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络合滴定法检测化工原料交联剂乙酰丙酮铝的铝含量及纯度。向乙酰丙酮铝样品中加入稀盐酸煮沸溶解,在样品溶液中加入定量且过量的EDTA溶液,加热煮沸促进铝离子与EDTA络合反应完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锌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测出铝含量,再根据铝含量计算乙酰丙酮铝的纯度。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乙酰丙酮铝的铝含量和纯度,加标回收率在98.69%~100.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0.5%(n=6),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谷琴 《江苏陶瓷》2003,36(1):13-15
叙述了通过717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铬,采用控制酸度使锆与铝分离,然后用苦杏仁酸掩蔽钛,再加过量EDTA,在弱酸性溶液中铝与EDTA络合,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氟化铵置换—EDTA络合滴定法测得Al203量的过程,论证了这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镁-钙-锌-铝四元合成类水滑石中含量相差悬殊的4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第一份试液,以氟化铵掩蔽铝、镁、钙离子后,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离子;第二份试液,用缓冲溶液调节pH为3.5,加过量EDTA煮沸处理,再调节pH为4.2,促使铝离子和锌离子全部与EDTA络合,以铜离子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EDTA后,用取代络合滴定法测定铝离子;第三份试液,用小体积沉淀法处理,形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与溶于水的偏锌酸根(ZnO2-2)和偏铝酸根(AlO-2)分离,再使碳酸钙与氢氧化镁溶于盐酸溶液,用EDTA滴定钙-镁总量;向第四份钙-镁溶液中加入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钡(Ba-EGTA)-硫酸钠溶液掩蔽钙离子,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镁离子,以差减法计算钙离子含量.该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能满足工业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通过717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铬,采用控制酸度使锆与铝分离,然后用苦杏仁酸掩蔽钛,再加过量EDTA,在弱酸性溶液中铝与EDTA络合,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氟化铵置换-EDTA络合滴定法测得Al2O3量的过程,论证了这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铅-钙-锌-镁-铝五元类塑料热稳定剂中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第一份试液,以三乙醇胺掩蔽铁等离子后,调pH为12,用EDTA滴定钙离子;第二份试液,调pH为3.5,加过量EDTA煮沸处理,再调节pH为4.2,促使铝和锌全部与EDTA络合,以锌盐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EDTA,加氟化铵解蔽ED-TA-Al,再用锌盐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EDTA,计算出铝的含量;第三份试液,用硫酸分离铅钙和锌镁铝,沉淀用醋酸-醋酸钠溶液溶解,用EDTA滴定铅离子含量,溶液用于锌镁的分析测试;第四份试液,取除掉钙铅的溶液一份调pH为5.5,加氟化铵掩蔽铝等离子后,用EDTA滴定锌离子;第五份试液,取除掉钙铅的溶液一份调pH为8.5趁热过滤以除去锌和铝。调pH为10,用EDTA滴定镁。该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能满足工业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骆丽君 《天津化工》2012,26(4):45-46
本文阐述了抑汗剂活性成分甘氨酸铝锆的生产工艺,对其生产工艺影响因素如反应温度、原料配比、pH值等进行了探讨,并对此产品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甘氨酸铝锆产品中铝与锆的物质的量比为3.5∶1时,甘氨酸铝锆抑汗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张林香 《山西化工》2012,32(1):32-34
考察了EDTA络合滴定法中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入1+1乳酸2mL即可掩蔽溶液中的Ti4+离子;EDTA的加入量以相对于铝过50%为宜;选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通过控制溶液pH值可使滴定终点敏锐而准确;加热煮沸2rain~2.5min可使络合反应完全。采用本法测定盐酸浸出液中的铝,RSD(n=6)仅为0.625%-1.266%,加标回收率100.1%~102.3%,测定结果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甘氨酸铝锆的制备与铝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月华  柳松 《精细化工》2005,22(12):931-934
以不同碱化度的碱式氯化铝、氧氯化锆和甘氨酸为原料制备甘氨酸铝锆(ZAG)的水溶液,浓缩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其铅和镉含量分别为0.76 mg/L和9.95μg/L。采用A l(Ⅲ)-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与止汗效果直接相关的铝形态分布,考察了pH、浓缩和陈化对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pH的增大(2.8~3.55),单体及低聚形态铝(A la)的质量分数减小(83.88%~67.04%);(2)浓缩会使一部分铝向聚合态转变,致使中聚形态(A lb)的质量分数增大(约增大9%);(3)陈化180 d后ZAG中主要存在形态仍然是起止汗作用的单体及低聚形态铝〔w(A la)>66%〕。  相似文献   

