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商业城是近年来我国日益流行的一种新型商业建筑形式,介绍了适用于此类建筑的一些消防技术,对此类超规范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种建筑形式的形成、发展、流行、消亡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时下仿欧风建筑流行,不能简单地以好、坏评价,探究其源,应有文化批判式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二进制城市     
下一代的建筑师将建出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空间,更是似乎不存在,但是人们却将花费更多时间去面对的虚拟建筑,对认真的设计者来说,这不仅仅是对当今流行的建筑思潮或者设计品味的选择,而且是对创造一种适合未来生活模式的建筑典范所应当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时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等、它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反列僵化的古典形式,表达出一种世俗情趣,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建筑微晶玻璃均为经打磨抛光的仿花岗石和仿大理石面的板材。近来,海外一公司研发出一种不需打磨抛光而闪烁丝绸光泽的建筑微晶玻璃板,为建筑微晶玻璃又添一新品种。该建筑微晶玻璃属一种专利产品。它是采用一种特殊配方而制成。为使板面富有丝绸光泽,该配方配合了对丝绸光泽起重要作用的氧化钙成分,其中玻璃成分占微晶玻璃总重量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6.
作为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的上海永成EIFS外墙外保温与装饰系统是一种成熟的节能、保温、隔音、装饰效果突出,极富有创意性的建筑技术,是目前国际流行的非承重型外围护系统建筑保温技术。  相似文献   

7.
哈迪特与动态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构成是90年代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手法,不应当把动态构成与解构主义建筑混淆。Z·哈迪特是当今动态构成的代表人物,也是国际上最有争议的建筑师之一,分析她的作品,特别是1993年建成的维特拉工厂消防站,有助于我们了解动态构成。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是指在钢中以铬为主加元素,形成钝化状态,具有不锈特性的钢材。不锈钢用于建筑装饰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建筑装饰方法。在我国也发展很快,推广迅速,甚至有人认为,不锈钢装饰的风行很可能会形成对铝合金装饰的取代。不锈钢建筑装饰材料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材科技》2005,14(3):46-46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建筑微晶玻璃均为打磨抛光的仿花岗石和仿大理石的板材。近来,国外研制成功一种不需打磨抛光而闪烁丝绸光泽的建筑微晶玻璃板。  相似文献   

10.
创造现代干栏更新山城风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逵 《华中建筑》1998,16(2):94-96
创造现代干栏更新山城风貌李先逵干栏建筑是一种历史发展悠久,至今活力不衰的传统建筑形式,在广大西南地区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傣家的竹楼,壮族的麻栏,布依族的吊脚楼,苗族的半边楼等等民居,无论是湿热的平原地区,或是高寒的山地环境,都十分流行这种住屋形式。重...  相似文献   

11.
经过对北京市电线电缆总厂部分厂房历时两年的改造,尚8文化创意产业园终于诞生了。在这里的20余栋建筑中,汇聚了创意媒体、广告设计、时尚展示、建筑及产品设计工作室。画廊、摄影工作室、电影制作工作室,以及文化会所等162余家,让中国设计创意行业中的文化创意群体,获得了自由舒适且又夹杂着怀旧气息的时尚氛围。  相似文献   

12.
邓庆坦  张涛 《新建筑》2010,(4):66-70
对当代明星建筑师的顶级时尚品牌建筑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奇观化、品牌的深度阐释与个性化演绎、先锋的时尚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代时尚品牌建筑的主题变奏,并结合社会文化潮流的演变,对当代时尚品牌建筑的表皮现象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3.
吴云一 《华中建筑》2012,(10):39-43
开放、互动、沟通与民众的关系,是当代博览建筑的特征。当代建筑师在博览建筑中运用层叠、折叠、并置、混杂、动态感知等空间构成的手法,产生相互消解与渗透的空间结构和匀质化动态化的空间秩序,其设计策略和艺术表现手法正与当代博览空间的时代需求相呼应。当代不同先锋建筑师以不同的设计手法对博览建筑的空间艺术的诠释,除了建筑学本身的技巧,更体现了对博览建筑更为宽泛多义的研究视野。该文梳理其中规律性的内容,旨在为博览建筑艺术空间的理性设计提供认识论上的指导,避免实践中肤浅的形式化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对历史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的大量反映、描写和歌颂中,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规律。文学浓缩、升华了城规艺术、建筑艺术,而城市规划与建筑从文学中获得启发和感悟,从而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灵性;与此同时,城市规划与各种建筑,也成为了诗歌等文学艺术手段及众多文学家抒发主观意境的重要载体。许多历史城镇与建筑因此而扬名千古,并得以存续到如今。  相似文献   

15.
工业建筑发展是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通过对工业建筑发展的回顾,简述当今工业建筑设计创作中的思潮,对参与工业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提出了期许。  相似文献   

16.
张蔚 《华中建筑》2007,25(4):1-3
各种特定的文化背景孕育着各个时代、地域、环境下独特的建筑空间文化.主导西方传统建筑的是拜占庭基督教建筑,因其精神内核是建筑成为主流的主因.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深受古典建筑的影响却不如从前恢宏.后现代建筑因处于相对主义的状态而陷入混乱.永恒的"精神内核"是建筑存在的意义.不管经济如何发达,科技如何超前,永恒真理的力量总在与各种反真理的思潮抗争,以将建筑引上光明之路--现在正是需要人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湖南近代教会建筑,分布于湖南各地市,在湖南近代建筑遗存中占一定比重,是各地市见证近代历史的活标本。本文从湖南近代建筑的保护现状出发,介绍湖南近代教会建筑的总体保护现状以及教会建筑的利用情况,并对当前教会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区域小气候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当地气候条件因素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气象数据的更新远跟不上城市规模和城市气候环境的变化,尤其对于特大型都市来说,同一时间内城市不同区域已出现了气象数据上较大的差异,建筑师或规划师若依然采用旧有的建筑气象数据来进行设计,则建筑与环境之间必然存在不协调之处。这是设计人员应留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古民居建筑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徐州周边城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雷 《中外建筑》2006,(5):85-88
建筑是对人类历史与文明的反映,一个国家的建筑史就是一个国家文明的发展史。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存世的古建筑资源相对贫乏。徐州周边的这些古老的民居建筑是我国存世不多的古建筑其中的一部分,如何保护好它们,让它们能继续地存活下来,需要我们去努力。  相似文献   

20.
王宇鹏  张军  林敏 《新建筑》2012,(5):94-97
随着全球国际化趋势的到来,云南本土的地域建筑受到了一定冲击,出现了"食洋不化"与"食古不化"两种趋势。着眼于体验经济的背景,借鉴批判地域主义理论,以大理古城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为例,探讨云南地域建筑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