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悠久的陶瓷艺术文化体系中,陶瓷釉上山水画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传统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产物,有着极其丰富的艺术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陶瓷釉上山水画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题材多样化,富有生活情趣,能够让观赏者充分体验感受到其独特新颖的艺术魅力。本文将进一步对陶瓷釉上山水画创作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陶瓷釉上山水画具有悠久厚重的历史,其表现题材丰富多彩,又生活情趣浓郁,可谓当代陶瓷釉上艺术的经典代表。釉上山水画的创作,尤其贵在创新,贵在陶瓷工艺的装饰技法能完美地融入国画艺术和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山水画创作中独特而鲜明的艺术个性,也是不可缺的艺术特色。要不拘泥于一家一法或困囿于传统技法中不能自拔,而应大胆探索新的技法或探索新的陶瓷装饰材料的山水画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出更美、更新艺术品味浓厚的含今蕴古的现代陶瓷釉上山水画。  相似文献   

3.
陶瓷釉上人物画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宽松的艺术范围使釉上人物创作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当代的釉上人物画创作正处在一个繁荣时期,是整个当代艺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陶瓷釉上装饰的工艺特点和釉上人物画的装饰方法以及釉上人物画的审美鉴赏等方面进行对陶瓷釉上人物画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4.
余茂宗 《景德镇陶瓷》2013,(3):I0108-I0110
著名国画、陶瓷艺术大家余自乐先生以泼彩技法用高温颜色釉创作陶瓷釉下泼彩山水画艺术在瓷坛开宗立派为丰富陶瓷艺术语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他独具一格的构图、用笔、用色、用釉形成了大山、大气、大美的艺术风格r堪称大师风范令人赞赏不已在陶瓷艺术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情洒瓷坛谱写新篇  相似文献   

5.
陶瓷釉下五彩装饰技法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国初期,以长沙窑的工艺为基础,再以高温色彩的成功研制为条件,推动了陶瓷釉下五彩装饰技法迈向更加成熟的阶段。时至今日,景德镇釉下五彩装饰技法在陶瓷艺术百花园中依然绽放无限的魅力,一方面它丰富了釉下彩绘的装饰效果,为人们呈现一个色彩斑斓的彩色世界;另一方面,釉下五彩所蕴含的"水墨文化"审美内涵贯穿其中,开启人们对陶瓷艺术审美的"新视觉"。本文以当代景德镇釉下五彩陶瓷创作的现状为切入点,结合艺术学、美学等观点,探讨釉下五彩陶瓷艺术内质、文化价值和工艺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自身多年对陶瓷山水的综合装饰创作实践设计为例,试图探讨陶瓷釉上山水的发展概况。结合在釉上创作设计面临的挑战,浅谈个人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7.
陶瓷釉上彩山水画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探讨了釉上彩和陶瓷山水画的发展,从气韵、笔墨、布局、题款四个方面论述了陶瓷釉上彩山水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山水技法在陶瓷上的应用与发展。中国画与陶瓷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元代青花瓷诞生之际,陶瓷艺术已经打上了国画艺术的烙印,两种艺术形式有了融合。在国画与陶瓷创作的门类中,现代山水艺术的技法概念,可以有效转换于陶瓷艺术中的青花及釉上创作,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笔墨情趣可以在陶瓷釉下或釉上创作中得到移用和表现。  相似文献   

9.
陶瓷釉上彩源于宋金时期,初期的工艺落后影响其发展,加上釉兰彩未发明、发展的趋势一直缓慢,到清代以后,西方文化艺术和较先进的轻工业不断弓】入到陶瓷釉上彩的制作之中,使中国陶瓷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受西方工艺和绘画技法的影响,使清代陶瓷釉上彩风格与传统陶瓷釉上彩产生了显著差异,清代陶瓷釉上彩风格转型对现当代陶瓷釉上彩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演变轨迹颇值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赖德全 《陶瓷研究》1996,11(2):81-82
陶瓷釉上珍珠彩装饰的研究赖德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333001)1前言“珍珠彩”装饰是陶瓷釉上装饰的新形式。它以新的材质,新装饰,新的艺术构成融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它的研究与开掘,开拓了陶瓷釉上彩装饰艺术的新领域。“釉上珍珠彩”不但具有高温...  相似文献   