9.
姚晓华 《佛山陶瓷》2001,11(8):32-33
在氧化铝测定中,我们通常采用氟盐置换E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铝的含量。在pH=5.5~6的溶液中,加入过量一倍的EDTA后,煮沸数分钟使之与二价、三价、四价金属离子络合,用醋酸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然后加入氟化钠,由于氟与铝的结合而释放出相应量的EDTA,再用醋酸锌的标准溶液滴定之,就可间接求出铝的含量。 本法选择性高,在滴定时可允许下述量各种物质存在:氯化钠5g,NH4Cl5g,SiO2 70mg,CaO25mg,氧化镁 100mg,铁30mg,铜20mg,镍20mg,铅20mg,锰1mg,磷20mg,数十毫克的镉、钴、铋、钡、锶以及钒酸根、氯根、硝酸根…  相似文献   

10.
浮型与非浮型铝浆中的金属铝含量分析,我们采用常规EDTA络合滴定,都以失败而告终。发现铝离子与EDTA络合速度比其他离子与EDTA络合速度慢,是造成常规络合滴定失败的原因。本文介绍了解决这个分析问题的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让铝离子和EDTA一起煮沸数分钟使络合充分,定量地与EDTA反应,用NaF置换被铝离子定量络合的EDTA,滴定被置换出来的定量EDTA来计算铝含量。  相似文献   

11.
EDTA络合滴定法快速测定硫酸锆中氧化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HCI介质中快速测定硫酸锆中氧化锆含量的EDTA络合滴定法及其滴定条件,采用重量法与容量法相结合,先以重量法测出硫酸锆中氧化锆含量,再以已知含量的硫酸锆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滴定度,然后再测定相同原料生产的硫酸锆。该方法较重量法简便,快速,准确度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师玉荣 《广东化工》2006,33(9):58-59
从EDTA的加入量、pH的调整、缓冲溶液的选择、终点的判断四个方面,阐述了铝盐中铝含量的测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测定成膜剂中铝的含量,采用浓碱沉淀分离法,将成膜剂中大量的Ce4+、Zr4+干扰元素与Al3+分离,再用EDTA反滴定测定,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预测Me-OH-, Me-OH--NH3体系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与pH值的关系,分析了不同配合-沉淀体系中铝与钴、镍、锰的分离性能,采用水解-沉淀法除铝. 结果表明,在Me-OH--NH3和Me-OH--NH3-CO32-体系中,铝与镍、钴、锰分离效果较好,在Me-OH--NH3-CO32-体系中生成的Al(OH)3过滤性能较好. 在Me-OH-- NH3-CO32-体系中,pH=4.5时,镍、钴、锰回收率分别为98.57%, 99.63%和99.91%,铝去除率为99.94%.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含高浓度铁离子溶液中的Cl-时,需要调整pH到6.5~10.5,产生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沉淀,影响滴定终点的判定,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本研究在含不同高铁浓度模拟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胶体洗涤出铁离子,再用硝酸银滴定法分析Cl-浓度,结果显示在Cl-浓度20 mg/L时,相对偏差小于5%,浓度为200 mg/L时,相对偏差最大为1.03%,并把该方法应用在分析花岗岩铀矿浸出液中的Cl-浓度,与采用选择氯离子电极法分析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了这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相差不大。因此该方法消除高铁对硝酸银滴定法分析氯离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低合金钢的过程中。发现原水口存在烘烤难度大、渣线侵蚀严重、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开发了陶瓷复合铝锆碳水口,实践证明使用陶瓷复合铝锆碳水口,无需烘烤,内孔抗冲刷性能及抗热冲击性能、抗侵蚀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水口使用寿命增加。文章就陶瓷复合铝锆碳水口的原料制作、使用情况、使用效果等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具有高活性多孔铝粉和氢化铝共存的混合体系,在常压下采用格氏试剂法对普通铝粉进行活化,通过半固相反应得到高活性微米多孔铝粉,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静态氮吸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试了微米多孔铝粉的活性。结果表明,制备所得样品的主要成分是铝粉,同时还有部分AlH3;样品具有多孔结构,粒径多数分布在30μm左右,不仅具有孔径在2~10nm之间的中孔,还存在孔径分布在1nm以下的部分微孔结构;总孔体积为普通铝粉的5~7倍,比表面积为普通铝粉的2~3倍,样品平均活性含量达到92.83%。这种含有AlH3的高活性微米多孔铝粉混合体系在含能材料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