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于今年五月在伦敦与美国AT&T公司、英国BT公司等29个国家、38个通信事业单位之间签定了连接美国、英国、法国的光海缆(横跨大西洋的第十二、十三条海缆(TA_(12)、TA_(13))的建设、维护意向协议书。  相似文献   

2.
据KMI公司1998年世界海缆系统概缆报告称,在原有312000路由一公里的海缆基础上,1997年铺设的海缆达45000路由-公里。截止到1998年年末,海缆长度又增加了89000公里。据预测,到2002年,世界海缆总长将达900000路由-公里。发展速度惊人。1997年铺设的海缆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地区,而在1998年到2003年计划铺设的海缆则集中在太平洋地区世界海底光缆继续增长@肖愚  相似文献   

3.
第一太平洋海缆(TPC-1)已于1990年9月结束了它的商业营运。美国ATT公司和日本KDD公司已把这条用过的海缆捐给两家地震研究部门。这条海缆的所有权在1990年11月移交完毕。 全长9782公里的TPC-1拥有138个通路,是日本第一个海底同轴电缆系统,通过关岛,把日本与夏威夷连接到一起。这条海缆在1964年6月东京奥运会召开之际开通  相似文献   

4.
1844年美国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敷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同年5月24日,莫尔斯(Morse)发出了第一封公众电报。1845年莫尔斯(Morse)把他的第一封电报由华盛顿发送到巴尔的摩。法国在巴黎和鲁昂之间建成了第一条电报线路。英国的扬格(Young)和麦克奈尔(McNair)提出了电缆铅护套。同年在英国创立了制造杜仲棒和杜仲管的杜仲公司。  相似文献   

5.
资讯     
《通信管理与技术》2013,(1):6+24+27+46+49
阿尔卡特朗讯承建世界最长100G海缆系统近日,阿尔卡特朗讯宣布和拉美运营商America Movil合作的AMX-1海缆获得良好进展。AMX-1海缆连接美国,中美一直到巴西,总长17500公里,最高支持100Gbps传输速率,总传输容量50Tbps。建成后这条海缆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100Gbps海缆系统。目前,这两家合作公司已完成这条海缆的线路规划  相似文献   

6.
吴同 《现代通信》2000,(3):39-40
Cable and Wireless(C&W) 将 Cable and Wireless译为“电缆与无线电”似乎正确无误,然而实际上这却是英商大东电报局或大东电报公司的名称。 早期的电报以直流传输于架空单铁线路(陆线,land line,以地气完成回路),不能跨越海峡或远涉重洋。1850年敷设了跨加来海峡的世界上第一条水线(即 海底电报电缆,cable),使英 国与欧洲大陆之间得以互通 电报。1858年完成了世界上 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缆(由 于多次发生事故,实际上直到 1866年才畅通),1902年完成 了…  相似文献   

7.
回顾英国及世界通信事业的大事如下:1837年,英国第一个电报局开始营业。1850年,第一条英法之间的海底电缆架通。1866年,第一条横渡大西洋的电报电缆架设成功。1875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1879年,英国开设第一个电话交换所  相似文献   

8.
贝耳系统已宣布在美国本土和夏威夷之间铺设光纤线路的计划。这一线路在技术上明显地与横跨大西洋的系统类似,后者是贝耳和其它通讯组织计划铺设的,它将连接美国和英国。这两条水下光电话线路都将在80年代晚期开始服务。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纤维的光缆在英国已做成世界上可能是最长的光通讯线路。英国邮政部把英格兰两个区两台电话交换机联结起来,而采用长21公里的双纤维光缆。光缆将铺设12公里,一个是5公里,另一条是7公里,两条之间用中继站。预计数据速率是8兆比特。梯度折射率纤维是由美国康宁玻璃工厂制造的  相似文献   

10.
电视机     
电视机的历史可追溯到1862年,最早的研制者是卡塞利。卡塞利是一个意大利血统的神父,由于创造了用电报线路传输图像(更确切点说是影像)的方法,而在法国出了名。他的实验得到拿破仑三世的支持,他在法国建立了若干商用站,通过电报线路传输手gM书馆和图画,然而他并未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电报线路上的其他信息干扰了他的图像;常常使图像变成散乱的小点和短横。然而这毕竟是一个开端,贝尔德电视法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81年一个叫比德韦尔的英国人演示了他自己设计的电视装直。这种装置是用一个硒光电池,来分析要传输的圄俟…  相似文献   

