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老年人养老模式的研究,发现当前养老模式仍然以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为主,其他养老模式次之。随着老年人养老模式的改变,其对养老建筑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使养老建筑更好地服务于养老需求,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主要从养老建筑的环境和规划设计两方面入手,对养老建筑进行研究,以期推动我国养老建筑的发展,开创养老建筑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养老建筑居室空间为老年人提供了个体私密行为的活动场所,一个理想的居室空间环境使得老年人拥有隐私、个人空间及个人领域,且不会给老年人心理带来拥挤感,本文通过对养老建筑居室空间内老年人生活实态的实地调研与观察记录,分析养老建筑居室空间环境要素和老年人个体私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养老建筑居室空间的适宜型组织形式与环境要素构成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为了给老年人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养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养老建筑的设计应该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满足老年人对养老环境的特殊需求。通过绿色化设计,让养老建筑的居住环境得到优化,以适宜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为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提供合理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基于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养老设施建筑,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及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选取养老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养老建筑。同时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前提下,对规划选址、功能空间、无障碍设计等方面的设计要点,阐述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将适老化理念运用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当中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娱乐等方面的便利,使得老年人享受到该类建筑所提供的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下文将在分析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基础上,阐释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对于适老化理念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现存问题的改进措施,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建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开始逐步步入了老龄化时代,老年人的建筑市场发展前景极好。在建筑空间的设计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老年人自身的需求,要尽可能地去迎合老年人,这样才可更好地提升建筑空间使用的效果。适老化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重心,对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探究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基础性原则,构建出更为高品质的养老建筑设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养老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研究应该将老年人的知觉、心理等情绪因素纳入考虑。本文基于老年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知觉体验特征分析,围绕养老建筑内的居住护理空间环境、色彩标识导向系统、空间材质等方面对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展开研究,探讨并提出满足老年人知觉体验特征的养老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方法,帮助老年人有效认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增强老年人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控制与感知能力,进而为我国养老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与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完善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厦门市养老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老年人的实际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养老设施硬件条件等要素制作出问卷,对厦门地区若干家老年公寓和养老院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养老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养老建筑室内的空间形态、物理环境、自然环境和室外空间环境类型和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养老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营造的必要性及如何营造出符合老年人心理和身体需求的内外空间环境,从而试图寻求一些给老年人带去精神享受的营造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速的背景下,从老年人的需求角度重新审视养老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模式,以求达到养老建筑的真正适居与可持续性;为此,分别在规划选址、建筑形态、建筑朝向与采光、建筑共享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更多设计师、开发商协同政府部门,关注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设计出更多更具灵性的养老建筑,从而达到对老年群体关怀及对老年人居住环境改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概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我国养老模式呈现的“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加强”的变化,指出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必须与之相适应,明确了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分类、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1.
王文晋  王成荟 《山西建筑》2011,37(29):75-76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管桩模型,对成层土中桩身处承受水平荷载的基桩受力性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对桩身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的分析,得出了水平荷载下桩身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起高架桥上BRT公交车火灾事故的详细勘察和缜密调查,分析提出制定特殊火灾事故调查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建立重大火灾事故多部门尤其是刑侦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以及从火灾事故调查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山西建筑》2014,(10):110-111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机理,并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Planning》2015,(12):1772-1774
"辛以润之"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辛润"是"辛散"功效作用于脾、肺、肾而依次派生出的功用变易,是天地阴阳、五行五脏之间紧密联系的体现;另一方面,对"辛润"的运用不该只局限于治疗"肾苦燥",而更应将其追溯到"发越脾气"与"从阳引阴"上去,以使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更加深刻、广泛;最后,对于药物性味的合理运用与理解应该与药味之间的相互配伍、中药归经理论结合起来,使其得以互相为体为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6.
卢春祥 《煤气与热力》2007,27(11):36-37
分析了燃气表滑阀与滑座、输出轴、计数器对产生跳字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孙健  丁国忠 《山西建筑》2008,34(6):57-58
对MVRDV 的理论进行了探索,指出MVRDV 建筑事务所热衷于研究城市空间扩张与自然空间发展的关系及城市空间和建筑本身的密度实践,并通过对MVRDV 案例的分析,论述了提高建筑密度的手法和优化城市空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19.
住宅楼分户排水可基本杜绝以往管道穿楼板导致的"跑、冒、滴、漏"和随意往管道投垃圾而导致堵塞下层管道(尤其是底层排水横管)等弊病,有效解决卫生间"臭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许兆凤 《山西建筑》2009,35(2):185-185
指出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元件,对其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利用PSIM软件建立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该模型仿真精度高,能够准确地反映其物理特性,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