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动脉内注射不同剂量重组葡激酶(r-Sak)溶栓治疗犬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并发症,以探讨其相对合理的治疗剂量。方法成年比格犬24条,用介入技术建立犬脑栓塞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小剂量组(r-Sak5000u/kg)、中剂量组(r-Sak10000u/kg)和大剂量组(r-Sak20000u/kg)。栓塞后5h行脑血管造影观察所栓塞血管的通畅情况,插管至左颈内动脉分别在30min内注入药物行溶栓治疗,在溶栓后0.5、1及2h复查DSA,观察栓塞血管的再通情况,并分别在溶栓前0.5h、溶栓后0.5h、1h及2h抽取犬静脉血检测PT、APTT和D-二聚体。24h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溶栓后2h内造影显示对照组、r-Sak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1/10)、40.0%(4/10)、90.9%(10/11)和100%(9/9),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完全通畅的比率分别为0、10%(1/10)、36.4%(4/11)、66.7%(6/9),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5)。溶栓后PT、APTT在r-Sak各剂量组均显著延长(P<0.001);各组的D-二聚体在溶栓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各组P>0.05)。溶栓后r-Sak大剂量组有1例死亡,病理检查在其顶叶脑实质见出血灶,其余动物均存活。结论①在犬脑梗死的超急性期,r-Sak动脉内溶栓治疗有效、可行,r-Sak对含少量血小板的白色血栓有显著溶栓作用,剂量大或等于10000u/kg时血管再通率高,剂量再增加出血风险加大;②r-Sak在有效剂量范围内不激活犬的系统纤溶,但对犬的凝血系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石明超  房绍宽  李东 《工业加热》2008,(12):874-876
目的评价急性脑栓塞(AES)动脉溶栓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尿激酶或rt-PA经股动脉选择性动脉溶栓(IAT)治疗AES患者21例,并选择同期未行溶栓治疗的AES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后24h NIHSS评分、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出血转化(HT)及病死率等。结果①IAT治疗后脑血管造影结果:血管总再通率为61.9%;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及基底动脉(BA)再通率分别为83.3%、2/7和1/2。②治疗后24h NIHSS评分IAT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2.05±5.61比14.83±4.05,P<0.05);IAT组预后良好(mRS0~2分)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7%比35.7%,P<0.05);③IAT组与对照组相比,HT发生率(28.6%比16.8%)、患者病死率(19.1%比16.7%)均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没有患者死于HT。结论IAT治疗AES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动脉内尿激酶(UK)溶栓治疗犬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用犬自体血栓建立选择性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24只犬随机分为动脉溶栓组(30min内经导管注入UK10000u/kg)、静脉溶栓组(2h内经静脉滴入UK20000u/kg)及对照组(2h内经静脉滴入生理盐水100ml),每组8只。监测其平均肺动脉压(PAMP)、血气分析(PaO 2 、PaCO 2 )、凝血指标(PT、APTT)和D-二聚体(D-D)以及肺动脉造影复查。结果溶栓后2h三组PAMP、PaO 2 及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4h动脉组与静脉组的PAMP、PaO 2 及D-D值比较无差异(P>0.05)。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组比静脉组能更快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血供。结论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所需的UK剂量小,并能更快降低肺动脉压、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恢复肺组织血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1例颈内动脉系统梗死患者(颈内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12例,大脑前动脉5例,豆纹动脉1例)进行rt-PA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在发病后2~6h,观察术中血管再通及术后即刻、24h后分别行头颅CT或MRI扫描以明确有无颅内出血。术前及术后30d采用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进行评估。结果21例患者动脉溶栓治疗中技术成功率100%。其中血管再通TMI分级2~3级16例,TMI分级0~1级5例。症状性脑出血3例,其中2例死亡。17例术后3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2例<50%,死亡2例。TMI分级2~3级的血管再通患者生活状态明显优于TMI分级0~1级血管再通患者。结论急性脑梗死6h内动脉溶栓治疗比较合适,但也有并发脑出血的严重后果,开始溶栓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动脉溶栓治疗的影响因素,为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我中心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治疗住院病例,采集患者病史、起病过程的特点、发病与动脉溶栓的间隔时间、有无出血、是否死亡以及治疗之后(包括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4h)患者主要神经功能的变化过程,我们所选用的神经功能包括肌力、眼震及意识水平。脑血管造影回顾则采集动脉溶栓前后DSA血管形态的异常发现及变化,以及尿激酶用量。此后对上述指标进行整理,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溶栓时间为5.8(5.8±3.3)h;DSA资料丢失20例,造影阴性率为14.7%,血管再通率(部分及完全再通)为36.2%,溶栓后早期(<24h)症状加重24例(27.3%)。起病后6h内接受动脉内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24h内加重率为31.7%,与6h以上接受治疗者相比(18.5%)有明显差异(P=0.01);而与年龄、起病特点、溶栓后神经功能评分及血管造影结果及血管再通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不分辨前后循环所有患者群体内,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的动脉溶栓时间窗可以延长至6h,却面临更高的早期加重率。