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Planning》2016,(5)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于1931年发表了她的长篇代表作《大地》。这部中国农村题材小说在国际上影响巨大,并于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改变自19世纪以来西方人心目中扭曲的中国农民形象,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向读者展示赛珍珠笔下热爱生命、依赖土地、精神麻木、悲惨卑微的中国农民形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5)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自1998年发表以来就是学术界和文艺界关注的热点,先后曾荣获"笔会/福克纳小说奖"、"普利策小说奖",并于2002年板上电影银幕。有学者将其称为现代版的《达洛维夫人》,或者说是"《达洛维夫人》二十世纪情境下的重读"。它讲述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也将从这三位女性的精神状态去分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9)
《白鹿原》运用文化心理结构的理论来刻画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体现出了文化对人物心理结构的深层影响,以及知识分子与农民两大形象由此形成的文化心态上的共通性与疏离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杨绛的长篇小说《洗澡》以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思想改造为背景,描写了知识分子面临思想"洗澡"的芸芸众生相。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男性,这些男性形象渗透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时代的独特体悟以及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
东汉末年,荀彧择附曹操,欲挽汉室大厦之将倾,但因其扶汉思想与曹操篡汉之举相左,使之最终以悲剧落幕。从正史《三国志》到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荀彧机鉴先识、运筹帷幄而又忠心汉室的谋士形象被笼罩上一层阴险毒辣的阴谋家色彩,这种演变是由于历史演义体小说的特点和人物形象塑造与读者接受相异所导致。比较研究荀彧形象在正史与小说中的演变,对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9)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现实小说之一。《红字》则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这两部小说虽国度不同却都采用了"红色意象"的象征手法。以"红色"为切入点,本文对这两部经典小说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总结出中西方文化中红色意象的内涵差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7)
方鸿渐是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的主人公,小说中赵辛楣、孙柔嘉等人对方鸿渐的评价为"无用"二字。方鸿渐的"无用"主要体现在工作、恋爱、家庭等环境中,这种"无用"的性格特点造成了方鸿渐的悲剧。本文分析了方鸿渐"无用"表象下的文化与人格根源,以期对当代知识分子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众多小说都以女性人物形象为中心,男性人物形象为陪衬。《雪国》是川端康成唯美主义代表作,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对女性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致入微。在《雪国》中,川端康成通过对驹子和叶子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日本传统女性的人格和心灵之美。本文以小说《雪国》中女性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川端康成对女性人物的心理刻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8)
钱锺书的小说创作虽然数量不多,却因其对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留学生的批判主题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形成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文章试从其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人·兽·鬼》与长篇小说《围城》入手,探析钱锺书小说的主题特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8):74-75
埃德加·爱伦坡和亨利·詹姆斯是美国19世纪两位著名的小说家。哥特题材小说在二人的写作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以爱伦坡的小说《一桶白葡萄酒》和詹姆斯的小说《欢乐角》为例,对比二人哥特小说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