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石膏掺量对硫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膏组成的三元胶凝体系制备的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水化产物、水化热的影响.结果 表明:石膏掺量基本不会影响自流平砂浆的流动度和凝结时间,石膏掺量≤40 g/kg时,自流平砂浆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28 d拉伸粘结强度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石膏掺量≥50 g/kg时自流平砂浆因膨胀开裂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28 d拉伸粘结强度随着石膏掺量增加而降低.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自流平砂浆各龄期的收缩值由负变正,即由收缩变为膨胀.24h之前三元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速率及水化放热量均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石膏掺量为60 g/kg时,因膨胀使得容器胀裂,三元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量在30 h出现最高峰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于水军  魏月贝  杨岱霖 《硅酸盐通报》2018,37(10):3217-3222
为了解决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因干燥收缩而产生起砂和裂纹等现象,以盐石膏和粉煤灰作自流平砂浆基材,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砂胶比、减水剂掺量、保水剂掺量以及粉煤灰取代率对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流动性、凝结时间和表面硬度的影响,对这些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得到最佳配合比,测试了粉煤灰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性能.结果表明:减水剂掺量和水胶比是影响粉煤灰自流平砂浆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水胶比对凝结时间和表面硬度影响最大.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胶比为0.28,砂胶比为0.52,减水剂掺量为0.4%,保水剂掺量为0.15%,粉煤灰取代率为30%,其性能指标均超过了JC/T1023-2007《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锥形量热仪在饰面型防火涂料防火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锥形量热仪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阻燃剂含量的饰面型防火涂料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有效释放热及总烟气释放量等项目,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热释放速率、有效释放热等参数随之降低;此外,在市面上选取3种饰面型防火涂料,用大板法和锥形量热仪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耐火极限的延长,有效释放热、热释放速率等参数数值明显减小,同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4.
屈凯 《硅酸盐通报》2020,39(6):1815-1821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板的截面温度场进行了分析,选取的标准火灾升温曲线包括ISO834升温曲线和HC碳氢升温曲线,真实火灾曲线选择欧洲规范EC1建议的的参数化火灾升温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火灾曲线的升温速率越快,相同时刻混凝土板背火面的温度越高,而随着混凝土板厚度的增大,背火面的温度显著降低.将钢筋混凝土板失去隔热性作为判断耐火极限的条件,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构件的耐火极限,分析了各参数对构件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不同火灾曲线下钢筋混凝土板达到一级耐火极限90 min所需的最小板厚.  相似文献   

5.
以脱硫石膏煅烧而成的α型半水石膏为基料,掺加石英砂以及减水剂、缓凝剂、消泡剂等外加剂,成功研制了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30 min流动度损失<3mm,抗折、抗压强度达到10.4 MPa和32.3 MPa,拉伸粘结强度达到1.50 MPa,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JC/T 1023-2007《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标准要求,可...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建筑石膏、P·O 42.5水泥、粉煤灰、矿粉、石粉及外加剂为原材料制备高强耐水型磷建筑石膏基无砂自流平砂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砂浆中胶凝材料的最优掺量,研究减水剂和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及SEM对砂浆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当磷建筑石膏、水泥、粉煤灰、矿粉及石粉质量比为73∶5∶5∶15∶2时,砂浆综合性能最优,28 d绝干抗压强度为33.0 MPa,软化系数为0.774。减水剂能够提高砂浆30 min的流动度、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但当掺量为0.30%(质量分数)时,会降低砂浆的后期强度。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会降低砂浆的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但能提升砂浆的耐水性能。制备的磷建筑石膏基无砂自流平砂浆的性能满足《石膏基自流平砂浆》(JC/T 1023—2021)的要求,砂浆的28 d绝干抗折强度、28 d绝干抗压强度分别为12.0、45.9 MPa,软化系数高达0.886,吸水率低至2.8%。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三维中空复合材料结构微波固化成型的固化均匀性,提出了添加外部导热附加模具和内部微波吸收剂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附加模具的材料、厚度以及微波吸收剂种类和含量对三维中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的平压失效模式包括芯柱失稳和压溃,剪切失效模式为芯材剪切失效和界面脱粘,短梁弯曲的失效模式为面板/芯材界面的脱粘后屈曲破坏。相比于未添加附加模具,AlN和Al_2O_3陶瓷均可以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但AlN的增强效果更显著。AlN模具厚度的增加不利于结构的力学性能,模具厚度从0.5 mm增加到1.5 mm时,结构的平压、剪切和芯材剪切强度均随之降低。微波吸收剂的添加均可提高中空结构的力学性能,其中剪切和芯材剪切强度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平压强度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而Fe_3O_4含量变化则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聚苯乙烯(PS)泡沫在风电叶片中的应用,通过对比研究聚氯乙烯(PVC)泡沫和PS泡沫本体以及泡沫玻璃钢夹芯结构的力学性能,通过有限元模拟夹芯结构悬臂梁在加载后发生的位移值来判断PS泡沫作为夹芯结构的芯材对整体刚度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测量和有限元模拟泡沫夹芯结构。结果显示,PS泡沫本体力学性能较PVC低;PS泡沫作为夹芯结构的芯材可以使用在叶片的剪切腹板中,在替代PVC泡沫使用在壳体蒙皮的夹芯层中,若要保证蒙皮的刚度不变则需要增加PS泡沫的厚度。  相似文献   

