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一、降水情况 6月1日进入汛期以来至7月26日,全省平均累计降水量为221mm,较常年同期偏多8%(其中6月份偏多59%,7月1日至26日偏少18%)。从各市统计情况来看,石家庄市偏多6成,邢台、保定两市偏多近5成;廊坊、沧州、衡水、邯郸、张家口5市比常年略偏多,承德偏少两成,秦皇岛、唐山两市  相似文献   

2.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2012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和2013年工作安排意见报告如下. 1 2012年汛情、旱情和灾情 1.1雨情 2012年,我国西部、北部降水明显偏多,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3成,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偏多5成至1倍,6~7月西北、华北降水列1951年以来同期首位.其中7月下旬,海河流域出现罕见强降雨过程,北京市日平均降雨量高达170mm,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房山区河北镇日雨量460mm,重现期接近500年一遇.此外,黄淮、江淮、西南等地降雨较常年偏少1~2成,其中1~4月,西南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较常年偏少2~5成;6月,江淮、黄淮部分地区比常年偏少7~9成.  相似文献   

3.
2013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28mm(报汛值),较常年同期偏少1%,属正常降水年份.今年降水量区域分布相对均匀,总体呈现南北部略偏少,中部略偏多.年降水量时程分布特点为:汛期比常年偏多10%,非汛期明显偏少,汛前降水量比常年偏少39%,汛后比常年偏少43%.  相似文献   

4.
7月10日~8月10日是河北省的主汛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防汛抗旱并重,经过全省上下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河北省已经顺利度过了主汛期。6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77mm,比常年同期偏多5%。7月上旬,全省平均降水量34mm,比常年同期偏少21%。主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68mm,比常年同期偏少63%。今年主汛期汛情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2011年全省平均降雨量为504mm,比常年同期偏少5%。从时间上分布非汛期明显偏少,1~3月份和12月份4个月全省基本无降雨;主汛期降雨偏多,特别是6~7月份明显偏多;从区域分布上为中部地区偏多,南、北部地区偏少。年内河道涨水次数多达237站次,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防汛抗旱:请您介绍一下2017年青海省的汛情、旱情及灾情特点。巴之玉:2017年雨情:农业区及青南部分地区偏少1~6成,第1场透雨在4月19—21日出现,较常年提前约半月。汛期全省平均降雨量294.0 mm,较常年偏多5.4 mm,但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湟水流域大部分站来水量较常年偏少2~6成。黄河上游来水量较常年偏多近6成。内陆河流域来水量与常年持平,托索河来水量较常年偏少近5成,其余河流来水量较常年偏多30%~130%。长江上游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江苏建湖上游及周边地区较大范围普遍干旱少雨。4月初至6月中旬,江淮之间仅降雨12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43%,特别是6月8日进入农灌用水高峰以来,几乎滴雨未下。淮河干流6月3日开始断流,洪泽湖得不到足够的水量补给,可用水量大大低于往年。加之长江来水量少于常年同期2成,造成沿江水位普遍低于常年同期0.5米至0.8米,给沿江涵闸自流引江水灌溉带来较大困难。建湖本地降水也严重不足,全县1~5月份降水147.6毫米,比常年239.5毫米偏少近40%,早已有了春旱。从5月13日至6月24日的43天内仅降雨41毫米,比常年的119.6毫米偏少  相似文献   

8.
詹道强 《治淮》2001,(5):15-16
一、2000年汛情回顾 2000年沂沭泗流域汛期降水总量与常年持平。但在时间分布上,丰枯交替,分布不均。6、8月份偏多,7、9月份偏少。在地区分布上,东南部与西部、北部相差悬殊。新沂河南北地区部分站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灌河响水口站汛期降水量达1548mm,较常年同期偏多158%;邳苍及骆马湖地区偏多1~3成,沂、沭河上游地区偏少3~5成,南四湖地区偏少1~2成。 8月末,受12号台风派比安倒槽影响,流域东南部部分地区出现涝灾,给当  相似文献   

9.
<正>汛情、灾情特点降雨过程偏多,但区域性暴雨过程少。截至8月25日,全省共有15次明显降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仅有2次,较常年同期偏少2次。降雨总量偏少,但局部偏强。全省降雨量较常年均值偏少1成。但部分站点雨强极大,南充站7月6日降雨量219.3 mm,宜宾县8月7日降雨量124.1 mm,此外,还有蓬溪、绵阳、九寨等站日雨量突破历史同期  相似文献   

