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年代初期,中心距为1.27mm的针孔式连接器即已问世。该连接器的弹性插针缩在绝缘体内,管状插孔则暴露在外。这种颠倒针孔安装方式的结构节省了空间,使接触件密度达每平方英寸(645.16mm2)400芯以上。几年以后,这种设计原理被应用到更小型的针孔式连接器中,此连接器的中心距为0.635mm,其接触件密度达每平方英寸(645.16mm2)1600芯以上。在1.27mm中心距连接器和MIL-C-83513规范连接器中运用得极为成功的精密冲制技术已用于0.635mm中心距针扎式连接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其性能更为可靠和稳定,同时,端接与电镀屯更加容易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赵芳灿 《机电元件》1998,18(3):16-19
AT&T公司研制一种能提供大量高速输入/输出通道的电路组件连接器(LXC)可与该公司通用的FASTECH母板技术以及机架构件相容,LXC是一中6排连接器,中心距为3.175mm,用于通信设备中,它采用通孔安装在电路组件上,在每8英寸(203.2mm)高的电路权上它能提供280个以上的高速输入/输出通道。这种连接器采用柔性电路和排间接地簧片,接地簧片与接地接触件插配,安装与成母板相连的专用单元的。接  相似文献   

3.
蒋世贤 《机电元件》1989,9(3):17-21
一、前言 为了适应整机、设备小型化、密集化及新技术各领域的需要。连接器正在朝着减轻重量,缩小体积的方向发展。针(孔)间距或中心距代表了连接器小型化的程度。在六十年代国外出现了中心距为0.635mm的小型印制板连接器,到七十年代。连接器的相应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150~200芯。世界上芯数最多的连接器已达1300芯。这就要求连接器的关键零件——接触对(插针、插孔)的结构及其尺寸越来  相似文献   

4.
BaMnZnCoTi—W型铁氧体微波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Co^2+,Ti^4+置换Fe^3+的BaMnZn-W型铁氧体的制备和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涂层厚为1.06mm在7.0~12.0GHz频率范围有内三个损耗吸收峰,峰值最高达34dB以上,同时测量了复数磁导率μ(=μ′-jμ″)复介电常数ε(=ε′-jε″),求出了磁损耗角正切tgδm和介电损耗角正切tgδ,初步分析了三个损耗吸收峰可能产生的机制,比较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随Co^2+  相似文献   

5.
陈京生 《机电元件》1990,10(4):18-19,40
1、前言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两件式印制板电连接器在电子工业中使用的越来越多。由于单个圆形接触对较方形接触对的接触可靠性高,故现在有许多用户及电连接器的设计者在使用和设计时基于以上原因都倾向于使用圆形接触对。本文通过以下分析后认为在两件式印制板电连接器上选用圆形接触对实际上是一种不很成功的设计偿试。  相似文献   

6.
赵仕彬 《机电元件》2006,26(3):8-11
多芯表面贴装模块式连接器是为满足RF特性、EMC特性、高速传输性和高可靠性等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连接器。文章从总体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关键零件的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等方面介绍了这种新型连接器的设计过程。根据接触件的插合原理,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计算出结构件的关键尺寸以及电气参数,从理论上保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研制的连接器各项性能指标满足美国军用规范M IL—C—28754D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DIN Connector DIN连接器 通常指参照德国标准化协会和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制订的 DIN 41612标准而设计的连接器。DIN连接器包括多种连接器系列,是分别具有64和96位的二件式印制板连接器形式。用于焊接的接触件引出脚中心间距为2.54mm或5.08mm。DIP双列直插式封装(组件) DIP为Dual In-LinePackage的缩写。Dead Face安全面 此术语用于表达在连接器未插配时,为保护接触件而采用的各种保护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连接器的插配端头处采用一只盖子,以使连接器在未插配连接的分离状态下自动地掩护接触  相似文献   

8.
产品导购     
<正>CS42型电源用矩形电连接器系列主要应用于通信设备的模块化电源设备,也可适用于其它设备。该系列连接器包括15芯、29芯、37芯、40芯4个品种8种规格。采用先进的"冠簧"技术制造弹性体(插孔接触件),具有插拔柔和、接触电阻小(特别是大电流接触件比"线簧"结构小)、抗振动冲击、易于大批量生产等特点。接触件规格包括20号、16号、12号、8号、3号5种规格。  相似文献   

9.
一种采用16芯光纤带的高密度光缆目前已经被研制出来,光纤带由涂覆层很薄的仅为200μm的光纤组成。对于16芯和80芯单模光纤连接器而言,平均光损耗分别达到0.2和0.35dB。光缆接续时间已减少到目前需要的1/5。通过对纤芯和包层材料的粘度匹配,减少了光纤的结构不完整损耗。经过改变沿光缆长度方向的布里渊频移,光缆的有效输入功率提高了7dB。  相似文献   

10.
MIL-C-29600《耐环境具有可拆卸压接接触件及相关附件的快速连接复合材料高密度小圆形电连接器总规范》是由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NavalAirSystemsCommand)负责制定的,于1989年12月30日发布,是一个较新的规范。因此,该规范中所规定的连接器作为一种新型产品在美国生产的历史也较短。据了解美国现仅有多伊奇公司(DeutschCorp)、美国电子连接器公司(AmericanElectronicConnectorCorp)等几家公司生产这种连接器。我国目前尚未见有这种连接器问世。据有关国外样本介绍,这种连接器具有高水平的耐蚀性和插拔寿命,并且因采用…  相似文献   