11.
回归基本面     
1867年3月11日,一位旅居天津的美国人判断:“电报有望在清国出现“.因为,“关于在这个帝国的领土上铺设电报设施的事情正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2.
《电信网技术》2012,(1):47-47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华为海洋网络)日前宣布已顺利完成BATAM-DUMAI-MELAKA(BDM)海底光缆系统的建设。该项目是对铺设有严格要求的turnkey项目,使用Nexans的URC-1优质海缆连接印尼的巴淡岛、杜买港和马来西亚的马六甲。BDM海缆项目的整体交付进度得到了三方运营商Telekom Malaysia Berhad,PT XL Axiata Tbk.和PT Mora Telematika Indonesia(BDM联盟)的高度认可。在紧张的工期内,华为海洋网络凭借丰富的海上施工经验,海缆3m埋深,跨越了航运异常繁忙的马六甲海峡,并多次安全穿越现有管线,出色完成了交付任务,再次显示了华为海洋网络专业的交付能力。  相似文献   

13.
《网络电信》2014,(8):40-40
阿尔卡特朗讯8月4号宣布和海缆网络运营商Apollo合作利用100Gbps技术基于Apolio的连接法国和美国的南线海缆完成7.2Tbps的传输实验,光缆总长度达到6500公里。7.2Tbps也是该线路原定传输容量的9倍。此前两公司刚刚完成英美间的北线海缆的100Gbps升级。此次实验采用了基于相干通信技术的阿尔卡特朗讯的1620 Light Manager海缆线路终端,支持FEC,采用专利的调制和脉冲整形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世界在变平,美国是国际化运营商拓展跨国业务市场不可忽视的地区。印度的Reliance和Tata借助其拥有的海缆设施及并购企业登陆美国,法国电信旗下Orange、英国BT、日本NTT等已跻身美国市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它们取得的进展还不  相似文献   

15.
《网络电信》2009,(5):59-59
美国电信市场调研公司TeleGeography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09年将是近10年中海缆发展最繁荣的一年。今年,全球将铺设16条新的海底光缆,而经济衰退并没有对这些海缆的建设工程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TeleGeography预计,2009年海底光缆铺设的总投入将达到26亿美元,而2010年还将有30亿美元的投资。该机构认为,虽然目前正在铺设的光缆数量相当可观,但是这一批新的光缆并不会引发2001年曾经出现的企业倒闭、银行破产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连接英国本士坎布里安与马恩岛的90千米光纤系统可望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无中继水下通讯线路,它定于87年末投入运转。英国标准电话与电报公司和英国电讯局及其分局(主管电讯业务)签订了研制这台系统的合同,水下光缆由六对光纤组成,其中五对可立即使用,系统传输率为140兆比特/秒。  相似文献   

17.
电子部23研究所和湖北红旗电缆厂共同研制成功的120路海缆(HHO-4/15),共有五种型号规格,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选用。其中屏蔽海缆(HHOP-4/15),在多少水深的海区使用?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一些分析和探讨。随着海底电缆载波设备容量的增大,海缆载波通信的工作频率不断提高。目前120路海缆载波的线路频谱(60-1300kHz)与无线电导航(10-100kHz)和中波无线电广播频谱(535-1605kttz)部分重叠。当海底电缆线路处在具有一定量级的环境电磁波场中时,空间电磁波就有可能感应到海缆通信回路中,形成同频干扰,引起通话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 四、民用微波半导体器件的民用有着极其广阔的领域,这里仅举几例,只能略见一斑,难见其应用的全貌。 1.海缆通信海缆通信近年来有很大发展。信号在电缆上传送时有一定损耗。为了补偿这种损耗,就需要用增音器,增音器是一个宽频带放大器,它以一定的间隔插入海底电缆。在这种宽频带放大器中必须采用微波晶体管。例如,六十年代以来,英国曾多次在英-美两国和英国-加拿大之间敷设多路通信用的海底电缆。在电缆增音器中的负反馈式宽频带放大器,采用了PO-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底光缆的敷设情况世界海底光缆发展十分迅速,自1987年以来,8年中所敷设的海缆线路几乎等于1950~1987年37年中敷设的总和。到1994年,全世界巳敷设的海底光缆,总长度为228058路由-公里,计戈91995~1998年要敷设的海缆总长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华南的广东省和香港已签订了安装两条光缆通信线路的合同。合同是由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和香港电缆无线有限公司同英国的GEC长途通信有限公司签订的,GEC公司将提供设备并负责安装。按计划到1988年8月,光缆线路投入服务。本系统最初的容量为7680话路,可传输电话、电传电报、电报和数据。计划要求光缆线路最终可扩展到46080话路。同英国GEC长途通信公司签订的这二个合同价值为130万英磅。所提供的设备包括光线路终端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