9.
张有祥  汪超  王序晖  张同生 《水泥》2023,(12):5-10+25
现有自流平砂浆多由硫铝酸盐水泥和固体外加剂制备,导致成本高、保质期短、性能不稳定。本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超细硅酸盐水泥-矿粉三元复合胶凝材料和液体外加剂制备了硅酸盐水泥基双组分自流平砂浆,研究了胶凝材料和外加剂的组成与匹配对自流平砂浆的流动性、力学强度、干缩的影响。结果表明,0.55水胶比、5%超细硅酸盐水泥、4%Ⅱ型石膏、0.5‰减缩剂和12%HCSA高性能膨胀剂制备得到的硅酸盐水泥双组分自流平砂浆,初始流动度和20 min流动度可达到140 mm以上,1 d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为6.2 MPa和5.2 MPa,7 d拉伸粘结强度可达1.45 MPa,7 d收缩值仅为0.1%,可基本达到目标砂浆性能。  相似文献   

10.
《玻璃钢》2013,(4)
<正>1夹层结构的介绍夹层结构是一种层合复合材料的特殊形式,它是由不同材料相互粘接组合,通过利用各个组分的性能特点达到整个系统组成的结构优势。夹层结构一般是由上面板、上面板与芯材的粘结层、芯材、下面板与芯材的粘结层以及下面板所构成,这五个要素组成了一个整体的夹层结构。在构造上通常是采用厚度较薄、强度高、刚度大的材料作为面板,而用密度小、厚度较  相似文献   

11.
通过Moldflow软件对桶形塑件进行了夹芯注射模拟仿真分析,研究了芯/壳层材料黏度比和制品壁厚对夹芯注射制品芯层穿透长度、芯层厚度和芯层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型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芯/壳层黏度比的增大,芯层穿透长度比按照1.41 %~1.67 %的倍率对应减小,芯层厚度因子均值按照1.76 %~2.28 %的倍率对应增大,芯层厚度因子偏差按照1.91 %~2.66 %的倍率对应增大,芯层厚度分布均匀性有所下降;制品壁厚每增加1 mm,芯层穿透长度比减小1 %~2 %,芯层厚度因子均值增大6 %左右,芯层厚度因子偏差增大10 %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以热膨胀微球、石蜡和石墨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快速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新型微波加热自修复功能材料(MHSFM)。研究了热膨胀微球掺量对MHSFM体积膨胀率的影响,测试了在微波作用下MHSFM和掺加MHSFM砂浆的升温速率,评价了MHSFM掺量对砂浆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HSFM的体积膨胀率随着热膨胀微球掺量增加而增大。在微波作用下,砂浆的升温速率随MHSFM掺量的增加而明显加快。MHSFM对砂浆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会显著增强砂浆的自修复性能,掺加12%(质量分数)MHSFM的砂浆在微波作用下可快速愈合0.53 mm的裂缝。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竞技用自行车的制动性能,先将环氧树脂(EP)和碳化硅混合制备了改性树脂,利用浸渍-模压法制备了一种用于自行车轮圈刹车部位的EP/SiC/碳纤维(CF)复合材料摩擦层样品,利用自制的热导率测试装置研究了导热填料的含量对摩擦层样品的热性能影响,并且对摩擦层样品的厚度规格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摩擦层样品随着时间的增加,表面温度逐渐升高达到平衡;随着改性树脂中导热填料的含量增加,摩擦层样品平衡温度升高,且升温速率下降加快;摩擦层样品的高温热导率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厚度摩擦层样品的定值升温时间/厚度的比值不同。综合考虑,改性树脂中导热填料质量分数为6%、厚度为0.5 mm的复合材料摩擦层适用于复合材料自行车轮圈的刹车结构。  相似文献   

14.
针对选择性激光烧结件力学性能和尺寸精度差的问题,通过机械混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PS/ABS)的复合粉末。在预热温度85℃、8层网格支撑等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和单层厚度对烧结件强度和相对误差的变化规律,并用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烧结件的弯曲强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提高,随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和单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Z向尺寸相对误差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和单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由极差分析可知,激光功率对PS/ABS烧结件弯曲强度和Z向尺寸相对误差的影响最大;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30 W、扫描速度1 200 mm/s、扫描间距0.32 mm和单层厚度0.26 mm,此时烧结件的弯曲强度为7.85 MPa,Z向尺寸相对误差为1.30%。  相似文献   

