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选取浸矿细菌的选育、浸矿细菌吸附矿物研究、细菌浸矿过程研究及细菌浸铜工艺学研究4个方面,简要概括当前细菌浸铜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细菌浸出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硫化物的金属提取和预处理过程中。为进一步理解细菌在硫化物浸出过程中的作用,详细阐述了细菌在浸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制,系统描述了金属硫化物溶解的硫代硫酸盐与多硫化合物途径。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常见浸矿细菌的生存环境,并对不同种类浸矿细菌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摇瓶试验研究矿石粒度和矿浆浓度对原生硫化铜矿石中细菌浸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浸矿过程中细菌的氧化活性及其对浸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过程中,有利于铜浸出的矿石粒度和矿浆浓度分别是5 mm和20%~25%;溶液中三价铁含量过高或产生的铁沉淀都会直接影响细菌的氧化活性和浸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着重评述了难处理硫化矿的矿物结构、性质及表面特征与各种电化学因素、细菌氧化机制与难处理硫化矿细菌强化浸出、浸矿基因工程菌以及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缩短生物氧化周期长是细菌强化氧化研究的核心;将细菌繁殖和矿物氧化两个过程分开进行的“分离器-发生器”设备设计,是一值得推广的高效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5.
戴玉华 《江西冶金》1997,17(6):33-33
1概述由干硫化矿金矿通常是皇显微粒质浸染状存在于许多硫化矿物中,即使细磨后,仍有相当一部分不能用氰化法有效浸出.影响回收率和经济效益,因此,用细菌氧化处理硫化矿金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细菌氧化处理原理用细菌氧化浸出法使硫化矿分解,并使包巢金解离出来,以便用氰化浸出,是目前处理难浸矿石的一种新工艺。它是基于某些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杆菌,它们都天然存在于大部分硫化矿体中)具有使硫化矿氧化的能力,使硫化物的疏离子氧化成亚硫酸根离子,加速硫酸亚铁氧化反应进行。细菌氧化硫化物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  相似文献   

6.
金川低品位铜镍复合矿为高碱脉石的氧化—硫化混和矿 ,矿区无土著浸矿细菌。采用经诱变改良的外源混合T .f浸矿菌和控制矿浆 pH(<4 ) ,有效地浸出了该复合矿中的镍和铜 ;控制矿浆pH在细菌生长最适的范围内 ,钙、镁实际耗酸分别只占其总含量的 2 2 %~32 % ;铜、镍在不同浸出阶段表现为相反的浸出行为 ,酸浸时铜优先被浸出 ,菌浸时镍优先被浸出 ;渣样分析表明硫化镍、硫化铜的浸出机制为间接作用。物相分析表明这些浸出行为与浸出对象的赋存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铀矿石的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细菌浸出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氧化产物溶浸矿石中的有用金属的一种新工艺。对取自湖南某矿的铀矿石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考察了不同浸出剂、浸出时间、矿石粒度、矿石层高度、浸出剂中高铁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扩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细菌浸出法可提高铀的浸出率,降低酸耗。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地区硫化铜矿生物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 pH、 O_2及CO_2的供给是影响细菌活性的关键因素, 西藏玉龙铜矿地处高原地区, 海拔高、温度低、空气稀薄, 应用生物湿法冶金技术提铜难度较大. 对高海拔地区以次生硫化铜矿为主的硫化铜矿进行了现场生物柱浸扩大试验研究, 选育出耐寒高效浸矿细菌, 考察了不同粒度条件下该矿物的浸出特性, 分析高海拔地区生物浸出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 选育出的细菌耐受力强, 在极端条件下生长良好, 细菌生长最佳pH范围为1.7~2.0, 浸出体系温度高于5 ℃. 浸出5个月, 浸出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高于800 mV(SHE)以上, 铜的浸出可达75.68%, 应用生物浸出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硫化矿细菌浸出生产电解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发明是一种硫化矿细菌浸出生产电解铜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破碎后的硫化铜矿进入堆场 ,用含细菌的硫酸溶液对矿石喷淋 ,进行细菌溶浸 ,溶浸后的含铜液体收集、澄清后 ,利用铜萃取剂萃取 ,反萃 ,富集后 ,经电积工艺后得电解铜。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充分利用矿石资源 ,使铜的湿法冶炼技术得到深化和发展 ,降低了铜的生产成本 ,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硫化矿细菌浸出生产电解铜的方法@张仪$云南大姚铜矿 @杨再仙$云南大姚铜矿 @贺巍$云南大姚铜矿 @曹仕平$云南大姚铜矿 @唐明富$云南大姚铜矿…  相似文献   

10.
