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伯峡水电站工程为黄河干流龙羊峡~青铜峡河段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库大,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设计中考虑了地形、地质、水文及施工条件.枢纽布置紧凑、合理;根据建筑物开挖料的质量,合理设置坝体分区,节省投资;应用新技术将导流洞改建成旋流消能泄洪洞。  相似文献   

2.
公伯峡水电站工程为黄河干流龙-青段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库大,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设计了中考虑了地形、地质、水文及施工条件,枢纽布置紧凑、合理,根据建筑物开挖料的质量,合理设置坝体分布,节省了投资,并应用新技术将导流洞改建成旋流消能泄洪洞。降低了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3.
公伯峡水电站工程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引水发电系统和泄水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适应了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利于施工和运行。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水平旋流消能、左右岸采用高趾墙、挤压墙固坡、面板一次浇筑、引水钢管采用弹性垫层管代替伸缩节、左岸泄水建筑物采用舌型鼻坎、侧扩加折流檐鼻坎及扩散型扭曲的新型挑流鼻坎、优化施工洪水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发电提前1a,节约工程投资7.73亿元。工程已安全发电运行3a以上,各建筑物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4.
公伯峡水电站工程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引水发电系统和泄水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适应了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利于施工和运行。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水平旋流消能、左右岸采用高趾墙、挤压墙固坡、面板一次浇筑、引水钢管采用弹性垫层管代替伸缩节、左岸泄水建筑物采用舌型鼻坎、侧扩加折流檐鼻坎及扩散型扭曲的新型挑流鼻坎、优化施工洪水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发电提前1a,节约工程投资7.73亿元。工程已安全发电运行3a以上,各建筑物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5.
锦凌水库位于小凌河要道,该水库工程除保证水位在安全水位线以下和提供市民用水外,还需保持并优化水库地下水条件。该枢纽泄水建筑物有溢流坝段和底孔坝段,建筑物级别为2级。水库泄水建筑物的型式对下游消能冲刷、建筑物安全及工程投资影响甚大,应尽量发挥混凝土坝的特点,把泄水建筑物布置在坝体上。因此,为了选择泄水建筑物型式,结合地形、水文与地质条件,满足各建筑物安全运行要求,对水库泄水建筑物进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方案为堰顶高程为51.30m、泄流堰宽为150.0m。  相似文献   

6.
导流洞改建旋流式泄洪洞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我国大多数导流洞为城门洞形断面,若改建旋流洞需要改成圆形断面,致使二期工程量大幅度增加,不经济。结合公伯峡水电站导流洞改建旋流式泄洪洞试验研究,采用收缩墩形成水垫塘的技术,大大缩短旋流洞的长度,同时增加消能力度,使泄洪洞的消能率达85%以上,流速降至15m/s以下,可防止洞内空蚀和下游冲刷,雾化现象,为导流洞改建旋流式泄洪洞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公伯峡水电站导流洞改建为旋流泄洪洞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小公伯峡水电站右岸泄洪洞改建施工风险,从技术,经济,地质、施工以及公伯峡水电站目前的实际出发,对原龙抬头泄洪洞方案,竖井旋流方案,水平旋流泄漏洞方案等进行了对比试验,并重点研究了水平旋流泄洪洞方案在公伯峡水电站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平旋流泄洪洞方案消能率高,运行工程投资较省,技术经济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竖井进流水平旋流式内消能工的空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竖井进流水平旋流式内消能工是一种泄流能力强、消能率高、可节省总工程投资的新型消能工。运用这种新型消能工将施工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泄洪洞是解决高坝水力设计中泄水建筑物的安全和消能问题的新途径。本文对该种消能工的空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旋流器收缩比为0.35时的空化基本特性,并提出在起旋器升坎后直接补气是减免起旋器升截后空化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挡水建筑物为高230 m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工程规模巨大。工程采用一次拦断、围堰挡水、隧洞导流的导流方式。导流洞规模大,泾河超高含沙量、洞内水流高流速及复杂地形条件给导流洞布置设计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合理确定导流洞布置方案,从技术、经济、运用风险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导流洞单、双洞布置和左、右岸布置等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采用右岸单洞大洞径导流洞布置方案,并对推荐方案的导流洞进行了泄流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0.
300m级高拱坝大流量泄洪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m级高拱坝大流量泄洪关键技术研究专题主要结合小湾工程研究高拱坝增大坝身泄量,减少1条泄洪洞的泄量分配和泄洪消能布置,拱坝流激振动,泄泄雾化及防护措施,水垫塘体形优化和衬护结构稳定,大型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或放空洞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优化的泄水建筑物及其消能防冲布置和结构设计方案。其中多项研究成果和建议已在小湾工程中采用,解决了该工程在泄洪消能布置和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消力墩-T型墩-消能塘联合消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孔泄洪洞是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因此,合理地选择出口消能工体型就显得相当重要。该消能工既要满足施工期间的导流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工程峻工后的泄洪要求,泄洪消能问题难度较大。该泄水建筑物原设计采用的“小挑坎—水垫塘”消能效果欠佳,水流经小挑坎挑射至水垫塘后,水垫塘内水流呈急流流态且顶冲尾坎激起涌浪达26m之巨,水流溢出塘外.后经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最终提出了一种体型简单、消能充分、施工方便的联合消能形式——“消力墩—T型墩—消能塘”。该消能工注意了各辅助消能工间的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其群体效应,成功地解决了该泄水建筑物的泄洪消能难题。  相似文献   