所以对于早期加重的原因揭示及有效处理,可以改善动脉溶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介入治疗(其中大脑前动脉A 1 段栓塞1例、大脑中动脉M 1 段栓塞6例、颈内动脉C 1 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起病距介入治疗时间3h内2例,3~6h5例,>24h2例。结果7例6h以内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栓塞血管得到100%开通,2例大于24h患者症状得到改善(颈内动脉C 1 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结论超选择局域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6h以内急性脑梗死,能使闭塞的血管尽快开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期脑栓塞患者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经导管直接溶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8例心房纤维颤动(房颤)患者,突发脑栓塞近期内再发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其中左髂总动脉2例,股动脉4例(左侧3例,右侧1例),右侧动脉2例。采用团注联合持续溶栓方法行导管灌注rt-PA溶栓治疗,其中3例行血管球囊扩张术,1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平均持续灌注时间3.6h,rt-PA用量23.6mg (20~28mg )。血管完全再通率100%,临床完全缓解率7/8,仅1例患者因胫前、胫后动脉远端闭塞残留静息痛。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6/8),血管鞘周围渗血(2/8),血尿(1/8)。头颅CT检查无颅内出血。随访3~6个月,无下肢动脉栓塞复发或血栓形成,1例患者死于再发脑栓塞。结论对于房颤合并近期脑栓塞患者,用rt-PA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动脉溶栓方法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哪种方法更有益于开通血管。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 2011年5月55例脑梗死急性期并行超早期介入治疗患者,其中25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机械碎栓联合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30例(尿激酶组)采用尿激酶进行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术后观察患者闭塞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并比较分析两种动脉溶栓方法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23例,成功再通率为92%(23/25),尿激酶组患者则为18例,再通成功率仅为60%(18/30)。术后平均NIHSS(脑卒中量表)及ADL(日常活动量表)评分联合治疗组(1 h 分别为8.6 ± 2.5和20.0 ± 4.6;24 h分别为9.0 ± 1.8和17.0 ± 2.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尿激酶组(1 h分别为7.5 ± 2.0和28.0 ± 3.5;24 h分别为8.1 ± 2.0和24.0 ± 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尿激酶用量及溶栓时间联合治疗组分别为(36.8 ± 8.4)万u和(35.3 ± 11.6)min,尿激酶组分别为(50.4 ± 15.3)万u和(55.7 ± 13.3)min, 前者低于后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超早期应用动脉内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动脉溶栓。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血栓大小的改良,建立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方法将10个长度0.8~1.0mm、宽度0.35mm的白色血栓经颈内动脉分别注入栓塞脑动脉,形成局灶性脑血栓模型。接受脑血管栓塞的138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两大组,分别为单纯缺血组(n=68)和延迟溶栓治疗组(n=70)。单纯缺血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延迟溶栓治疗组分别在血栓注入3、6和9h后,将10mg/kg的rt-PA自股静脉缓慢注入。使用MRI评价梗死灶的位置、大小、栓塞后不同时间的相对脑血流量。末次MRI检查结束后,大鼠脑组织用4%甲醛固定,作病理检查。结果共有131只大鼠在血栓注入后脑内形成明确梗死灶,模型成功率为95%,脑梗死仅位于同侧大脑半球占84.7%(111/131),局限于左侧顶叶皮质或(和)左侧基底节的占79.4%(104/131),局灶性脑梗死体积占同侧大脑半球(23.12±6.04)%;对侧大脑半球也同时出现梗死灶占14.5%(19/131)。发生局灶性出血11只,大面积出血1只,出血率为9.2%(12/131),均发生在延迟溶栓组。单纯缺血组大鼠,在血栓注入后3、6和9h的rCBV分别为(34.13±17.55)%、(40.67±25.91)%和(40.72±26.51)%,各组之间rCBV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h和6h,Z=-0.958,P=0.338,3h比9h,Z=-1.147,P=0.251)。延迟溶栓后成活率高(24h死亡13只;48h死亡1只,溶栓后8d和12d各死亡1只)。结论改良后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是可靠的可重复性的类似于人类大脑中动脉分支栓塞的脑血栓模型,适用于研究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溶栓方法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6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25例、单纯动脉溶栓组18例、机械辅助动脉溶栓组23例,评估不同溶栓方法治疗后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GCS评分、Barthel指数(BI)优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 0.05),机械辅助动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18/23,78.3%)、BI优率(10/25,40%)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P < 0.05);单纯动脉溶栓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1/18,5.6%)明显低于静脉溶栓组(8/25,32%);病因分析发现,瓣膜性心脏病、黏液瘤所致脑栓塞的血管再通率低,颅内出血率和病死率高。结论 溶栓治疗可改善心源性脑栓塞的神经功能缺损,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