陈云  周平  张才学 《云南冶金》2006,35(6):16-20
从研究云南省某地硫化铜镍矿的矿物的组成及工艺矿物学特征入手,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研究。细菌浸出在实验室中常温条件下静态浸出150d,镍的浸出率在杯浸中为33.67%。47.43%,柱浸中为36.87%,柱浸铜的浸出率为24.22%。探讨了采用细菌浸出进一步回收低品位硫化铜镍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前人研究表明,生物浸铀过程中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两者间存在协同作用,两者相互促进提高生物浸铀效率。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促进,使彼此更好地得到生长,两者相互促进生长动力学模型是什么?Lotka-Volterra模型被广泛应用在两种间相互作用下生物数量增长模型研究中,对于生物浸铀中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由Lotka-Volterra模型得出了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独立共生和竞争共生方程,根据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协同特性建立了其生长动力学模型,由模型再推导出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协同作用稳定态点,该稳定态点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小,说明生物浸铀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将Lotka-Volterra模型应用到生物浸铀中,具有新颖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完善生物浸铀中微生物协同问题、提高生物浸铀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硫酸渣脱硫制备高品质铁精矿具有良好的的工业利用价值,不仅可以解决烧渣的综合利用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其对环境影响的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硫酸渣脱硫制备高品质铁精矿的脱硫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及最新研究进展.硫酸渣脱硫方法主要有化学法、联合法和生物法.化学法主要包括酸浸、碱浸,联合法可分为碱浸-酸浸、浮选-磁选、重选-浮选、磁化焙烧-磁选等联合工艺方法.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工艺路线及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生物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展望了该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高效脱硫菌种的选育,生物脱硫液的循环使用,硫酸渣生物脱硫协同回收有价金属,生物脱硫过程基础理论及工程化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生物浸出技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要求简单的特点,已被成功应用于很多金属硫化矿物的回收。但生物浸出速度慢、浸出率低的问题一直存在,特别是黄铜矿。木质纤维素作为一种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可以加速生物浸出过程,比如废旧报纸、稻壳、竹屑等。对木质纤维素在生物浸出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回顾,讨论木质纤维素的硫酸水解问题,对比分析添加木质纤维素对生物浸出效率、矿物、ORP、pH、Fe3+/Fe2+、微生物群落等的综合影响。总结了木质纤维素促进生物浸出的机理,并讨论氰渣处理和砷固定方向的相关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生产中浸出周期长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矿石粒度、不同堆高对铜、铁浸出影响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柱浸工业试验,优化了生物堆浸工艺,缩短浸出周期,提高了铜浸出率。结果表明,矿石粒度的降低可显著提高铜的浸出率,且不提高铁的溶出。相同粒度条件下,堆高提高有利于堆内温度保持,铜浸出率随之升高。-40mm工业柱浸出194d,铜的浸出率为62.67%,比-80mm高出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钼矿生物浸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钼矿生物浸出率低的原因。对钼矿生物浸出中的关键问题,即辉钼矿的可浸性、钼矿浸出的菌种、生物浸出的作用机理、钼离子对菌种生长的影响和沉淀对浸出的抑制作用作了探讨。此外,提出了浸矿菌种基因改良、多级生物反应器浸出和浸出体系溶液电位调控等辉钼矿生物高效浸出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摇瓶实验,以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浸出黄铁矿-黄铜矿,重点研究了基础培养基、矿物配比和粒度组成等因素的影响.黄铁矿能促进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以采用无Fe 9K培养基效果较好,它对应铜浸出率是9K培养基的1.68倍;采用宽粒级矿物时铜浸出效果较好,且铜浸出率与黄铁矿和黄铜矿的质量比有关,当质量比为2:2时铜浸出率最高可达45.58%;黄铁矿含量大小是影响铜浸出率高低的实质,当质量比小于等于5:2时以At.f菌的氧化作用为主,当质量比为10:2时以硫化矿间的原电池效应为主.