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工具车间工人老师傅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过去对成批硬质合金镶片铰刀和活络镗刀等等刃具堆焊工艺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质量不稳定,效率很低,生产上不能满足需要,工人老师傅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颗红  相似文献   

2.
自硬呋喃树脂砂工艺是造型方法上的一次革命。由于用此工艺生产的铸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好、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简化制芯、合箱工作、提高生产率,因此已被越来越多的工厂所接受。尤其是形状复杂、质量要求高的多品种小批量的机床类中大型铸件,最适合采用树脂砂工艺生产。所以,国内机床行业在推广这一新工艺中一马当先,目前已有10多家重点骨干机床厂通过引进主机设备,建成了树脂砂再生及造型生产线。 我厂自1982年起就开始了树脂砂工艺的摸索性试验。1984年底,厂里派我们赴日本铸造工厂研修一年,了解日本树脂砂生产情况,参观访问了许多厂…  相似文献   

3.
我厂是苏联全面帮助建立起来的精密工具制造厂,苏联为了帮助我们尽快的建好工厂,掌握与尖现设计,从建厂开始就陆续派来了许多专家驻厂指导。 我厂在今年一月,由国家验收委员去进行全部验收後,便正式开工生产。今年内基木是处於掌握新生产的阶段。 我厂的机器设备全是新式的,不少机床是自动、半自动及专用机床,有些机床我们既不能开动也不会调整;所生产的产品规格复杂、要求精密质量高,如一种高级量规,其长度与两边平行度的误差上下不能超过十万分之七公厘。因此工人的技术等级亦要求较高,按设计要求,生产工人平均等级为4.5级,工程技术人员应…  相似文献   

4.
我厂为了迎接明年更大的生产任务,厂的躍进规划初步确定,要在今年年底以前,自己设计和制造专用机床几十台;并且要求一定要大闹技术革命,千方百计来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以便进一步达到改善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因此,怎样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多快好省的方法,把这些机床设计完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机床设计”这四个字常给人们有一些莫测高深的感觉,认不这么复杂结构的机床,非由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不可。然而这个迷信,在技术革命的洪流里,已开始被上海机床厂、沈阳第一机床的群众所冲破。他们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与启发下,破除了对设计工作的迷信,在短短的几天里对机床设计结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并且设计出许多出色的结构,大大地简化了机床结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教育了工程技术人员。 上海机床厂把设计、工艺、(生产这三科组成了工作队,到车间去,在车间主任的统一领导下落户三个月,箔泣发劫群仄,向工人表示了在度;与他们谈心…  相似文献   

6.
1958年8月18日十几位机床与工具厂的厂长在第二 局座谈了一次技术革命问题。各厂长对当前如何进一步 深入开展技术文化革命运动,特别是对于如何进行设计 革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今将机床革命部分摘要介绍 如下: 许多厂长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向大自然作斗争,根 据需要迅速赶上世界水平。因此,设计、工艺、生产组织 要同时并进。 北京第一机床厂王乃锋厂长说,机床与工具工业技 术革命的意义非常深远。如钢帅要升帐,就要各种冶炼 设备和轧钢设备;长江三峡要发电,就要大型水轮发电 泛放并要增户,就要许多化肥设各生中化学肥料……。 所有远一切…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要求我们机床制造业多、快、好、省地发展机床生产。对一般的机床厂来说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增加产量,同时发展品种。一个厂,一个车间,通常要采取成批、多品种轮番生产的方式,来组织生产。但是,机床的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如何部署和配置才能适应呢?采用一般通用设备,效率低,产量上不去;采用单一性能的专用设备,又同多品种有矛盾。沈阳第三机床厂工人和技术人员在近两年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创制成功一批可调的组合式的专用工艺装备,比较好地实现了成批、多品种轮番生产。这里介绍的是这个厂一车间自制的几种可调的组合式专用机床。他们的思路和经验,是可供不少机床厂参考的。  相似文献   

8.
模鍛是一种比較先进的鍛造工艺,效率高,省材料,而鍛件質量又可以提高。但这种方法目前在現厂采用的还不普漏,主要是因为缺少模鍛用的設备(模鍛錘),同时对这种工艺也不够熟悉。在这次大闹技术革命中,我厂工人同志提出“自由鍛  相似文献   

9.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的“七·二一”指示的指引下,我厂于1974年7月开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办学两年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阶级教育为主课,把转变学生思想放在首位。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学生入学八个月后就开始实践搞机床设计。师生们在 Z 6525. 6机床基础上,研制了一台滚珠螺母反向孔加工专用机床。在这台机床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工人学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长,从生产实践出发,力求用最简单经济的方案,有效地解决生产问题,从实际需要入手,进行了工艺分析和工艺试验。这台机床的80%的零件…  相似文献   

