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有效提升了桥梁稳固性,属于现代后张预应力体系的分支。因此,现代进行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技术的研究,期许提升桥梁的使用效果。丈中由体外预应力开始,研究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技术和其应用,望为现代桥梁工程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余志刚 《安徽建筑》2014,21(5):357-358
文章简要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桥梁加固概念与加固机理,以及在加固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阐述了体外预应力在桥梁加固中的一般规定及设计要点,最后给出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张会礼 《中华民居》2013,(1):291-292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预应力材料和锚固体系的出现,预应力的技术也不断的提高,并快速的发展。在桥梁的加固施工中,体外预应力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体外预应力技术适用于中小跨径的桥梁加固,对于大跨度桥的加固施工,要和其他的方法同时使用,使得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发挥更好的作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能够在不改变桥梁原有的结构形式下增加桥梁的承载力,达到加固桥梁的目的,提高桥梁的安全性。体外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今后桥梁加固工程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我国今后桥梁的加固维修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秦小云 《江西建材》2014,(3):134-134
文章主要探析了桥梁加固工程中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优势,解析了体外预应力技术中的预应力结构、技术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而探讨了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体现。  相似文献   

5.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有维修及更换方便、旧桥加固不中断交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的新建及加固。阐述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高强度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应用、预应力筋的材料性能改进及体外预应力结构设计理论的进展。事实证明,体外预应力桥梁结构已成为现代预应力桥梁结构技术的重大发展和新技术标志。  相似文献   

6.
张军 《安徽建筑》2014,(4):148-149
以体外预应力加固某刚构桥梁为例,介绍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的方法和效果.结果显示体外预应力对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提高和减缓桥梁跨中下挠有较好的作用,对类似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设计提出预设体外预应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加固既有桥梁、提高桥梁现有承载能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提出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8.
简支变连续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政伟  姜海波 《山西建筑》2005,31(6):194-195
介绍了体外预应力的优点,通过对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桥梁与体外预应力简支变连续加固桥梁的受力理论分析,以及与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提出了体外预应力简支变连续加固这一新方法的优点,同时通过几种简支变连续的方案对比得出了简支变连续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了桥梁加固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桥梁加固的技术。最后,对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可以大大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指出预应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和加固过程之中,从体外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高强复合纤维预应力三个方面阐述了预应力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的设计原理、方法、施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以其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养护简单等一系列优点而备受工程界欢迎。然而近年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在施工过程或使用阶段,普遍出现各种不同性质的病害,最常见的病害为箱梁开裂和结构长期下挠;这些病害对桥梁的耐久性和营运的安全性构成了威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制约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发展。针对既有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病害,病害成因分析、对桥梁损伤的诊断、损伤桥梁的修复加固方法是该类桥梁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我国现有大跨径梁桥的病害状况;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产生这些病害的原因,涉及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养护管理、材料性质等多个方面,针对各典型病害分析其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对实际工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将波形钢腹板应用在无背索斜拉桥中,是波形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箱梁应用领域的又一次新的突破。本文结合亚洲最大的无背索斜拉桥—新密溱水路大桥,阐述了波形钢腹板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的优点,具体介绍了该桥波形钢腹板的构造以及体外预应力体系的设计,为该组合箱梁结构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悬臂法施工是大跨度桥梁中最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它首先由德国工程师采用该法建造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之后被广泛应用在预应混凝土T型刚构桥,连续T型刚构桥,斜拉桥等各种桥型中。它的优点是施工对桥下交通不干扰,在高桥位时,可以避免繁重的脚手搭设,在深山峡谷及交通繁忙的河道,往往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20世纪在桥梁工程领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世纪。在这100年中修建的桥梁比以前所有世纪加起来的都多。桥梁建设引入了预应力混凝土,钢桥技术也越来越精密。斜拉桥和混凝土节段组合桥梁是最主要的两大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15.
跨中长期下挠和梁体开裂是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的常见病害,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受力明确、安全,对抑制跨中下挠、控制裂缝,能起到明显的作用。通过对两座主跨超过200m的刚构桥加固实践的总结,提出了一些预应力体系改善和使用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进行概述,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最后就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制方法进行解析,期望为我国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提供参考意见,为我国大跨度桥梁的修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虽然体外预应力桥梁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遍,但国内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体外预应力桥梁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分析了体外预应力桥梁破坏机理,并提出体外预应力桥梁设计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荣兰 《工业建筑》2006,36(Z1):841-843
新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桥混凝土涵设计规范》(JTGD 62-2004)增加了有关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规定。凡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影响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也必然影响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通过对桥梁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粘结机理的浅析,对其粘结性能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解决新老混凝土粘结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桥梁工程的不断发展,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和安全性问题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关键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其中,桥梁结构耐久性问题主要反映在混凝土斜拉桥开裂、混凝土梁式桥下挠、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裂缝等三个方面,耐久性设计实践初步涉及到了混凝土梁抗裂、正交异性钢桥面改进和大型桥梁耐久性保障等;通过近年来国内外桥梁破坏事故统计和桥梁破坏原因分析阐述了桥梁结构安全性主要问题,并以大桥灾变监测和控制以及编制基于性能的设计规范作为安全性控制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现代悬索桥的主缆采用平行钢丝索股来组成。平行钢丝索股的施工则可采用 PWS法或AS 来制造与架设。本文从一些桥梁的实例来对 PWS法与 AS 法进行比较,并介绍一些桥梁采用新的变通方法。最后对今后更大跨度悬索桥的主缆施工方法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