浸渣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采用无Fe 9K培养基时浸渣中生成的钝化物黄钾铁矾较少,故黄铁矿可以很好地替代9K培养基中的FeSO4,并能与黄铜矿形成原电池效应,从而促进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我国微生物浸出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总结了我国开展生物浸铜技术的探索与应用进程, 介绍了紫金山铜矿、德兴铜矿两个典型的生物浸铜案例; 探讨了浸矿细菌分离、鉴定与富集, 生物浸出机理与界面反应, 浸出体系多级渗流行为, 孔隙结构重构与定量化, 浸出体系多场耦合与过程模拟, 电子废弃物中的铜金属回收领域的主要进展.最后, 结合生物浸铜技术的当前进展, 阐述了生物浸铜技术面临的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8.
锌是现代工业所必需的有色金属,属于很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在世界所有金属产量中排名第四,仅次于铁、铝和铜。随着低品位难处理锌资源的种类和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湿法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锌的生物浸出技术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展示出了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首先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含锌资源的矿物特征,并对其生物可浸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目前锌的生物浸出体系,所用浸矿菌种,浸出过程所涉及的电化学、热力学、动力学以及浸出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接着,对锌的生物浸出技术现状和工艺新进展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锌的生物浸出工艺的发展趋势及后续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高效浸锌菌种的选育驯化、与之相匹配的工艺及装备研发,是锌的生物浸出当今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以往生物浸铀效率不高的缺陷,通过添加外源Fe2+及改变矿物粒径来提高生物对铀的浸出率。研究结果表明:外源Fe2+浓度分别为0、0.5、1.0和2.0 g/L时,铀浸出率分别为87.34%、88.27%、91.23%、89.13%,当浸出体系中Fe2+浓度为1.0 g/L时,铀矿石会产生部分溶解且表面粗糙孔隙明显,有利于铀的浸出,溶浸液中存在适量的Fe2+对生物浸铀的能力具有提升效果。另外,外源Fe2+对铀矿生物浸出符合固体产物层缩核模型,浸出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当粒径<- mm和-5 mm时铀浸出率分别为91.23%和83.70%,矿物粒径适当减小可增大颗粒比表面积,同样利于铀的浸出。  相似文献   

20.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sludge solids concentration on bioleaching of Cr(III) and other metals from tannery sludge by indigenous sulphur-oxidizing bacteria was carried out. The sludge solids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13 to 60 g/L. The concentration of elemental sulphur was fixed at 30 g/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west pH reached after 25 days of bioleaching at all studied sludge solids concentration was about 1.3. The optimum sludge solids concentration for maximum metal leaching from tannery sludge was 40 g/L and about 87% of Cr(III), 73% of Al, 72% of Fe, 62% of Mg, and 73% of Zn could be leached in this case. During bioleach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and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 of the tannery sludg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sulphur-oxidizing bacteria could tolerate a Cr(III) concentration as high as 5,930 mg/L at pH 1.3. The leaching efficiencies of Cr(III), Al, and Fe for both chemical leaching and bioleaching of tannery sludge were similar at pH 1.3. The leaching efficiency of Ca, Mg, and Zn in both leaching processes were identical for pH values in the range of 1.3 to 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