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工程流体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从该课程教育功能和目的出发,通过剖析这门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归纳,着重探讨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有助于体现此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起着基础和关键性作用。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点"与"面"、"教"与"研"、"申报"与"建设、"个体"与"团队"几个关系问题的探讨出发,提出高校应克服"马太效应"、"叠加效应"、"立而不建"、"建而不推"等现象,应真正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的内涵建设,使"质量工程"项目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中发挥辐射与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统筹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增强项目建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实施"质量工程"工作的实际,从建设思路、具体规划、实践经验等方面分析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途径,介绍了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植教学团队与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及实践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与实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交通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地方院校"交通工程"课程面向工程的教学方法,并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对"交通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
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通道,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工业竞争力和国民经济的水平。从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不同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具有不同的特征,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加强实际工程训练等改革建议,并对增强未来工程师的"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创意与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意在为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以下简称"FEMT")杂志社主办的"2014电子测量仪器产品调查暨年度特殊贡献产品评选活动"(以下简称"调查活动")于2015年01月29日圆满完成。本次"调查活动"得到了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虚拟仪器与网络化系统分会以及中电会展公司、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等众多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仪器仪表学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结合油气储运专业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指出课程教学应紧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与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突出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开设"工程热力学"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弊端,介绍了"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青年教师工程意识、精雕教学技巧以解决课程概念多和公式多的难点、从多途径增加教学辅助手段等方面着手探讨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总结了教学改革的效果,提出"教"、"学"两方面互相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改善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9.
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调动留学生学习"工程制图"的积极性。因此,PBL教学模式被引入到留学生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针对课程中"机件的表达方法"教学内容,通过"划分小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生自学、讨论与解决、总结与评价"六个教学步骤,有效地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并对中国学生的本科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杂志社主办,中国仪器与测量网等专业媒体协办的"2012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用户应用情况调查" (以下简称"调查活动")结果于2012年12月21日揭晓。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的还有: 《仪器仪表学报》、 《电子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等专业媒体和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虚拟仪器与网络化系统分会等相关专业学会以及北京市电  相似文献   

11.
岩质基坑工程的勘察与支护不同于土质基坑,而现行规范相关条款多是针对土质基坑编制而成,这给此类问题的解决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的研究,探讨了软质岩石基坑工程的勘察要点,阐述了支护方案的比选论证思路和设计应用,并强调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岩溶洞隙及其伴生的土洞是覆盖型岩溶地区的常见不良地质现象,它对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危害极大。在土洞和溶洞分布区兴建变电站等电力设施时,探明溶洞、土洞的分布,采取合理的有效措施对溶洞、土洞进行处理尤为重要,结合某220kV变电站所处地层中土洞和溶洞的成因、探测及处理方法进行全面介绍,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An effective device to reduce the earth resistance of grounding system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towers on rocky mountain tops with high soil resistivity and constrained area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ese scenarios, conventional methods such as using horizontal electrodes to reduce ground resistance require more space and fine‐grained soil for backfill. These methods are not applicable to scenarios where the ground consists of rock or crushed stone. To tackle such limitations, we propose an effective approach with less space and soil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steady electric current field theory and the electrostatic field, the proposed approach designs a central grounding system by a special steel reinforcement cage. The layout of the cage is strictly based 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The resistance of the central grounding system can be obtained by calculation and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can reduce ground resistance effective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imbedding horizontal radial electrodes in high‐resistivity soil on mountain tops where space is limited and excavation conditions are poor.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lso been validat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 2015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4.
An investigation of grounding-related problems in AC/DC substations is reported. The investigation is based on analytical studies and publishe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following grounding related proble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1) ground potential rise in converter stations and DC grounds and its effect on safety; (2) touch, step, and transfer voltages in and around DC converter stations and DC grounds; and (3) effects on soil thermal stability during monopolar operation. Several conclusions have been reached, and the findings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 summarized in a proposed procedure for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DC ground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山区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的石渣填土,本文通过对山区石渣填土质量检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回填土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对今后山区石渣填土的质量检验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述深层岩土载荷试验的重要性 ,利用混凝土护壁井筒抗拔力作反力的深层岩土载荷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类垂直双层土壤中地网接地电阻的简易计算公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特高压输电系统变电站地网常跨越垂直分层土壤,研究垂直双层土壤中地网接地电阻的工程计算方法。用待求接地电阻与参考电阻的比值以及双层土壤两侧电阻率比值减少参数数量,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到这两个比值的函数关系,分析自变量等于1和趋向无穷大对应的地网接地电阻和土壤结构获得函数系数的表达式,将表达式代入函数之后进行化简,得到垂直双层土壤中地网接地电阻的计算式。计算式中包含的参考电阻和辅助电阻都是均匀土壤中地网接地电阻,这两个接地电阻可用IEEE标准或中国电力行业标准的推荐公式代替。与仿真软件相比,所得式不需建立土壤和地网模型,不需要仿真计算电流分布,能简单快捷地计算出接地电阻。通过几个算例分析可知,所得计算式的精度受推荐公式的影响,其精度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低渗透性、非均质、各向异性基岩浅埋区深基坑降水的方案设计、降水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接地装置腐蚀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林蔚 《电力建设》2002,23(12):0-0
接地装置用于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不少事故与接地装置不完善或腐蚀失效有关。影响接地装置腐蚀的因素有: 土壤含水、含氧量、p H 值和含盐量,土壤电阻率、微生物、电化学不均匀性和杂散电流,接地装置连接和敷设工艺等。为进行腐蚀控制,应采取如下的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接地金属材料; 接地装置连接采用放热焊工艺;敷设接地导体时应防止损伤和应力集中; 改进接地装置的结构和布置; 对土壤特性加以控制; 加强运行中的监测、控制、技术管理和综合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青海盐渍土对变电工程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占元 《青海电力》2007,26(Z1):40-44
文章对青海省盐渍土的分布类型和特性进行了论述,阐述了盐渍土对变电工程地基与基础的危害性以及破坏机理,并对盐渍土地区变电工程建(构)筑物的地基处理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盐渍土地区输变电工程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