12.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施工中,导流洞第三期导流存在流量大(6888m^3/s)、水头高(62m)、出口地质条件差,消能区紧靠左岸边坡的问题,加之受施工条件限制,要求对导流洞出口体型进行试验优化,使其既能解决施工导流中的消能防冲问题,又满足保护左岸边坡稳定的要求。经反复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较优消能工方案。经几年的导流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施工导流中的消能防冲问题,既节省了施工工程量、节约投资,又满足工程安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超敏  李蘅 《人民长江》2006,37(1):37-38
乌江彭水水电站位于高山峡谷之中,具有洪枯流量比高、水位变幅大的特点.枢纽建筑物主要有弧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地下厂房和通航建筑物,最大坝高116.5 m.采用枯水期隧道导流,汛期围堰过水的导流方案.针对工程特点,研究比较了导流洞的布置、出口消能防冲保护措施和围堰型式等.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研究,对导流洞出口高达180 m的边坡进行了适当的优化,对方案变更后围堰的过水水力学特性做了充分的模型试验,为导流洞按时通水,围堰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4.
导流洞为临时泄水建筑物 ,若不与永久建筑物结合 ,在蓄水时都要进行封堵。封堵方法一般先在进口进行截流堵漏 ,然后按永久建筑物要求修建成堵头或改建成其它泄水建筑物。汾河二库导流洞不与永久建筑物结合 ,封堵时不需要全孔封死 ,浇筑一定长度的混凝土堵头 ,就足以起永久挡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瓦托水电站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中型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其特定的施工情况,文章结合开挖揭露的具体地质情况,对导流洞二次支护型式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导流洞经历的一个超标洪水汛期,目前运行情况正常。瓦托工程导流洞二次支护型式的优化,降低了工程投资,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但若导流洞作为工程施工期唯一的泄水通道时,应在充分论证地质条件、水流条件等边界条件的前提下,谨慎的确定支护方案,确保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6.
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坝体为混凝土面板坝,根据该坝型和泄水建筑物的布置,重点研究了坝体在施工期导流标准、导流方式和导流程序,并详细阐述了混凝土面板坝采用分期导流的设计方案.导流洞设计与永久建筑物泄洪排沙洞相结合,从而降低导流工程费用.目前,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两条导流兼泄洪排沙洞正在施工中,计划2015年9月下旬河道截流.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初期蓄水阶段泄放生态流量问题,研究制定泄放生态流量措施,结合夹岩水利枢纽工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工程投资大小、工期长短及下闸程序复杂程度3个方面,对比分析泵站提水和在导流洞一期堵头预埋生态管泄放生态流量2种方案,最终选择采用在导流洞一期堵头中预埋生态管泄放生态流量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投资增加不大、施工工期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水利水电工程选择初期蓄水泄放生态流量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莉  邓迎  夏叶青 《人民长江》2004,35(9):18-19
隔河岩水利枢纽大坝为三心圆拱式混凝土重力拱坝,其泄水建筑物泄水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向心水流集中问题,同时其消能区位于石牌页岩上,因此给泄水消能建筑物的布置及设计带来了重大的技术问题.经设计和科研单位不断地摸索及试验研究,最后泄水建筑物采用了表孔应用不对称宽尾墩、深孔应用不对称窄缝式跌坎的方案,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水流向心集中问题,且极易适应于布置异型消力池并有效地提高消力池的消能率,改善了水流流态,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工程量,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不对称宽尾墩同样可推广应用到其它混凝土拱坝中,根据天然地形、地质条件采用异型消力池,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 3条排沙洞是该枢纽泄洪建筑群中进水口高程最低的建筑物 ,是泄水建设物中运用机会最多的泄水洞 ,为防止内水外渗危及工程安全 ,在局部洞段采用了环形全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在排沙洞施工中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施工技术及设备 ,如针梁上置式混凝土衬砌模板台车、DSI预应力张拉设备等。本文就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方案比选以及部分施工设备、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典型的高坝大库工程,泄水消能建筑物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布置较难,具有水头高、超高流速、消能难、运用复杂等特点。针对工程开发任务、运用情况、坝型和地形地质条件,进行了泄水建筑物的方案比较、详细论证和研究,将泄水及引水发电系统集中于凸岸布置;泄水建筑物包括岸边溢洪道、中孔泄洪洞、放空排沙洞及生态放水孔,下游设置“护岸不护底”的联合消力塘。经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泄水消能建筑物布置合理,运行安全。通过总结坝高250 m 级的大石峡水利工程泄水消能设计与研究,对超高坝的泄水工程设计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