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区块08至09年注水井实施调剖及其连通油井受效情况分析。得出水井调剖可有效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减缓注水井层间矛盾,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是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稳油控水的一项关键技术;同时在进行调剖时,优选调剖剂类型,可取得更好的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油田边部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的实际,通过分析区块监测资料,结合区块油层特点,认为动用厚度低,单层突进是区块含水上升快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层间非均质性强、垂向渗透性差异大导致局部注水强度过大,高强度注水导致沿层理面等薄弱面突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提出加大注水井细分调整、油水井精细控制压裂、油改水转注等方法改善区块开发效果,为油田边部井控制含水上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特高含水油田水驱注采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喇嘛甸油田喇北北块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后,水驱低效、无效循环日益突出的矛盾,为了更好优化产液、注水结构,把注水、产液结构由层系间优化转变为层系内不同含水井、不同含水层之间的优化,将水驱油井按含水、沉没度进行分级,对不同含水级别的井,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提液和控液,使水驱油水井在注采平衡的基础上,减少无效、低效注采循环。通过注、采结构的精细优化调整,油田水驱自然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注水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技术特点已经从传统的"强注强采",转变成了如今的高效注水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通过这样的转变,可以合理的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有效挖掘层间剩余油。  相似文献   

5.
某水驱区块自2014年10月提压注水后,其周围连通油井含水上升趋势逐渐明显。通过对含水上升井的精细地质研究,及时发现注水井调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控制高渗层注水,提高欠注层注入能力达到调整注水压力、控制无效注水、抑制油井含水上升趋势。数据表明,提压注水后,由于各油层岩性、物性和储层流体性质不同,造成各油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出油状况和水淹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高渗层吸水能力增强,低渗层吸水能力大幅下降,初期全井水量增加但大部分均为无效循环注水,高低渗透层形成相互制约和干扰。中低渗透率油层启用程度降低是周围油井含水上升的主要因素。依据吸水剖面及测试各层吸水资料,降低高渗层配注,提高低渗层注入压力,合理控制流压,最大限度满足差油层配注需求,抑制区块含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为控制含水上升速度,降低自然递减率,注水质量的好坏是关键因素。为注好水,注够水,注水井需要分层测试,在水井测试过程中,受层间干扰的影响,常会遇到层段注水量与方案不相符的问题,影响了注水井注水效果。本文通过对注水井层间干扰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层间干扰的措施与方法,对今后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提高注水质量,解决注水井层间干扰问题以及降低水驱自然递减提供了一定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注水开发是一项见效快、大的油田二次开发措施。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将油藏水平井注水开发井组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水平井油井和水井间建立了灰色关联。以阿曼Daleel油田B区块为例,借助油水井生产动态数据,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油层的连通情况及油井主要来水方向,为优选合适的油水井措施作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油田可持续稳产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油水井窜槽是目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一个十分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注水、产液结构调整,影响细分注水效果,使得高含水层注水得不到有效控制,井区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对油田稳产、控水以及措施挖潜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及时采取封窜措施,降低油井含水,改善油田开发效果。通过对xx-xx井进行环空测试,发现P21油层产液异常,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它和与它相关的井开展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留油田是一个油层埋藏深,含油层系多,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严重的断块油田.在油田实施注水开发后,部分受到油井无水采油期短、见水早,含水上升速度快,因此如何实施有效分层注水是注水开发油田动态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的注水井分层测试工艺技术,可以合理调整注水井的分层吸水量,保证分注井合理、有效分层注水.  相似文献   

10.
杨家园则区长6油层自开发以来日产液呈下降趋势,日产油相对较为稳定,含水呈下降趋势,动液面有所上升。随着开采进程增加。根据对该区部分油井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可知;油井生产在注水影响下出现了日产液、日产油、动液面先降后升,含水持续后降的趋势,说明在注水井的驱替作用下,油井生产逐渐向较高采收率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云南化工》2019,(10):113-114
多层合采砂岩油藏中分部的含水率过高的话,那么多层合采沙岩油藏的干扰系数直线的上升。但是随着多层合采砂岩油藏生产压差增大其中低含水期也会随之减小,那么相反随着生产压差增大高含水期也会随着渗透率的降低而随着降低。从我国油井卡层及周边注水井分层调配后产生的动态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油井含水率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使周边注水井继续的进行分层调配。  相似文献   

