料产量及发展速度 1982年,世界塑料总产量近6283万吨,美国居首,约为1800万吨;其次是日本为714万吨,然后依次是西德、苏联、法国、意大利。这六个国家是世界上塑料的生产大国,也是塑料的供给大国。这六个国家的塑料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塑料产量最高的国家,也是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西德是世界上塑料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也是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在塑料产量及技术水平上,日本则是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5.
我国润滑油生产能力目前已达到200余万吨/年,仅次于美国(约1100万吨/年、)苏联(约700万吨/年)日本(约300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1986年生产各种润滑油164万吨,占原油加工量的18.7%;生产各种内燃机油76.8万吨,为汽柴油生产总量的2.0%。由此可见,我国虽然已进入了润滑油生产大国,但消费水平却很低,表现为润滑油产量占原油加工  相似文献   

6.
<正> 一、概况醋酸是重要化工产品之一,在醋酸乙烯单体,醋酸纤维素,溶剂用醋酸酯以及对苯二甲酸的生产中需要消费大量的醋酸;其他如氯乙酸,制药,照相,染料,食品等工业也要消费一定数量的醋酸。近十余年来醋酸乙烯用量的激增,醋酸生产也随之有很大的发展;在美国,1980年的醋酸产量位于50种量大的化工产品的第32位,达到129万吨。近三年来,全世界的醋酸年产量估计在300万吨以上,而装置能力则已逾400万吨。今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醋酸生产仍在不断发展;预测到1985年,  相似文献   

7.
1958年苏联润滑油添加剂产量约3万吨,估计到1965年增加到20万吨左右。而1965年苏联润滑油产量为411万吨。如果按文献[3]报道的发动机油占润滑油总量的63~65%计算,则发动机油约为263万吨。 1970年苏联的润滑油和发动机油产量分别比1965年增长了19.5%和16.2%,但添加剂产量增长更快,为55.6%。在1971~1980年间,润滑油和发动机油分别增长22%和14%,添加剂产量增长85.7%。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八一年中性油试产成功投入生产以来,到八七年底我厂已累计生产监出口八种中性油合计40万吨,产品广销香港、泰国、新加坡、孟加拉、马来西亚、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在八种中性油中生产量最大的是500SN,产量占中性油总量的57%,最高年产量6.5万吨。随着  相似文献   

9.
异丁醛一步氧化制甲基丙烯酸工艺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技术开发目的和意义 1.国内外生产情况世界上甲基丙烯酸(MAA)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总产量约2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3.5%~5.0%。其中美国平均增长率为6%~7%,欧洲3.5%,日本为4%~5%。美国、日本、英国、西德、法国和意大利的产量较大。超过10万吨/年规模的有美国的Rohm & Hass和Du Pont、日本三菱人造丝、英国ICI和西德Rohm等五家公司。在世界总产量中以美国最大,约占总产量的1/3。日本增长率则占首位,1960~1980年增长35倍。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石油经济学家》1982年1月号报道。1981年世界石油产量为285,860万吨,比1980年下降6.5%,其中石油输出国组织下降16%。苏联产量为60,900万吨(比1980年仅增长1%),居世界第一位;沙特阿拉伯产量为49,000万吨,居第二位;美国产量为47,700万吨,居第三位;该刊报道我国产量为10,000万吨(台湾省为18万吨,未包括在内),居世界第六位。前十六名产油国的产量按位次列表如下(单位:万吨)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国外氯碱工业概况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氯碱工业逐渐开始复苏。 1985年世界烧碱生产能力约4400万吨,产量为3550万吨,比1984年增加50万吨。预计今后世界烧碱需求量将以2~3%的速度增长,增长最快的将是发展中国家。1995年预计拉丁美洲将增长3倍,中美洲将增长5倍。 1.烧碱产量主要国家近年烧碱产量见表1。美国烧碱产量仍居世界首位,其产量约占世界烧碱总产量的25%,我国居第五位。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油气杂志》1999年12月20日 报道,1999年世界原油和凝析油总产量为32.276亿吨,比上年减少2.4%。排名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37248万吨)、美国(29879万吨)、俄罗斯(295 15万吨)、伊朗(17309万吨)、中国(16010万吨)。卢林松摘编自《石油情报》2000年第1期世界油气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丙烯腈生产概况丙烯腈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塑料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合成丙烯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丙烯腈的产量上升很快。1967年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总能力为80万吨,1966年达107.70万吨,1974年达200万吨。丙烯腈的装置规模,大的一般为10万吨,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三大采油国是苏联、美国和沙特阿拉伯。1983年原油产量苏联为6.19亿吨,居世界第一位。美国为4.33亿吨,占世界第二位。沙特阿拉伯占第三位。苏联开采石油的特点是:有部分自喷高产井,也有大量的抽油井,平均单井日产原油10~20吨原油。目前有生产井7万口以上,日产原油超过1240桶。在抽油井中,80%是有杆抽油泵,14%是电动潜油泵,5%是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气田气、油田气)经过加工,回收乙烷等较重组份—天然气液,其产量在美国一般作为石油产量的一部分予以分布。例如1979年,美国生产石油4.7516亿吨,其中包括天然气液5525万吨,天然气液占石油产量的11.63%,加拿大的情况和美国类似。生产较多天然气液的国家要具备三个条件:①气田气和油田气的产量较高;②天然  相似文献   

16.
烯烃,尤其是乙烯为石油化学工业最基本的原料,乙烯的产量通常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尺.1960年全世界乙烯的产量不到400万吨,1970年增至2000万吨,现在达3000万吨以上.乙烯装置的自控内容很多,本文仅对其主要设备的常规调节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情况做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到1973年底,国外石油加工总能力约30亿吨,年加工能力在5,000万吨以上的国家共有十一个,其中接近或超过1.5亿吨的国家有美、苏、日、意、法和西德(表1)。加工能力从5,000万吨发展到1.5亿吨,最快的是意大利,花了七年(1963—197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5%,其次是日本,花了八年(1961—1969),苏、法、西德都是十年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乙烯生产概况 1.产量及生产能力从1980年以来,美国、日本、西欧的乙烯产量连续三年下降,市场萎缩,开工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大批装置闲置或关闭;1983年稍有复苏,但需求量增长缓慢。美国1981年乙烯产量1323.8万吨,1982年产量1110.7万吨,1983年产量1270.1万吨。1982年比1981年产量下降16.2%,1983年产量比1982年上升14%。美国乙烯装置总能力约1770万吨/年,1981  相似文献   

19.
一、色母粒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近年来,用聚烯烃制造电线电缆的技术发展很快。由于聚烯烃树脂产量大,价格便宜,产品电性能优良,目前国内外以聚烯烃为基料生产电线电缆绝缘料和护套料的趋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美国1984年LDPE(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总产量为373.3万吨,其中17.5万吨用做电线电缆,占4.7%;西欧1983年LDPE总产量为369.7万吨,其中15.4万吨用做电线电缆,占4.16%。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世界石油》1982年12月份的报导,美国的低产井(单井产量为1.35吨/日或更低)的产油量连续第三个年头得到增长,1981年达5762万吨,占美国同年总产量4.24亿吨的13.6%。三年中平均每年增长338万吨。1981年还创造了低产井开井数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