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夏英  毛鸿睿  张旭  裴海英 《计算机科学》2017,44(12):38-41, 57
位置推荐服务能使用户更容易地获得周边的兴趣点信息,但也会带来用户位置隐私泄露的风险。为了避免位置隐私泄露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面向位置推荐服务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在保持用户位置轨迹与签到频率特征的前提下,基于路径前缀树及其平衡程度采用均匀分配和几何分配两种方式进行隐私预算分配,然后根据隐私预算分配结果添加满足差分隐私的Laplace噪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保护用户位置隐私,同时通过合理的隐私预算分配能减少差分隐私噪音对推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差分隐私因能提供强大的隐私保证,广泛应用于解决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但是经差分隐私保护后的数据注入大量噪音,降低了数据可用性,且已有方法中,针对混合属性数据集发布的隐私保护研究成果较少和存在隐私预算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隐私预算分配的差分隐私混合属性数据发布方法(DP-IMKP)。利用互信息与属性之间关联关系,提出一种敏感属性分级策略,使用户各属性重要程度得以量化,为不同级别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隐私保护程度;结合最优匹配理论,构造隐私预算与敏感属性之间的二部图,为各级敏感属性分配合理的隐私预算;结合信息熵和密度优化思想,对经典k-prototype算法中初始中心的选择和相异度度量方法进行改进,并对原始数据集进行聚类,利用各敏感属性分配的隐私预算,对聚类中心值进行差分隐私保护,防止隐私数据信息泄露。通过实验验证,DP-IMKP方法与同类方法相比,在提高数据可用性和降低数据泄露风险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差分隐私是一种基于噪声扰动的隐私保护技术,针对差分隐私保护下噪声导致的聚类中心点偏移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WP(between-within proportion)指标的差分隐私[k]-means算法。算法将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BWP引入到隐私预算分配过程中,对传统隐私预算分配进行加权处理,在一次迭代中为不同密度分布的簇分配不同的隐私预算,从而添加不同的随机噪声。理论分析表明新算法满足[ε]-差分隐私保护。基于四个标准数据集对新算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聚类结果的可用性以及算法的稳定性上新算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高维数据隐私发布过程中,差分隐私预算大小直接影响噪音的添加.针对不能合理地为多个相对独立的低维属性集合合理分配隐私预算,进而影响合成发布数据集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提出一种个性化隐私预算分配算法(PPBA).引入最大支撑树和属性节点权重值降低差分隐私指数机制挑选属性关系对的候选空间,提高贝叶斯网络精确度,提出使用贝叶斯网络中节点动态权重值衡量低维属性集合的敏感性排序.根据发布数据集安全性和可用性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设置差分隐私预算分配比值常数q值,实现对按敏感性排序的低维属性集合个性化分配拉普拉斯噪音.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PPBA算法相比较于同类算法能够满足高维数据发布安全性和可用性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具有更低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位置感知设备的普及,轨迹数据已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然而,轨迹数据通常与敏感标签相关联,不当地分享或发布这些数据可能会泄露用户的隐私,且不同数据的敏感程度互异。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个性化时空聚类的差分隐私轨迹保护模型。首先,针对轨迹中海量时间数据与隐私保护的需要,文章提出模糊均值聚类算法(FCM算法);其次,在空间分割的过程中,通过密度进行聚类,并实现个性化调整隐私预算分配的目的,从而提高数据效用;再次,在轨迹合成阶段,对比真实轨迹数据,选择更具代表性的轨迹;最后,在发布阶段,引入Laplace机制对轨迹数目进行隐私保护。为了验证文章所提出的模型在轨迹效用与隐私保护上的成果,将该模型与另外两种模型在4个阶段上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模型在数据效用方面提升15.45%,在相同隐私预算下,隐私保护强度提升至少35.62%。  相似文献   

6.
尹春勇  屈锐 《计算机应用》2023,(4):1160-1168
联邦学习(FL)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不被攻击者获得,而差分隐私(DP)则可以实现FL的隐私增强,解决模型训练参数导致的隐私泄露问题。然而,现有的基于DP的FL方法只关注统一的隐私保护预算,而忽略了用户的个性化隐私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基于个性化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PDP-FL)算法。在第一阶段,依据用户的隐私偏好对用户隐私进行分级,并添加满足用户隐私偏好的噪声,以实现个性化隐私保护,同时上传隐私偏好对应的隐私等级给中央聚合服务器;在第二阶段,为实现对全局数据的充分保护,采取本地和中心同时保护的策略,并根据用户上传的隐私等级,添加符合全局DP阈值的噪声,以量化全局的隐私保护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在MNIST和CIFAR-10数据集上,PDP-FL算法的分类准确度分别为93.8%~94.5%和43.4%~45.2%,优于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LDP-Fed)和基于全局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GDP-FL),同时满足了个性化隐私保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机器学习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是目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隐私保护下的分类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AdaBoost集成分类算法:CART-DPsAdaBoost (CART-Differential Privacy structure of AdaBoost)。算法在Boosting过程中结合Bagging的基本思想以增加采样本的多样性,在基于随机子空间算法的特征扰动中利用指数机制选择连续特征分裂点,利用Gini指数选择最佳离散特征,构造CART提升树作为集成学习的基分类器,并根据Laplace机制添加噪声。在整个算法过程中合理分配隐私预算以满足差分隐私保护需求。在实验中分析不同树深度下隐私水平对集成分类模型的影响并得出最优树深值和隐私预算域。相比同类算法,该方法无需对数据进行离散化预处理,用Adult、Census Income两个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兼顾隐私性和可用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此外,样本扰动和特征扰动两类随机性方案的引入能有效处理大规模、高维度数据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唐海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7):1952-1957,1963
差分隐私直方图发布中,隐私预算涉及到噪声添加的强度,直接影响到直方图发布的数据可用性,如何合理地进行隐私预算的分配是直方图发布算法面临的一大挑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隐私预算分配策略的直方图发布算法APB(adaptive privacy budget allocation),首先通过分析分组前后引入的噪声误差和重构误差,建立了隐私预算分配权重的优化模型,得到最优分配权重和分组大小以及分组个数之间关系;然后基于优化模型和贪心分组的思想,提出了自适应的隐私预算分配策略,可以更好地均衡噪声误差和重构误差,提高发布数据的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的隐私预算分配策略的直方图发布算法可用性高于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9.
石秀金  胡艳玲 《计算机科学》2017,44(5):120-124, 165
基于分类树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有效地对静态集值型数据进行了保护,但对于动态集值型数据却没有相应的保护方法,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分类树的差分隐私保护下的动态集值型数据发布的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数据集中项的全集构造关系矩阵,挑选关系最紧密的项集构造分类树;然后设定一个边界值来限制数据的增量更新,并将新增的记录添加到分类树的根节点中,按照初始分类树的分配法迭代分配每个记录;最后根据拉普拉斯机制向叶子节点中加入噪音,保证整个算法满足差分隐私的要求。相对已有算法,所提算法优化了分类树,使所发布数据建立的分类树模型有少量的叶子节点产生,减少了噪音的添加。实验用两组真实的数据集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相对于其他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车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享受车联网提供的位置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s)时,位置隐私泄漏是一个关键安全问题.针对车载网络中位置服务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的个性化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满足用户个性化隐私需求.首先,定义归一化的决策矩阵,描述导航推荐路...  相似文献   