11.
丁方正 《机电元件》1998,18(3):7-10
文章介绍一种高密度的1.27mm间距连接器的设计和使用情况。在这种连接器中,装入了独特的“HYPERTAC”牌号双曲面线簧插孔。上述连接器系统有一种带在角焊脚的插座,该插座的插合面排列方式是1.27mm×1.27mm的网格;它与印制电路板边缘印制线路的接合密度为1.27mmX2.54mm。抬头内装有插针,这种插针属于可拆卸式,导线可以先锡焊或熔焊到插针上,然后将插针推人插头绝缘体。插头外壳的后盖是一种方便的压嵌式,在两侧电缆出口处设置了电缆天以消除应力。这种连接器在设计上要求开发一种与直径为0.3mm插针相插合的双曲面插孔。这种插扎在制成后达到的性能是:平均插入力为0.17N,接触电阻低于15mΩ。文章介绍了高密度连接器的一个应用例子,在一个需要40960个接点的测试仪中,使用了带2048个接触对的连接器。  相似文献   

12.
高黎明 《华中电力》2000,13(2):68-69
1工程概况 洛阳热电厂改扩建工程 2×142 MW机组(4台420 t/h锅炉)主要设备为俄罗斯生产。建设单位为洛阳双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安装施工单位为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本期工程共设高压除氧器2台,热网除氧器1台,低压除氧器2台,所有除氧器都布置在除氧间 21m层平台。除氧间跨度 B-C为9 000 mm,柱距为 8 000 mm。 低压除氧器水箱重 20 t,除氧头重 5.2 t,热网除氧器水箱重 16 t,高压除氧头重 33 t,这几件重量较轻,使用现场配备的 63 t履带吊可以将它们直接吊到 21m层,从扩…  相似文献   

13.
弹性接触件是影响电连接器电接触性能的关键零件。本文在阐述各种结构形式弹性接触件性能特征和选用基础上,重点介绍瑞士PRECI-DIP技术集成创新的冠簧式(鹰爪)插孔接触件,并论述了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要点。  相似文献   

14.
我厂在试制一种针孔式印制板连接器时,要加工一种如图1所示的插头。该产品是按美国MIL-C-55302标准仿制的,标准中要求基座与插针接触件的轴向保持力不小于22.2N(5磅)。从国外样品来看,其导向柱及所有插针都是采用嵌件的形式,插针及导向柱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塑件上嵌件较多,有的多达79个,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动态     
国内外动态微型电动机驱动器美国MOTION集团公司开发的MM2.0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尺寸很小仅76.2mm2×50.8mm(面积×高)。驱动任一4,5,6或8线电动机在整步、半步或14步下达到每相2A(3200步/转)。输入形式为TTL(晶体管晶体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SSAQ麦草浆OP两段漂白的工艺。结果指出,适当酸处理后,氧漂过程中添加氨磺酸(SFA),适当提高氧漂压力(1.0MPa),延长漂白时间(70分钟),可使未漂浆硬度降低率(DMnO4值)达50%左右,白度从51.75%升高至70.9%(SBD),粘度降低率为16.6%,氧漂浆粘度为1020cm^3/g.系统的HO2漂白表明,氧漂浆在H2O2漂前采用H2SO4预处理具有很好的效果,H2O2  相似文献   

17.
研制成功了1/2A型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外形尺寸为:(Φ16.5×28.5)mm,正负电极采用双发泡镍式骨架,正极活性物质为含Co8%球形Ni(OH)2,充分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负极活性物质为包覆金属贮氢合金并加入2%抗粉化剂,克服因贮氢材料随充放循环次数增加而粉化导致电池寿命的降低。成品电极经疏水处理,电解液采用密度1.28KOH水溶液加入2%的LiOH及0.5%多官能团添加剂抑制自放电和电极膨胀。经上述处理的1/2A型电池,0.2C率放电950mAh,1C率放电855mAh,自放电率<25%(28天),1C率循环100次容量衰减<10%,满足用于移动电话电池组所要求的内阻低、小巧轻便之特点。  相似文献   

18.
镀金接触件的正压力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德龙 《机电元件》1998,18(1):13-18
小型、高密度、高针数电连接器的需求和发展使人们必须重新考虑其最小接触力的传统要求。文章从原理上说明了清洁无膜的镀金接触件只需几十mN的接触正压力就可提供足够低的接触电阻。以几种熟知的产品为例,每个接触件具有不到0.98N的正压力,而工作仍然可靠。文章提出了低正压力接触件的设计准则:(a)高度清洁的金表面;(b)擦拭作用;(c)冗余接触;(d)弹性簧片;(e)应力可控的高强度材料;(f)应力松弛的考虑;(g)能减少腐蚀性环境影响的基体设计。按照这些准则可以得出结论:正压力远低于传统的0.98N时不会影响连接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电连接器界面是指自由端连接器(插头)和固定连接器(插座)之间的交界面,在此接合处的空气必须去除,使电连接器不产生电晕,密封性能良好,确保电连接器在振动、冲击时接触可靠而不发生瞬断。对于卡口式电连接器来说,连接器界面设计关键是波形簧片锁紧机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方便用户装配时按需求选择导线规格、长度,在使用过程中能对单根接触件进行返工、返修处理,可拆卸式连接器成为用户选型首选连接器。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组装不进、组装后无法拆卸、组装不到位等质量问题。本文以后松后取式为例,从基座结构特点出发,分析常见的质量问题点,探究出较稳定的基座合件结构和优化工艺路径,可有效避免可拆卸式连接器接触件组装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