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基于OMA标准的终端管理系统技术框架、具体实现和业务流程,并对当前终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OMA(Open Mobile Alliance)DM(Device Management)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信息泄露的解决方案。分析了可能引起终端信息泄露的场景,并提出了基于DM协议和自定义管理对象的几条措施,具体包括终端锁定、终端解锁、数据备份、数据删除、恢复出厂设置等。这些措施保护了用户终端信息,最终保护了用户权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3G智能终端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以及终端运算能力和业务功能的加强,3G终端管理(DM)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业务标准体系的研究,设计了符合OMA DM标准的终端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及接口,重点探讨了3G智能终端管理平台的业务功能及接口实现。  相似文献   

4.
为了方便用户搜索和共享联系人信息,保持多种端的地址簿同步,获得联系信息同步更新,发送邀请信息,开放式移动联盟(0MA)提出了融合地址簿研究项目。针对终端丢失或被窃导致数据泄露的问题,基于OMA的设备管理(DM)技术提出了锁定和擦除管理对象(LAWMO),并给出了在CAB系统实现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5.
朱喆 《信息通信》2012,(2):163-164
尝试分析了OMA DM通过网关对象(GwMO)进行设备管理的相关标准中安全问题,并通过研究给出了两种可行性方案:对管理命令进行加密的方案和使用时间戳来标识管理命令的方案,确保了管理命令不会被网关篡改,以及避免了网关重复对终端设备发送管理命令,两种方案的结合可以解决并封堵通过网关管理的大部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正>开放移动联盟(OMA)是业界领先的、面向移动通信服务支撑性技术的标准组织,该组织日前首次参加2014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OMA总经理Seth Newberry表示,OMA为创建可互通服务而提供开放规范标准,目标是使这些业务可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任何承载网络。OMA的规范在各种移动通信网络中支持了数十亿部全新的和已有的固定和移动终端。在全球性移动数据服务需求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7.
贺磊 《电子质量》2010,(11):44-46
OMADM协议是开放移动联盟(Open Mobile Alliance)为了解决日益繁多和复杂的售后问题而制定的一套用于服务器和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族,包括引擎协议以及特定的应用协议,通过相应协议的实现就可以完成终端信息采集,固件更新,软件组件管理以及数据备份恢复等多种业务,并且借助此网络可以更加方便地推行运营商的新业务,例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等。本文在TD_SCDMA网络下采用服务器-客户端的思想分析了OMA DM系统的架构,并且对服务器与客户端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特别是对它们内部的各个组件进行了功能说明。最后结合目前流行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对DM客户端在android上的实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目前OMA(Open Mobile 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对群组,Presence及消息类业务的协议规范,介绍了OMA IMPS体系结构、CSP协议、以及消息封装格式.其中重点对SMS消息封装进行了介绍和研究,提出了基于OMA IMPS协议SMS消息封装的移动终端即时通讯设计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
介绍DM终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手机在出现问题后利用远程服务器和终端交互来解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采用JSP和ORACLE作为面向对象的界面以及后台的数据存储手段,OTA即为远程无线信息传输的设计理念,使用API作为此系统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实现交流.通过此系统可以实现对终端更快捷、有效地管理.介绍DM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入DDF文件节点的概念细化功能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0.
程方  张毅  雷宏江 《电视技术》2011,35(3):57-60
OMA-DM是OMA组织定义的一套用于移动与无线网络的终端管理协议。研究了OMA-DM协议在嵌入式终端设备中的实现方案。首先,详细分析了DM协议特点及会话流程,再根据嵌入式终端设备特性,采取模块化架构设计,阐述了DM协议与MMI、EFS、协议栈之间的接口关系,DM tree及会话流程等关键技术实现过程。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嵌入式系统平台资源,在降低开发难度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1.