10.
一、简述2005年由于赤道辐合带比常年活跃,汛期生成的热带风暴比常年偏多,导致副高位置不稳定。徐州地区没有出现长历时、高强度、流域性的降水过程,但副高比常年偏弱,暖湿气流活跃,弱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得流域过程性降水多,汛期6~9月降水高度集中,较常年偏多5~7成,而非汛期降雨偏少近5成。  相似文献   

11.
孔敏 《河北水利》2009,(3):21-21
1.雨情分析2008年全省平均降雨量569mm,比常年偏多10%,属正常偏多年份,是1997年以来降水量最多的一年。1.1降雨特点一是降雨总量偏多。今年1~5月底全省平均降雨量93mm,较常年偏多26%;6~9月底全省平均降雨量446mm,比常年同期偏多10%;10~12月底全省平均降雨量为30mm,比常年偏少19%。二是降雨次数偏多。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石家庄市平均降水量为554.8mm.比2010年偏多30.8%.比常年偏多3.1%。属正常年份。春季降水量较少.汛期降水量较为充沛。1~4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16.4mm。比2010年同期偏少60.8%.比常年同期偏少62.9%。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43.0mm.占年降水量的79.8%。比2010年同期偏多27.9%.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雨情、水情和灾情 1.雨情 截止目前,全省平均降水量150mm,比常年同期偏少10%。其中入汛以来93mm,比常年偏多3%。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安排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汛情、旱情和灾情 (一)汛情 2005年汛期,全国降水普遍比较丰沛,降雨量多于常年。淮河、珠江、辽河流域,松花江干流和第二松花江,长江北侧支流、黄河南侧支流以及新疆、青海、甘肃中西部、西藏中北部等地区降雨较常年偏多。其中淮河、汉江流域及粤东、闽南、吉林、新疆、青海中西部偏多3成至1倍。其余地区降雨偏少,其中宁夏北部、内蒙古大部和黑龙江北部偏少3—6成。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在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和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河流域的防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为海河流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1雨水情今年汛期海河流域降雨较常年同期正常偏多。华北地区出现了几次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过程,局部地区受灾较重。1.1.雨情6月份以来,流域内先后有九次大的降雨过程。其中以7月10~12日、8月4日~6日、8月12~13日三次降雨较大。全流域今年汛期平均降雨量为484mm,比多年平均偏多7.5%,比1993年同期偏多28.3%。全流域6~8月份有16个站累计降…  相似文献   

16.
<正>汛旱情特点一是降雨总体偏少,但时空分布不均。全市平均降水量551 mm,较常年同期偏少12%。降雨时空分布不均,5月、6月分别偏多6.4%、8.1%,7月、8月分别偏少39.5%、25%;7个区(县)偏多,其中巫山偏多达24%,33个区(县)偏少,武隆、涪陵、荣昌、大足偏少超过40%。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广西防汛抗旱工作的回顾与建议李里宁11997年防汛抗旱工作回顾11概况1997年广西平均降雨量1820mm,较常年偏多198%,其中汛期4月~9月降雨量1343mm,比常年偏多135%;但月雨量分布不均:6月份全区降雨比常年同期偏少...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全国先后发生23次强降水过程,年均总降水量610 mm,接近常年,其中嘉陵江、汉江、黄河中游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3~1.6倍,汉江上游降雨量列1961年以来第3高位,华东、西南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2~3成。全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22个台风,较常年偏少5个,其中有5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偏少2个。超强台风"威马逊"1雨水汛情概况  相似文献   

19.
6月5日上午,2008年黄河防汛抗旱会议在郑州举行。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报,今年汛期黄河流域主要多雨区分布在三门峡以下区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二至五成,这一地区恰好覆盖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暴雨区。  相似文献   

20.
2003年黄河流域雨水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3年上半年,黄河流域主要来水区(站)来水量较常年偏少40%~700%,为有资料记录以来的最小值。进入汛期以后,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多,其中泾河、渭河和三门峡一花园口区间7~10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60%~70%;9~11月渭河华县站、洛河黑石关站和沁河武陟站来水量较常年偏多l~6倍。7月30日北干流府谷站发生该站有实测资料记载以来最大洪水;8月下旬到10月上旬,渭河连续发生6次洪水,咸阳、临潼、华县等站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洛河部分站也出现有实测资料记载以来最大洪水。黄河下游小浪底-利津河段全年约冲刷泥沙2.55亿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