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传统村落的边界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边界空间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意义和形成类型,说明边界空间在加强传统村落有机性和抵御外界破坏时的显著作用,体现边界空间对于传统村落整体系统保护的重要价值,并从实施环节探索边界空间的保护策略,从而加强对边界空间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利用CiteSpace对1998年—2018年传统村落空间研究进行分析,得到我国传统村落研究科学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梳理"空间形态"研究热点与演进规律,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空缺,探索空间形态研究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①近20年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形态特征—形态演变规律—形态保护"这三个方面,且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②研究方法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的探索,基于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村落空间使用和保护的实践研究仍然较少;③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按照空间类型由大到小划可分为3级,目前空间研究还处于第一层级的"整体空间"研究阶段;④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可概括为包含"空间要素+空间演变+空间保护+适应性发展"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是历史与时代的产物,其保护与更新规划通常涉及到对空间形态的研究。本文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池江镇杨梅村为研究对象,以村落的人文历史与物质空间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提取杨梅村的空间形态要素,并且基于空间句法与分形理论,运用ArcGIS和DepthMap软件对杨梅村的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获取村落整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将村落现状的空间形态与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在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上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以期为新时代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可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经济等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国内学术界主要从传统村落的价值、公共空间、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空间分布特征、个体保护等方面对传统村落展开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十年来针对传统村落的研究热点和主要进展,指出目前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策略,继而为社会转型期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福建西部(简称闽西)因客家的聚居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是在客家文化和闽西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所形成的物质空间,对其进行研究可填补福建传统村落区域群体类型的研究空白,并促进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区域保护与利用。【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空间分维值和边界形状指数2种空间形态分析方法,通过民居类型、地形坡度、海拔高度、河流特征、村落空间、村落形态等村落特征信息,对闽西138个客家传统村落进行群体性研究。【结果】发现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呈现地理空间分异状态。并从3个方面进一步揭示客家文化与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关联性:村落对自然环境空间的被动适应体现了迁徙属性;村落空间的高致密化体现了移垦属性;村落形态的强凝聚性体现了宗族属性。【结论】揭示了客家文化影响下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形成逻辑,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推动福建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区域群体保护的发展,并构建一个均衡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沟壑区作为我国地形、地貌独特的区域,保存着大量传统村落,村落空间格局与地貌都颇具特色.本文采用空间句法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10个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进行研究,试图从10个传统村落中找寻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特色基因,进而提出保护策略,为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北部山区的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山水环境格局,其村落公共空间体现了村落的生命力与核心力。本文以闽北传统村落下梅村为研究区域,在分析村落滨水公共空间形态的基础上,研究村落滨水公共空间形态与功能的发展矛盾,进而对将来传统村落滨水公共空间的良性发展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以促进村落保护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的村镇经济和社会生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传统村落的空间基因探索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汾河流域的古交市南头村的空间基因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空间基因识别与解析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保护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对于传承地域文化和村落肌理特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阳泉市辛庄传统村落为例,分别从村落选址、总体布局、街巷以及公共空间、院落组群四个方面分析了辛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对空间形态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辛庄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村落文化基因的特殊性是一个传统村落的特色空间和文化生活的根本。只有保护好村落的特色文化基因,才能从根本上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在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也站在了变革的路口。本研究基于村民视角的认知地图和场景保护,倡导村域空间使用者的价值回归,同时从生活视角挖掘村落特色文化因子,找到新时代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重塑之道。  相似文献   

11.
吕晓超 《城市建筑》2023,(16):103-106
在传统村落保护成为热点的背景下,文章以威海市马栏耩村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胶东海草房传统村落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得出海草房传统村落特色价值资源以及村落区域的实际状况,提出保护策略,即“主题定位—保护与发展策略确定—保护项目及特色空间构建”,这一流程是海草房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合理模式,以期为胶东海草房传统村落的保护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田艾柠  李凌 《城市建筑》2023,(2):138-140
传统村落作为区域内重要的文化和历史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村落的形成、发展和传承。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联合村为例,建立量化研究模型,对传统村落参数进行空间解析。以联合村空间结构的可视化表达和自组织发展规律,依据科学性数据分析对未来村落空间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研究、理性开发与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村落的原有肌理特征,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的空间意象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精髓所在.文章以历史上隶属于徽州的婺源县理坑村和陇东地区的正宁县罗川村为例,分析了徽州与陇东地区代表性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和空间特征,并对这两个传统村落的空间意象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比较,以期通过保留与延续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意象特征,来塑造传统村落的空间意象,最终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果  张霁 《四川建筑》2015,(3):43-45
现代化的发展使得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也刺激着许多传统村落格局的解体和重建。村落公共空间是当地人公共生活的舞台,是村落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集中体现的场所。随着传统历史村落的没落,村落公共空间逐步萧条。公共空间作为传统村落的触媒机制,其发展规划是村落保护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文章以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的保护发展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公共空间的振兴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其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远远滞后于工程建设,尤其针对广大的山地丘陵地区,更是缺乏具有可推广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山地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性和特殊性,对其空间特征和保护要素进行综合研判,突出自然环境在其衍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以空间格局保护为重点的保护方法,构建环境空间格局保护、村落空间格局保护和建筑空间格局保护三个层次为一体的空间格局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传统村落重则被城镇快速拓展所吞噬,轻则面临如传统建筑的毁坏、传统空间和特色风貌的灭失、生活环境品质的下降所导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传统村落格局控制和空间保护,首先提出传统村落设计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了格局控制与空间保护方法,对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策略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验证,从而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传统村落的规划。  相似文献   

17.
基于意象理论,以传统文化名村——雄崖所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空间形态分析、要素分析等研究手法解读传统村落,探究传统村落如何通过意象元素为居住和穿行其中的人们构建一个较为准确的村落意象.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为后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出相应策略,使得在时间、空间中不断变化前进的传统村落既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还能充分保留传统村落意象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古苗疆走廊"中的报京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村落空间格局进行量化分析,以探求空间形态与村民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方法及思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浙江黄岩乌岩古村传统村落空间结构与家族社会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构浙江黄岩乌岩古村传统村落三维空间模型,计算建筑、院落及街巷空间的高程、距离、面积和宽度等空间量化因子;对应调查村落的家族辈分、房族地位和家族主要活动等内容,定量研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与家族社会之间的关联性,为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我国开始研究与发扬古村落文化,传统村落发展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与传统文明的不断进步。传统村落展现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风貌,同时反映出村落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从空间句法的角度,运用数字化分析对大梁江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梳理,包括村落公共空间形态和建筑功能与空间构成的关系,得出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空间结构与人类的行为活动和建筑所具备的功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