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改进软件开发方法和加强软件开发中的过程管理两方面提出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在探讨了基于构件/构架复用技术的现代软件开发的模式后,提出了改进软件开发的过程管理中的一些有效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不断进步,软件开发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全过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软件项目的研发效率,促进软件开发的发展。另外,在软件开发全过程管理时,需要对软件研发的风险进行预估,同时进行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改进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稳定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项目全过程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艳慧 《微机发展》2008,18(5):141-143
CMM是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评估标准,该标准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基于CMM理论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应用,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CMM2级项目级实践,实现4个关键过程域: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质量保证,制定出符合项目需求和管理的规范与过程,将CMM理论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对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改进,取得良好的过程改进效果,并从中总结基于CMM模型进行过程改进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基于CMM的软件过程改进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CMM是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评估标准,该标准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基于CMM理论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应用,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CMM2级项目级实践,实现4个关键过程域: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质量保证,制定出符合项目需求和管理的规范与过程,将CMM理论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对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改进,取得良好的过程改进效果,并从中总结基于CMM模型进行过程改进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作者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的工作经历,给出了一套软件缺陷管理方案,该方案对软件缺陷的管理内容和生命周期进行重点分析,定义了软件缺陷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然后在软件缺陷权利管理中给出了权限和角色分配方法,最后对方案提出了一些不足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针对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的工作经历,给出一套测试用例的管理方案,该方案定义了测试用例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状态,并详细描述了测试用例在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然后根据测试用例生命周期中的各个角色,在测试用例权限管理中给出了权限和角色分配方法,并对方案提出了一些不足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7.
基于CMM的中小软件企业过程改进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自动化仪表》2010,31(8):23-26
随着软件工程化进程的推进,各种过程改进模型和方法层出不穷。针对如何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与我国中小型软件组织相融合这一问题,对CMM中的各关键实践进行了裁剪和重定位。结合软件开发的迭代增量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先启阶段、精化阶段、构造阶段和产品提交等阶段,并将需求管理、项目规划管理和项目监控等管理活动与软件开发过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CMM模型的适合国内中小型企业的过程改进方案,实践证明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对项目管理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将软件开发作为一个项目,论述了项目管理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并着重分析了在ISO9000和CMM质量管理的基础上,Bmwser/Server结构下软件质量管理平台的主要组成框架和技术.其中主要包括工作流和文档流的管理以及软件过程管理和改进的框架。  相似文献   

9.
徐琳  陈荔  杨丽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6):85-88,20
6 Sigma是过程量化与控制、过程改进的有力工具和有效方法,针对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现阶段在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了6Sigma在敏捷软件开发方法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提出了基于6Sigma的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的YfX黑盒模型和白盒模型,并进行DMAIC分析,实现敏捷开发方法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 UCM(统一变更管理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阐述了 UCM包含的两个重要方面软件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 ,结合实践提出了一种 UCM方法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地勘行业软件开发过程信息管理缺乏规范化手段和软件运维措施落后等现状,在分析地勘行业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面向地勘行业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在缩短地勘行业软件开发周期、提升开发过程资料回溯性以及提高行业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和运维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潘昊  张超  姜欢容  王晓勇 《微机发展》2006,16(9):175-176
主要针对长江航道局信息管理系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变化快、周期长,需求跟踪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运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思想实现该项目的需求过程管理,达到了提高项目开发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现代高校在信息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需求,通过应用软件构件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适应性,设计和实现了该教务管理系统。从软件体系结构和面向构件的视角,介绍该教务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4.
面向网络开发环境的软件配置管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臻鉴  牟明  杨平 《计算机工程》2001,27(8):69-70,111
针对目前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面向网络开发环境的软件配置管理模型。并对该模型中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该模型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软件需求的不确定性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从分析软件需求的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分析传统开发方法的不适应性,提出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确定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采用适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需求管理工具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风险管理的实施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坚  郑跃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2):110-112,153
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对系统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系统建设成功率的重要途径。现有的风险管理方法普遍缺乏明确性、可操作性和整体性。文章在分析软件开发过程风险管理的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软件开发过程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性质;采用实体联系模型方法建立了软件开发过程风险各部件的实体模型;构建了软件开发过程风险管理的实施模型。  相似文献   

17.
荣国平  张贺  邵栋  王青 《软件学报》2019,30(1):62-79
工程化软件开发需要对软件开发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软件开发组织和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形成一种载体,用以积累和传递关于软件开发的经验教训.然而,由于软件开发的一些天然特性(比如复杂性和不可见性)的存在,使得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的软件开发与组织方法也天然地带着一定的抽象性.由此带来了很多概念上的误导和实践中的争论,影响了上述目的的达成.例如,对于究竟该如何选择和定义合适的软件开发过程以更好地满足某个特定项目的要求,目前仍然缺少可靠的手段.甚至有些面向工业界的调研报告表明:在实际软件项目开发中,过程改进(例如引入新的工具或者方法)的主要驱动力是佚闻.试图厘清软件组织与管理话题的若干核心概念,系统梳理软件组织和管理方法的特征,并且以软件发展的历史为主线,介绍软件组织与管理方法的历史沿革,整理出这种历史沿革背后的缘由.在此基础上,讨论和总结若干发现,以期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开发符合组织规范和项目特征的软件过程模型,并对其进行持续地改进,是困扰软件组织的难点问题.一种支持构件化过程开发方法和分级管理机制的过程管理工具一青鸟过程管理(JBPM)系统借鉴CMM中“组织-项目”两级的层次化过程管理思想,引入了ISO/IEC 12207标准和IEEE 1517标准中的软件过程的需求规约,将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引入到软件过程的开发中,并为此提供工具支持,为过程管理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increase in size and complexity of current software projects, many large companies have established global software production lines over the world to develop and deliver software products with collabora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volving multiple teams located at different sites. Supporting global software production needs an effective software-engineering environment to mee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llabora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divers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WWW technology provides powerful means to set up an enterprise-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for global software production due to its advantages in networking, global acces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articles addressing the methods and experience in building web-based applications systems and tools, very few papers discuss the real-world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web-based software tools to support a collabora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global software prod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l world issues, and reports our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building and deploying a web-based probl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IMS) to support global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es at Fujitsu. It focuses on the real issues and needs of current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process involving multiple teams, and highlights the benefits and impact of the PIMS on global software production. Moreover, it discusses our technical solutions and trade-off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IMS, and shares our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urthermore, it introduces a new data-centered conceptual process model to support diverse collaborative processes for project and problem management in global software production. Finally, the paper shares our key successes and weaknesses, and reports our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deployment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20.
基于测试驱动技术的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晶 《计算机工程》2008,34(6):279-280
传统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难以保证档案管理系统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将测试驱动开发的方法应用于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可以明确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需求,减少过度设计,加速开发进程,改进软件的质量。该文介绍和分析了测试驱动技术在档案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