15.
利用喷涂稳定的氧化镁氧化锆等离子体陶瓷涂覆在铝活塞顶部来改善活塞铝基体的温度,同时提高柴油机性能,探讨了涂层厚度对活塞温度场和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并且与无陶瓷涂层活塞进行了比较,分析了0.2mm、0.4mm、0.6mm、0.8mm、1.0mm厚度涂层的温度场和热应力。结果发现,涂层活塞的表面温度明显高于无涂层的活塞,并且涂层表面的温度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和无涂层的活塞相比,1.0mm涂层厚度活塞的铝基体温度下降了25.47%。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最大等效热应力随之减少,热应力最大的地方出现在过渡层第一层的下表面,这个值是铝合金基体的3~4倍,并且可以发现陶瓷层、过渡层以及基体的最大等效应力近乎是涂层厚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6.
采用炭布/酚醛树脂预浸料铺叠、固化、一次性炭化制备出密度为1.34 g/cm3的C/C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中升温速率和胶层厚度对其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升温速率和胶层厚度是C/C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升温速率为2℃/min时,未涂胶的C/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为43.70 MPa,比升温速率为5℃/min时提高了15.9%,而且所制备的C/C复合材料孔隙结构均匀;当胶层厚度为一层(0.2 mm)时,C/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48.17 MPa,比未涂胶时提高了12.2%,比胶层厚度为三层(0.6 mm)时提高了22.7%,且弯曲测试后裂纹较小,界面结合性较好,呈现塑性断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胶合木构件螺栓连接的火灾试验,研究连接的侧材厚度、螺栓直径、螺栓数、端距、荷载水平、施加保护等参数对连接耐火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栓的直径和间距对耐火极限影响不大,而增加侧材厚度、降低荷载水平、增加连接端距能提高其耐火极限;需要对连接施加有效的保护才能达到规定的耐火极限。  相似文献   

18.
利用Turbiscan对一种咪唑啉型缓蚀剂的乳化性进行研究,讨论了温度、缓蚀剂体积分数对其乳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增加,乳化液-油界面移动速率增加较快,水-乳化液界面移动速率增加较慢;缓蚀剂体积分数增加,乳化层厚度增加。缓蚀剂体积分数为0.20%时,温度从20℃升高到50℃,乳化层厚度从9.0 mm减少到2.4 mm,稳定指数(TSI)从25.75增加到29.69,乳化液-油界面移动速率从163.004μm/min增加到178.789μm/min,水-乳化液界面移动速率从163.652μm/min增加到168.163μm/min。温度为40℃时,缓蚀剂体积分数从0.20%降低到0.05%,乳化层厚度从4.8 mm降低到0.3 mm。  相似文献   

19.
正本实用新型耐高低温铜带屏蔽电力电缆,包括多根导体构成的电缆芯,每根导体均包覆绝缘层;电缆芯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铜带屏蔽层、隔氧层、耐火层和护套层,电缆芯与铜带屏蔽层之间的空隙设有填充物;铜带屏蔽层采用铜带绕包,铜带厚度为0.15 mm,铜带重叠搭盖率大于20%;绝缘层和外护套层均采用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料;填充  相似文献   

20.
陈伟  盛明泉  许澳  梁越 《硅酸盐通报》2022,41(4):1256-1263
高温不仅降低砂浆的力学性能,还会对其耐久性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高温马弗炉以3种不同升温速率(即5 ℃/min、10 ℃/min、15 ℃/min)加热砂浆至400 ℃、500 ℃、600 ℃来模拟火灾试验。通过新的试验技术(允许在围压下同时测量气体渗透性和孔隙率)研究了不同温度损伤后砂浆的气体渗透性和孔隙率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以及温度的升高,砂浆气体渗透率与孔隙率逐渐增大。与未升温相比,当以15 ℃/min加热至600 ℃时,砂浆气体渗透率增加了2个数量级,孔隙率增大了1.77倍;在加卸载围压过程中,砂浆气体渗透率与孔隙率均不可逆地降低;升温速率越大,加热温度越高,砂浆气体渗透率与孔隙率对围压就越敏感。孔隙率对围压的敏感性与气体渗透率相比较小,但孔隙率对围压的敏感性证实了加卸载围压过程中裂纹不可逆闭合与孔隙不可逆破碎;当以3种升温速率加热砂浆至400 ℃、500 ℃和600 ℃时,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以及温度的升高,砂浆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