10.
铁屑半永久型是我厂大閙技术革命中,工人与技术人員相結合下創造的一种新的造型工艺。目前在銅合金、鑄铁和球墨鑄铁件上,已經試驗成功,并投入了小批生产。由于在銅合金件上試制成功的較早,現从这方面簡单总結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卧式锉刀机     
目前在钳工当中还有许多活是用手工操作的,为了尽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那么实现手工操作的机械化就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厂过去人员少,设备旧,产品质量不高。通过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我厂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土设备四仟项左右,这些技术革新项目的实现就大大改变了我厂过去的生产面貌。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厂装配工段老工人班林海同志改进的卧式锉刀机。  相似文献   

12.
以“四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和生产力的猛烈增长,对改进产品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首先,用户纷纷要求扩大机床使用范围,提高自动化程度,特别是綦江汽车配件厂对我厂生产的y38 滚齿机进行提高自动化程度的改装,对我们启发很大。我们是这种机床的制造厂,用户已经感到其自动化程度不高,“动手术”作了改进,我们当然不能仍按老一套设计进行生产,再者,全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立即改变加工零件批量小、规格复杂、品种不统一的情况,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的要求。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从改进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属切削加工的发展,要求我们在现有基础上发挥机床的最大潜力。因此,一方面要采用高速切削、强力切削及多刀多刃等先进工艺,而另一方面则必须对刀具进行改进。我厂最近学习了苏联列宁格勒汽车制造厂新型装夹式刨刀的经验,结合我厂的生产特点,设计了一种装夹式大型刨刀。现将刀具结构及使用经验介绍如下,供兄弟厂的工人同志参考。刀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1是刀杆,开有刀槽和螺孔;2是刀片,用内  相似文献   

14.
机床配合导轨上的油槽,过去我厂都是靠钳工用凿子加工的。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高、质量差。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最近,我厂二车间的职工同志们,革新成功了靠模铣具,使钳工甩掉凿子,实现了油槽加工机械化。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加工质量。同时,生产效率还可提高五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1958年,“机床与工具”月刊刊登了“加工长丝杠的专用土机床”一文,对我厂所制之这种机床作了介绍。由于这种机床系按仿形原理进行加工的,所以在加工工件要变更螺距时,必须另换标准丝杠、铜螺母等零件,因此在加工成批长丝杠时虽然很适用,但在加工各种不同规格的螺距产品时,就会感到不方便。由于在我厂任务中新增加了不少重型新产品,这些产品要求各种不同规格的螺距,因此我厂史济华,柴绍荣二位老师傅就开动脑筋,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旧料,在这具机床上装上了一个差动装置,使这台机床只需一种螺距的标准丝杠,就可以车削各种不同螺距的长杆。这…  相似文献   

16.
我厂是一个生产精密磨床、精密量仪以及精密滚动元件的企业。随着机械工业设备的更新、改造,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普通机床的精度、效率、使用寿命,达到提高机床使用价值及经济效益的目的。我们采用本厂生产的滚珠丝杆付、滚动直线导轨付以及西安微电机研究所生产的JWK_2-3型经济型微机系统,对X52K立铣结合大修进行精化技术改造,使之  相似文献   

17.
机床技术在历史上曾经作为产业革命的后盾,支持了许多部门实现以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重大技术革命;在现代,机床技术也是加速实现用机器分担人的脑力劳动的技术革命的一种有力保证。 现代机床技术应理解为:在将毛坯加工制造成产品的过程中,生产组织、加工工艺和机床结构的总体。衡量机床技术水平高低的最终标准,不是在机床制造厂内,而主要应以其在用户厂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效果作为依据。事实证明,这样处理问题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这些原则的实现成为可能。本文拟就国外机床技术的发展现状来探讨现代机床技术的一些…  相似文献   

18.
三头攻丝机     
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我厂制成了三头攻丝机。使用这种攻丝机,不仅提高了生产率0.5倍(由原班产800件提高到1200件),而且质量也得以提高,螺纹光洁度达▽6,保证了角度公差的要求。同时也使机床操作简单,送料,进退刀实现了自动化,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并且还可以进行多机床管理(每人可操作2~3台机床)。  相似文献   

19.
《轴承》1975,(5)
我厂于1973年开始试制关节轴承,生产了UC64、UC60两个品种。这种轴承的内圈相当于一个球体,在与轴线正交的两端各切去一部分,如图1所示。困为我厂过去未生产过,用什么方法加工较好?工艺技术人员与车间工人师傅一道共同研究,在我厂现有机床的实际情况下,初步拟订的工艺方案是:磨两端面——粗磨滚道——精磨滚道——磨内孔——抛光滚道——磨直外圆——终检。  相似文献   

20.
机床配合导轨上的油槽,过去我厂都是靠钳工用凿子加工的。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高、质量差。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最近,我厂二车间的职工同志们,革新成功了靠模铣具,使钳工甩掉凿子,实现了油槽加工机械化。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加工质量。同时,生产效率还可提高五倍左右。靠模工具的结构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