11.
差分隐私因具有严格推理和证明的隐私保证,常被应用于位置隐私保护场景中.用户进行位置连续查询时,会引起噪声叠加导致查询精度下降,目前基于规则树结构的差分隐私虽然能降低查询误差,但会产生大量无效零节点,数据结构过大,在查询精度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本文提出了不规则线段树的差分隐私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将不规则线段树引入差分隐私方法中,根据节点覆盖率和Laplace机制的敏感度推导出不规则线段树的估值函数,从而筛选出较优的不规则线段树结构.该方法能有效减小连续查询时噪声叠加带来的查询精度下降的问题,相对于其他提高差分隐私查询精度的方法有更小的查询误差,并能适应不同密度环境的LBS位置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基于位置服务(LBS)技术在移动互联上取得显著进展。针对个人用户进行精确定位时,数据信息隐私存在着泄露风险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地理不可区分性的扰动方法。在用户的真实位置数据信息流出客户端前采用地理不可区分性位置扰动方式,作用于真实位置以得到近似位置数据,服务器端收到后制成二级区域网格图,之后采用差分隐私对该图的工人计数进行扰动,最后在空间范围查询下进行实验验证,并与满足ε-本地化差分隐私扰动算法进行对比,精确度提高2.7%,同时与平均划分隐私预算分配方式进行实验对比,提高区域计数精确度4.57%。  相似文献   

13.
可穿戴设备实时产生的用户健康数据(如心率、血糖等)对健康监测及疾病诊断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健康数据属于用户的隐私信息。针对可穿戴设备的数值型流数据均值发布,为防止用户的隐私信息泄漏,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采样的可穿戴设备差分隐私均值发布方法。首先,引入适应可穿戴设备流数据均值波动小这一特点的全局敏感度;然后,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调整误差的自适应采样的方式分配隐私预算,提高发布数据的可用性。在发布两种健康数据的实验中,所提方法在隐私预算为0.1时,即高隐私保护强度下,在心率和血糖数据集上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0.01和0.08,相较于差分隐私时序监测的滤波和自适应采样(FAST)算法分别降低了36%和33%。所提的均值发布方法能够提高可穿戴设备均值流数据发布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移动设备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用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也会产生数据泄露的潜在风险。现有地理位置差分隐私保护机制对于不同地理位置隐私保护级别等同对待,效用优化本地差分隐私(ULDP)考虑了对数据加以不同级别的隐私保护,但仅适用于类别型数据的频率估计,在地理位置隐私保护方面没有应用。考虑ULDP机制下的地理位置保护方案,将平方机制进行改造,提出效用优化的平方机制(USM)。该机制对于敏感地理位置满足本地差分隐私,对于非敏感地理位置不作安全性要求以提高整体效用。选取2种不同的真实地理位置数据集,在隐私预算相同的条件下将USM与平方机制进行对比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USM在效用方面有显著提升。本文同时还展望了本机制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5.
Spatial databases are essential to applications in a wide variety of domains. One of the main privacy concerns when answering statistical queries, such as range counting queries, over a spatial database is that an adversary observing changes in query answers may be able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a particular geometric object is present in the database. Differential privacy addresses this concern by guaranteeing that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geometric object has little effect on query answers. Most of the current differentially private mechanisms for spatial databases ignore the fact that privacy is personal and, thus, provide the same privacy protection for all geometric objects. However, some particular geometric objects may be more sensitive to privacy issues than others, requiring stronger differential privacy guarantee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spatial personalized differential privacy for spatial databases where different geometric objects have different privacy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Also, we present SPDP-PCE, a novel spatial personalized differentially private mechanism to answer range counting queries over spatial databases that fully considers the privacy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of geometric objects in the underlying geometric space in both steps of noise addition and consistency enforcement.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real datase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PDP-PCE under various total privacy budgets, query shapes, and privacy level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