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水平连铸工艺生产的4047铝合金线杆制备SAl 4047铝硅合金焊丝,分析原材料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拉拔至?4.5 mm的硬态铝合金焊丝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拉拔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退火工艺。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增加,焊丝强度呈先降低后小幅增加趋势,伸长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退火工艺为300 ℃×2 h时,消除应力效果最佳,焊丝可以实现多道次顺利拉拔。  相似文献   

2.
退火对冷拉拔Al-0.7Fe-0.2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红  杨伏良  臧冰  柳公器 《热加工工艺》2012,41(22):172-176,179
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冷拉拔铝合金Al-0.7Fe-0.2Cu在不同退火处理制度下的微观组织结构演变,并分析了其对电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退火,初生相Al(Fe,Cu)中Cu元素部分回溶于基体,500℃退火,Cu元素几乎完全回溶于基体;冷拉拔Al-0.7Fe-0.2Cu丝材再结晶温度为300~350℃;450℃长时间退火后,再结晶晶粒长大不明显,但有极少量的晶粒出现异常长大现象,这主要是因为Al(Fe,Cu)相分布不均匀对晶粒长大的影响;其电导率在250℃×2h条件下退火达到最大值;超过350℃长时间退火其抗拉强度趋于稳定,伸长率降低.冷拉拔合金在350℃×2h退火处理制度下,拥有最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拉拔结合中间热处理制备纤维复合Cu-12%Ag和Cu-12%Ag-0.3%RE合金,在不同温度对合金进行退火,分析合金中稀土化合物形态与结构,研究合金组织性能在退火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稀土元素的作用。结果表明:合金中初生富Cu枝晶及共晶体在拉拔过程中形成纤维复合组织,并在500℃退火演变为等轴晶粒;随退火温度升高,合金强度下降而其电导率升高;添加0.3%的稀土元素能够在Cu.12%Ag合金中形成(Cu,Ag)6(Ce,La)化合物粒子,并可提高300℃以下退火合金的抗软化能力,但使合金的电导率略为下降;(Cu,Ag)6(Ce,La)化合物粒子在拉拔过程中基本不变形,也不明显影响纤维组织退火时的再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TAg0.1铜银合金的显微组织,采用显微硬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电导率测量仪等设备研究TAg0.1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系统分析铜银合金导线成型工艺过程中挤压、拉拔及退火等工序对TAg0.1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拔处理后TAg0.1合金的强度和硬度较挤压态提高,但伸长率和电导率降低。经退火处理后,TAg0.1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值均减小,伸长率和电导率均增大。经挤压、拉拔、中间退火、拉拔的工艺后,获得的TAg0.1空心导线硬度值为129.7 HV0.05、抗拉强度为400 MPa、导电率为99.5%IACS。  相似文献   

5.
对铸态组织采用高温700℃,2 h+720℃,2 h退火及低温450℃,10 h退火再进行冷拉拔,制备了Cu-12%Ag(质量分数)合金线材,通过观察退火前后显微组织及测定不同冷拉拔变形程度下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研究了预备热处理工艺对纤维相复合强化Cu-A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高温退火能够充分消除枝晶偏析,减少共晶体数量并促进较粗大的次生相析出,使合金中溶质及相界面的电子散射效应较小.低温退火能够部分消除枝晶偏析,保持一定数量的非平衡共晶体及促进细小的次生相析出,使合金中分散相强化效应较明显.在相同的变形程度下,低温退火可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高温退火可使合金具有较高的电导率.Cu-12%Ag合金采用高温退火的预备热处理工艺可以得到更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铸态组织采用高温700℃,2 h+720℃,2 h退火及低温450℃,10 h退火再进行冷拉拔,制备了Cu-12%Ag(质量分数)合金线材,通过观察退火前后显微组织及测定不同冷拉拔变形程度下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研究了预备热处理工艺对纤维相复合强化Cu-A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高温退火能够充分消除枝晶偏析,减少共晶体数量并促进较粗大的次生相析出,使合金中溶质及相界面的电子散射效应较小.低温退火能够部分消除枝晶偏析,保持一定数量的非平衡共晶体及促进细小的次生相析出,使合金中分散相强化效应较明显.在相同的变形程度下,低温退火可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高温退火可使合金具有较高的电导率.Cu-12%Ag合金采用高温退火的预备热处理工艺可以得到更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平连续定向凝固法,制备了16 mm的不同Ag含量的Cu-Ag合金杆,通过多道次冷拉拔,制备了0.12mm的Cu-Ag合金导线,研究了Ag含量和拉拔变形对Cu-Ag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与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凝固杆具有纵向连续柱状晶及良好的伸长率,适合拉拔微细线材。随后采用再结晶退火工艺,提高了合金的伸长率,并成功试制了电导率达58.00 MS/m、抗拉强度为300 MPa、伸长率为23%的Cu-Ag合金细线。  相似文献   

8.
通过冷变形拉拔并结合中间热处理制备了纤维相增强的Cu-12%Ag合金线材.通过不同温度下退火不同时间,研究了等温过程对Cu-12%Ag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200℃等温退火时强化相仍能基本保持纤维形态,强度略有下降,电导率略有上升.300℃等温退火时纤维相界面局部迁移,退火初期合金电导率较快上升而强度较快下降,随后电导率上升或强度下降速率变缓.400℃等温退火时组织发生明显再结晶和晶粒粗化,退火初期合金电导率剧烈上升而强度剧烈下降,随时间延长,强度下降趋势变缓而电导率达到最高值后略有下降.可以用纤维组织的回复、再结晶、次生相析出及溶质原子溶解等因素在等温退火过程中的变化来分析材料组织、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双重退火对TC18钛合金等温锻件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双重退火时不同的退火温度对TC18钛合金等温锻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退火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含量明显减少,次生片状α大量增加,合金的强度提高,塑性降低。随着低温退火温度的升高,细小弥散的次生α相不断长大粗化,合金强度不断降低。TC18钛合金等温锻造后采用830℃×2h,炉冷至750℃×2h,空冷+570℃×4h,空冷的双重退火工艺时,可得到较佳的显微组织和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TA10钛合金进行了双重退火,即分别在840℃、860℃、880℃和900℃保温1h空冷,随后在560℃保温4 h空冷。退火后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拉伸试验机检测了合金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首次退火温度在两相区时,合金的微观组织由初生α相和β转变组织构成,且随着首次退火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数量减少,β转变组织增多,次生α相体积明显增大;当首次退火温度在单相区时,合金中初生α相完全消失,组织以粗大β晶粒为主,晶界有明显的α相;随着首次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升高,塑性降低;当首次退火温度在两相区时,拉伸断口有大量等轴状韧窝,首次退火温度升高至单相区后,拉伸断口呈岩石状,并有明显的撕裂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