12.
低油价形势下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油田边底水能量强、原油黏度高、油层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强水敏等油藏特征,以及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成本高的特点,分析了当前低油价形势下稠油热采无效直井的治理对策。通过研究,提出了强边水油藏一线井提液二线井调剖、优化注汽参数、组合吞吐、分层注汽和氮气补充地层能量等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高含水井、无效益井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系列技术对策有效提高了热采直井的开发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量的生产、测井及监测等资料对文留油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指出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层内低渗透段、层间状况差异大且物性差的层;平面上动态注采对应差的部位、受井间渗流特征及大孔道等影响的滞留区、绕流区、起伏较大的微构造部位;低电阻储层的重新解释与综合判定,同时也探讨了老油田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法,它包括井网重组、定向井、侧钻井、注水井更新、注水井调驱、间歇注水、水平井技术等工艺在文留油田的应用及效果,对矿场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An intelligent genetic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ultaneously optimize all effective factors, namely, gas injection rate, injection depth and tubing diameter towards the maximum oil production rate with the water cut and injection pressure as the restrictions. The results were field tested in three wells in three different fields located in southern Iran. The field data verified the accuracy of the used model. There was a notable production increment compared to the master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fields.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化工》2019,(12):156-157
针对安塞油田高含水油井,重点开展了压裂、增注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存在单井费用高、有效率低、效果差异大等缺点。对此,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化学堵水技术,对恢复高含水油井的正常产能,提高油井采出程度,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达  冷昊  华帅 《辽宁化工》2011,40(2):195-197
在低渗透油藏,注水井附近地层具有较高的注水压差,因而也具有较高的视渗透率。在生产井附近地层同样也具有较高的生产压差,和较高的视渗透率,可称为易流动半径。但是在低渗透储层中,易流动半径很小。而注采井问有很长的压力平缓段,压力梯度低,视渗透率也低,渗流能力很低,称为不易流动带,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主要因素。减小注采井距,在相同的压差下压力平缓段减小,压力梯度增大,视渗透率也有较大提高。在较高的压力梯度和较高视渗透率的双重作用下,渗流量会有较大的提高,水驱效果得到改善。为此,对低渗透油田适当减小注采井距,可以建立较大的驱替压力梯度和有效的驱油效果,能改善注水状况和采油状况,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水井分层注水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井分层注水进行评价,可直观体现出注水井分层注水前后的效果,为此针对各因素对水井井组影响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井组评价的定量化方法。在对井组进行注水效果评价之前,对现有各井做出评价,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计算出井组综合评价系数来评判各个井组的性质。结合普17断块的实际地质和开发状况,根据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价系数E2,找出E2值与注水效果的递增关系,通过综合系数E2值评价出各井组注水效果的优劣,既可以评价井组分层注水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8.
张万军 《辽宁化工》2012,41(3):304-307
通过对超前注水、同步注水、滞后注水进行了对比分析,肯定了超前注水的效果.甘谷驿油田西部注水试验已4年多了,4年多来反九点法注采井网,由于井距小、微裂缝发育、主裂缝明显,东西向油井在部分水淹或含水较高,而南北向油井压裂引效措施后产量不理想,稳产期相对较短,因此优化裂缝主向、侧向井距组合,适当调整注采井网,是提高甘谷驿油田西部注水试验井区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高鹏  周义  高磊 《工业水处理》2016,(12):94-96
为积极响应渤海海域清洁生产的倡议,进一步保护海洋环境,提出将海上平台水质较好的灰水处理后经由平台注水系统回注地层的新思路。采用Scalechem软件,模拟预测灰水回注过程中在生产处理流程和注水层位的结垢趋势,并通过实验分析灰水回注对生产处理流程的影响,同时提出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海上平台灰水回注可行。灰水回注可减少70%以上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从而削减生活污水的COD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20.
《云南化工》2019,(1):159-160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油井出水。油井出水会对油气井生产、油气集输与油气田开发产生的影响,尤其对注水开发油田影响深远。所以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了解油气井出水的情况,及时的找出出水层位,并且能够采用相对应堵水的办法是很重要的。堵水调剖技术能有效的优化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从而实现油气田的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