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具有美学特征的体育摄影画面的简单性和复杂性,是现阶段众多体育摄影爱好者在创作中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人们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体育摄影画面应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能说明  相似文献   

2.
黑白摄影中影调是摄影画面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拍摄入像时,凭借灯泡、显影等的控制,可使彩调产生不同的效果。它对突出人物,丰富形式,增强画面表现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一、影调的高、中、低不论何种被摄物体,其表面都存在色彩和光线照射后产生的深浅亮度。这些色彩和亮度,在黑白影像中都是由从黑到白及其中间的浓淡程度不同的灰色表现出来的。这种黑、灰、白转化的各种色绒,就是黑白摄影画面的影调。物体色素越淡和受光越亮,在画面上表现的影调越淡;反之,物体色素越深和受光越弱,在画面上表现的影调便越浓。摄影者有意识地将…  相似文献   

3.
<正>一说起极简摄影作品,总会给人一种曲高和寡的印象。许多人都觉得只是拍点简单的东西在画面当中,随意表现一下罢了,但是极简摄影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俗话说,大道至简,画面越简洁的摄影作品越难拍,简洁不是简单,简洁是有丰富内涵的,极简摄影的风格重在表现简洁美,以减至极简的拍摄方法创作出意在象中的优秀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4.
虫子坏 《照相机》2014,(6):38-41
有段时间,迷上了拍摄家庭照片,父母和孩子那种亲情的交流,常常让我感动,在我拍了很多孩子之后,我一直在想如何用最简单纯粹的方式来拍摄孩子和家庭,用最直接的方式来表现孩子的美,亲情的美,相较与成人摄影来讲,孩子的美是童真,家庭的美是亲情,可以在画面中最细腻的展现。  相似文献   

5.
邢亚辉 《照相机》2008,(5):57-60
人像摄影构图中主体的处理 1、人像摄影构图中主体的作用 人像摄影构图中,人物是主体,是画面中用以表达内容的主要对象,又是画面的主题中心,一幅画面失去了主体,就谈不上主题思想的表现,也就失去了画面的意义,使人们不能完全理解画面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6.
喜雨 《照相机》2014,(4):41-43
正图像"虚化"作为摄影语言的一种表现手法,具有产生动感或形成空间关系的作用,此外它还能成为一种反衬元素,当虚化的背景反衬清晰主体时,在虚实对比的作用之下,往往还能形成一种烘云托月的效果,使清晰的主体在画面中显得更加醒目。当然,在摄影实践中,究竟怎样做才能形成较好的虚化效果?背景或者说陪衬主体的对象是否越虚化越好?其实这些都是摄影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图1以虚化的人物作背景,通过虚实呼应反映禽流感特定时期令人纠结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照相机》2019,(6)
<正>对于风光摄影来说,摄影的用光非常讲究,因为光线不仅可以表现气氛,塑造空间感,而且它对画面的色彩表现、质感表达都非常重要。光线,可以说是风光摄影的"灵魂"。与风光摄影相比,街头摄影对光线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街头摄影更加注重的是摄影画面的"人文性",不少摄影名作中的摄影用光并不讲究,但是这并不影响摄影作品的其它方面的艺术表现性。  相似文献   

8.
马骏 《质量探索》2014,(10):63-63
日常选购电视过程中较亮的产品不见得就是较好的产品,因为电视画面过亮常常会令人感觉不适,甚至容易引起视觉疲劳。通常品质较佳的电视,画面亮度均匀。日常选购电视过程中,消费者对屏幕大小、软硬屏或智能与否比较在意,对电视屏幕亮度关注甚少,有的甚至误以为亮度越亮越好。  相似文献   

9.
就摄影作品形式角度而言,构成画面的要素主要是各种不同色彩不同亮度的点、线、面等,尤其是画面中的线条往往对构图产生很关键的作用.线条利用得当,画面就显得比较生动;线条安排或利用不当,画面就容易显得呆板. 在传统的摄影及艺术教程中,关于构图中对"水平线、垂直线"以及"曲线"利用解释的论述相对较多,因此一般摄影者在实践中大都也比较注重利用水平线、垂直线、曲线等来为构图服务.其实"斜线"也是构图中很值得关注和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而且就增加画面"生动性"来说,用好斜线构图特别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照相机》2017,(2)
正大家知道,好的纪实摄影作品的表现都离不开"真、善、美"的完美表达,特别是相对新闻纪实类摄影作品中第一要义的"真"是最根本的。因为这类作品你稍不留心游离开了真实,就会无法让人取信了。然而一直以来,国内摄影纪实类一些作品的画面,表现在这一方面的一些现象却让人产生疑惑。笔者从事文化馆摄影艺术辅导创作岗位的工作兼地方摄协事务,从涉事群众大文化摄影和职守促专业摄影创作、提高创精品意识这个工作层面,所接触和了解到的就有如下几种情况让人琢磨,这里把它们提出来,意在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二。  相似文献   