Mobile devices (e.g. mobile handsets or PDAs) have gained much functi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with the growth of mobile network technologies and the increased use of mobile services. As a consequence, mobile devices have become more complex and many related problems have occurred. Specifically, sudden rebooting and freezing problems caused by software faults decreas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mobile device and cause inconvenience to end‐users. To solve such problems, academia and industry have focused on Open Mobile Alliance (OMA) Device Management (DM); this method is the international de facto standard for 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oftware fault management method to remotely determine and correct problems of mobile devices based on OMA DM. We present a definition of management objects and a method to collect them from mobile devices using the OMA DM protocol. We also present a method for debugging and correcting software faults using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Finally, we present a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 validate our proposed method. Results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is efficient and scalable in regard to network traffic overhead and response time.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市、商场等地对纸质的标签的管理混乱、更新不便、耗费人力等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Wi-Fi无线网络的智能便签系统.系统采用Wi-Fi无线网络实现智能标签与控制终端的通信,用以对智能标签的商品名称、商品ID、商品价格等数据的传输;使用Android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了一款搭载在Android移动设备上的智能标签的管理App,该软件使用Android内置的数据库进行商品的数据管理,可实现显示商品信息以及对商品智能标签的修改,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使用该软件对智能标签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本系统降低了传统纸质标签信息更新的时间花费以及人力成本,使得商品标签管理更高效更方便.  相似文献   

13.
韩智澄 《数字通信世界》2021,(4):104-105,125
数字化和网络化不断成熟的今天,各广电单位的媒体数据都在持续增长,虽然普遍使用传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数据上下载、存储等功能,但一方面,随着数据技术指标的更新和媒体文件质量的更高要求,传统媒资系统的存储及运算力已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端与融媒体业务的发展,对媒资系统的高效率、智能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媒资系统迫切需要转型与升级。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媒资系统为例,分析并展望未来博物馆的智能媒资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mobility management in the Internet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active fields in communications. The recent increasing mobile traffic demand is having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sign of mobile networks and some limitations are arising from traditional network deployments.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is new scenario, mobility management network architectures are being redesigned towards a more distributed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DM3 (distributed mobility management MPLS), a fully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designed to track efficiently the mobility of users in the current paradigm of evolving mobile IP networks. In DM3 architecture, several nod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MPLS‐based access network and the mobile nodes are served by a close‐by mobility anchor. With this operation, we reduce the routing and registration update costs, and provide a low handoff latency with a minimal packet loss rate.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justify the benefits of our proposed architecture.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Mesh网络的定位系统,利用Mesh节点作为"锚"节点,建立相对坐标系,移动终端通过测量与"锚"节点之间距离,并通过TDOA定位算法获得自身相对位置信息。对移动Mesh网络定位系统可行性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对移动Mesh网络条件下实现终端定位的性能进行了探讨,并对定位误差进行了必要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定位精度较高,可实现基于移动Mesh通信网络的终端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由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对NOMA环境下多中继协作网络的最优中继选择方案和系统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中包含窃听者仅窃听中继和窃听者同时窃听中继及源节点这2种情况下的系统安全性能表现,并与相同场景下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网络进行了对比。最终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所提出系统模型中,当信道条件相同时,NOMA网络总能取得相较于OMA网络更好的安全性能,同时随着系统中继节点数目的增多,NOMA网络在物理层安全性能上获得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手机恶意软件吸费引发投诉量增加和客户感知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数据的手机病毒主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网络数据采集、挖掘和整合,提供全量用户分地市、分终端品牌和病毒等的中毒情况统计和病毒发作趋势分析。通过对内置软件吸费的取证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能提供准确有效的核查结果,为降低投诉量、提升客户感知和开展主动客户关怀提供可行的技术手段。该系统和思路可扩展应用于长期演进(LTE)网络的手机病毒分析与监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络普及度增高,网络传输速率加快,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终端控制,远程监测,远程操作的设备技术更加成熟,远程监测控制系统的价值也逐渐凸显。此类设备能够连接互联网,通过云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设备进行远程的数据查看和硬件操作,在电力管理中,电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能够减少查询电量数据的人力消耗,加强电量查询的精准度,为电力管理提供更科学的方法。微信小程序的出现改变了手机软件的形态,其不一定独立存在,可以包含在微信中,十分方便。文章利用微信小程序作为客户端依托设计,设计一套基于远程控制装置的能耗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OMA DRM标准,以PKI安全体系为基础,采用HTTP和ROAP作为传输协议,设计出一个在手机上使用的,基于智能卡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用户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在手机上有偿地使用各种数字资源,随时随地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