11.
徐荣辉 《陶瓷研究》2012,(3):114-115
"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笔者从事陶瓷创作多年,一直秉持这样的文艺发展观,从古今陶瓷釉上花鸟画中吸取养分,现在笔者以"陶瓷釉上花鸟创作古今谈"为题,着重从陶瓷釉上花鸟创作的题材、立意、构图、笔墨、色彩五个方面,谈谈由古及今的一点感悟。  相似文献   

12.
陶瓷釉下高温颜色釉的窑变,以一种独特绚烂的语境形式展现其美学艺术,成为当代陶瓷艺术者所追崇的艺术表达手段.纵观陶瓷窑变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由早先的"不祥怪胎"受人们所舍弃,到当下的神秘、独树一帜、珍贵陶瓷艺术的蜕变.本文从窑变釉产生肌理效果出发,探讨窑变艺术的美学特征,以艺术审美方式看陶瓷窑变艺术.  相似文献   

13.
山水画与陶瓷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以铅做溶剂,以铜作色剂的绿釉就已经出现在陶器装饰上,奠定了釉上陶瓷山水画的基础。山水艺术在釉上粉彩、新彩等陶瓷创作中,以其新的载体表现其笔墨情趣。作为颇具观赏性的釉上陶瓷山水画,在展现自然景观和壮丽河山主要突出其装饰性和艺术性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古代女性特色,结合描绘陶瓷釉上彩图,对仕女图和陶瓷工笔画作出了解释,并阐述了陶瓷釉上彩仕女图的处理方法,以创作更完美的中国独特的古代东方女性陶瓷釉上彩图。  相似文献   

15.
<正>景德镇青花山水画是在陶瓷胚体上采用青花钴料进行创作的陶瓷釉下工艺绘画。创作者们要创作出优秀的青花山水画必须要先娴熟了解青花料色的配制、陶瓷坯体的吸水性以及窑炉烧瓷的实际效果,反复尝试准确掌握青花发色的料性后再经高温煅烧,才能成就一件件青花山水画精品。我们回观历史,景德镇传统青花山水画在明朝表现为风格疏朗的青花山水装饰,到清朝逐渐形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绘画艺术。随着时代的更替和发展,景德镇当代青花山水画延续了传统青花山水画的优秀传统,以陶瓷  相似文献   

16.
晚清民初时期景德镇陶瓷艺术主要成就是以程门为代表的浅绛彩瓷和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粉彩瓷,他们独特的绘画手法,创造出了具有文人画气息的艺术作品,在景德镇陶瓷绘画史上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浅绛彩瓷山水和粉彩山水的艺术成就,对近代釉上山水画有了具体的理解和把握,有利挖掘其创作精神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当代陶瓷山水画创作。  相似文献   

17.
黄晓燕 《陶瓷研究》2023,(5):138-140
作为陶瓷艺术品的重要装饰技法而言,陶瓷釉上新彩的工艺方法具有多样化的审美表现形式。陶瓷彩绘应结合陶瓷外观器型而装饰,这样才可以使得陶瓷艺术品得到很好的装饰效果。陶瓷承载了我国古代悠久的民间文明演变发展进程,其中新彩作为一门年轻的装饰手法,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本文主要探讨了陶瓷釉上新彩的常见艺术表现形式,深入剖析陶瓷釉上新彩蕴含的工艺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仕超 《陶瓷研究》2022,(1):118-120
陶瓷釉上书法作为书法与陶瓷艺术的桥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是历史考证的重要依据.陶瓷釉上书法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它的装饰形式与器物的型制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器型文字装饰的位置及字体都会发生改变.同时立体与平面的装饰手法也有较大差异,本文以笔筒、壶、瓶为例,通过研究瓷上书法的材料使用,与技法的变化探讨釉上陶瓷书法的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陶瓷釉下五彩山水构成”这一主题,探讨了陶瓷史中釉下五彩技艺在山水瓷画方面的应用。通过对艺术风格、设计表现形式以及工艺基础元素(点、线、面)的深入分析,我们研究了国画山水在当代陶瓷釉下五彩作品中的价值体现和创新。本文认为,这种融合传统和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为陶瓷釉下五彩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展现了其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最后,本文总结了陶瓷釉下五彩山水构成的研究成果,对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当代陶瓷釉上人物画创作正处在一个繁荣时期。陶瓷釉上人物画要求作者充分运用新彩的丰富的色彩表现力,使人物刻画更有深度,精神气质表现恰到好处,增强陶瓷人物画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