11.
70.拍鸟时的基本构图要求是什么? 构图是表现摄影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构成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构图规律是对安排画面空间、提高画面质量的启示,出色的拍摄构图能使画面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给人以美感。构图有着非常多的形式,但无论多么复杂的巧妙构图。都是以最基本的构图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低调,又叫"暗调",同上期我们讲的"高调"一样,也是构成摄影画面影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主要由黑到中灰或是明亮度较低的色彩组成,有时也会运用少量的白来调节影调的反差.低调适合表现深沉、刚毅、凝重、神秘的画面气质.拍摄低调照片时,多采用光比较大的侧面光和逆光,来追求昏暗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3.
陈帆 《照相机》2013,(1):54-55,78
低调低调,又叫"暗调",是构成摄影画面影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主要由黑到中灰或是明亮度较低的色彩组成,有时也会运用少量的白来调节影调的反差。低调适合表现深沉、刚毅、凝重、神秘的画面气质。拍摄低调照片时,多采用光比较大的侧面光和逆光,来追求昏暗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4.
光学镜头(又称摄影物镜),在影视摄影中,不仅是一个技术手段,还是一种造型手段,称为光学造型表现手段,是影视摄影造型的基本手段之一。摄影师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光学镜头的光学特性和影像特性并运用到画面造型中去,才能丰富画面的造型形式,近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照相机》2019,(3)
<正>一、何为对比对比是指画面中的两个事物形成一种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的关系能起到增强画面效果的作用。同时,对比是平面构成中一种常见的形式美法则,对比的画面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在摄影创作中合理地运用对比的手法,可以让摄影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从而达到更好的视觉表现。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拍摄的部分对比类摄影图片谈谈摄影中的对比的具体应用,不足之处敬请指点。  相似文献   

16.
影调是一种造型语言 ,它表现为画面中景物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它是构成景物具体形象的最基本因素。画面形象是由许多不同深浅的黑、白、灰影调颗粒组成的 ,过渡层次丰富 ,影像明暗变化大而多 ,影调就丰富、细腻 ;反之影调就简单、粗犷。在黑白艺术人像摄影中 ,针对不同人物的年龄、性别及性格特征等 ,使用不同的影调 ,这样能起到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下面就影调在黑白人像摄影中的作用、影响影调的因素、影调的配置以及影调的运用等四个方面来谈谈黑白艺术人像摄影中的影调问题。1 影调在黑白人像摄影中的作用   (1)…  相似文献   

17.
《照相机》2016,(12)
<正>极简原本是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的一种设计风格,近年来不仅仅在艺术上,生活中也屡屡被人提起,人们越来越追求感官上简约的视觉愉悦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有道是"大道至简",亦有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也许都是极简主义强大的理论支撑。从摄影方面讲,摄影是减法的艺术。摄影作品的极简,其实来之不易,不是在画面里少框取一些元素就是简洁,元素少而内容多才可称为极简。用最少的元素去描述、去叙述更多的故事和感受,这才是极简的高明之处。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拍摄的照片谈谈摄影创作中的"极简",希望与大家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光学镜头(又称摄影物镜),在影视摄影中,不仅是一个技术手段,还是一种造型手段,称为光学造型表现手段,是影视摄影造型的基本手段之一.摄影师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光学镜头的光学特性和影像特性并运用到画面造型中去,才能丰富画面的造型形式,近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闵丝 《硅谷》2008,(1):102
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摄影形象本身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主体意识.很难说作品中艺术家与艺术形象哪一个更占主体位置.通过"二律背反"的概念和哲学家对他的解释来说明艺术家越有才能,可能对作品的形象越无能为力的表现.我们提倡的"影"是指摄影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应当显露自己的性格而不仅仅是显示出他们的自然风貌.即摄影家不单是在摄人物的"影"像,更是在摄出人物的性格和灵魂.  相似文献   

20.
齐欣 《照相机》2005,(10):59-60
在摄影构图中,对比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表现内容、营造意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的形象互相对照、互相比较,目的是使画面能更好地表达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本文借以夏季莲荷的拍摄为例,就"对比"这一构图手法的运用,分别作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