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克服已有的双向MIMO中继系统模型中预编码技术计算量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MIMO系统的三时段预编码策略,给出了该策略的模型和算法。该模型的中继节点预均衡各信道状态信息影响(CSI)后将合并信号分时段发送给不同通信节点,简化了传统中继转发矩阵对多信道信息的联合设计。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性能和复杂度之间得到了良好的折衷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斯双向中继信道,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格码的计算转发传输方案。该方案利用极化格码的线性特性,使得中继节点能够直接对两个用户信号的线性组合进行解码,从而减少了中继节点的解码与转发次数。此外,得益于极化格码出色的纠错性能以及编解码效率,该方案在中等编解码复杂度下展现出了接近计算转发策略容量上限的潜力。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在高信噪比的场景下,所提出的方案与点对点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性能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3.
《中兴通讯技术》2014,(2):22-25
采用格栅编码量化(TCQ)这一信源编码方法结合格栅编码调制(TCM)技术,解决了双向中继信道中软信息的传输问题。仿真表明,在衰落信道下,该方法性能上优于传统的译码转发和放大转发的网络编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双向中继信道并在有限带宽的情况下可获得接近理想信道的链路性能。该方法为软信息网络编码走向实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和空时协作的增强型双向中继方案。根据系统各节点的反馈,该方案将网络编码和空时协作有机结合,能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吞吐量。推导了所提方案及现有的两种双向中继方案的中断概率,并分析了各方案在快衰落和慢衰落信道下的分集增益和网络编码增益。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两种方案,所提方案在快衰落信道下,可获得三阶的分集增益;在慢衰落信道下,也可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瑞利衰落信道下双向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为了降低中断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化中断概率的中继选择策略和功率分配方案。首先联合考虑两条链路的中继节点处信噪比和信道增益实现双链路中继选择,然后推导出一种新的最优中继下双向放大转发协作中断概率的近似表达式上界,并利用凸优化求解得到使中断概率最小的最优功率分配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策略相比,提出的策略能够明显降低系统中断概率和误码率,显著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采用放大转发中继技术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提出一种基于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预编码设计方案.假设在中继端已知源-中继的全部信道状态信息,在中继-目的端的信道考虑信道估计误差及发射天线相关性,根据最小均方误差设计准则,推导获得目的端线性处理矩阵.在中继端最大发射功率约束条件下,通过理论推导求得中继端线性预编码矩阵的闭式解.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信道估计误差和天线相关性的条件下,所提方案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误比特率和均方误差.  相似文献   

7.
何润民 《电子测试》2013,(6X):61-64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MIMO中继信道下,一对通信用户基于特征方向对齐预编码在两个通信时隙交换消息的传输方案。方向对齐的思想可以减少中继天线数目,提高信道容量并改善系统性能。而基于特征方向对齐的方案又避免了基于空间方向对齐的破零方案带来的功率损耗。同时,通过系统仿真,对比了该方案和现有破零预编码性能。  相似文献   

8.
何宪文  李智忠  姜斌  杨刚 《信号处理》2019,35(10):1634-1640
双向中继网络在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会引入额外的自干扰,本文针对放大转发(AF)模式下双向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继网络中的自干扰抵消问题,从消除信道估计误差引入的剩余自干扰着手,提出一种采用信道独立预编码的盲干扰抵消(BIC)方案。新方案在源节点对信息进行行空间预编码,从而构建不依赖于MIMO信道矩阵的期望信号子空间和自干扰子空间,实现未知信道状态下自干扰抵消和期望信号分离,从而消除非理想信道估计带来的剩余自干扰信号。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有效信噪比为目标设计最佳预编码,通过推导可达和速率的闭合表达式,分析不同方案下信道估计误差对可达和速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案在不同的信道估计误差下,能够实现完美自干扰消除,其检测性能和容量均优于基于信道估计的自干扰消除方案。   相似文献   

9.
一种超宽带模拟合并转发协作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慧  余轮  郑海峰 《电讯技术》2011,51(1):84-88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弱信道下协作通信系统信道估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拟合并放大转发超宽带(UWB)协作通信方案.该方案在源节点处对发送符号进行实数分布式空时编码并附加传输参考,在中继节点处利用传输参考对多径分量进行模拟合并,从而构建了一种改进型非正交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仿真结果证明,相对于无协作通信系统,模拟合并转发...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联合网络编码和叠加编码的协作发射策略。对传统的解码转发中继采用网络编码可以提高频谱效率,这是因为放宽了不同数据流之间的正交约束并且可通过预编码/波束形成技术减轻由此带来的干扰。与基于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近似最优性能但计算繁重的波束形成策略相比,提出利用叠加编码思想确定网络预编码处理向量,该方法无需发射端预知CSI因而大大减小了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同时表明,所提策略可获得与基于CSI近似最优的线性网络预编码和脏纸网络预编码策略极为相近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