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谭良  周明天 《计算机科学》2007,34(12):260-264
在开发基于Internet的大型复杂软件系统时,应该在体系结构层次上考虑业务需求和安全需求,而传统的体系结构没有专门针对安全需求的构件、连接件和体系结构风格的描述,因此在体系结构层次上描述安全需求还比较困难。本文首先论述了在体系结构层次上描述安全需求的必要性。然后,在传统体系结构单元——部件/连接件的基础上,引入了安全构件、半安全构件、安全连接件、半安全连接件等新的设计单元,并给出了这些设计单元形式化的语义和约束以及图形模型,解决了软件系统安全需求的构件表示方式。最后,用一个实例展示了软件系统安全需求的体系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以构件作为最小组装粒度,构件通过其自身定义的接口与外界进行交互。连接件作为一种特殊的构件,它主要负责管理构件之间信息的交换。构件与连接件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的传递,因此,如何从体系结构层次上定义构件及连接件接口的交互规则是构件组装的关键所在。在现有动态体系结构描述框架的基础上,定义了端口以及通道的连接规则,并结合实际的案例,采用动态体系结构描述语言D-ADL进行描述,具体说明了这些规则的应用。从而为系统行为的形式化分析、验证和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以构件作为最小组装粒度,构件通过其自身定义的接口与外界进行交互.连接件作为一种特殊的构件,它主要负责管理构件之间信息的交换.构件与连接件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的传递,因此,如何从体系结构层次上定义构件及连接件接口的交互规则是构件组装的关键所在.在现有动态体系结构描述框架的基础上,定义了端口以及通道的连接规则,并结合实际的案例,采用动态体系结构描述语言D-ADL进行描述,具体说明了这些规则的应用.从而为系统行为的形式化分析、验证和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强在构件组装过程中连接件的复用性,根据体系结构层的异常处理技术和理想容错构件的特点,提出了用四个基本连接件及其相互组合来实现构件间的连接,并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理想容错构件结构中。相关的实践活动表明,通过四个基本连接件的组合可部分实现相关功能模块的功能,增强了连接件的复用,同时还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增强了系统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软件连接件作为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构件间的交互,对软件体系结构的适应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在面向方面软件开发和基于构件软件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针对系统体系结构的适应性,将面向方面编程(AOP)方法引入到软件连接件中,然后提出面向方面连接件概念及其模型,最后归纳AOP技术对软件体系结构适应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开发基于Internet的大型复杂软件系统时,应该在体系结构层次上考虑业务需求和安全需求,而安全需求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SRADL)是研究和应用安全需求体系结构的基础传统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没有专门针对安全需求的构件、连接件和体系结构风格的描述,因此,在体系结构层次上描述安全需求还比较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安全需求体系结构描述语言--XSSRA/ADL,它引入了安全构件、半安全构件、安全连接件、半安全连接件等设计单元,不仅能够描述安全需求的体系结构,而且也较好地解决了软件系统中业务需求与安全需求在高层的交互和依赖关系另外,XSSRA?ADL采用数据互操作标准XML作为元语言,这使得它具有与其他ADL的互操作性,并便于支持系统的精化和演化.  相似文献   

7.
WSC/ADL:Web Services组合系统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鑫  陈俊亮 《软件学报》2006,17(5):1182-1194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工程》2017,(9):316-321
传统的软件能耗测量方式是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得到能耗值,不能在软件的设计初期形成一定的数据量为开发做出参考。为此,从体系结构层面对软件进行构件化处理,基于随机Petri网分别对构件、接口、连接件各模块进行建模与分析,构造出嵌入式软件能耗模型ESPN。给出寻找3种能耗路径的方法,根据能耗状态可达图对软件能耗进行预测并求得其确切值。通过实例化分析与设计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特定领域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围绕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利用平台化分层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以及应用集成设计机制,对面向领域的软构件开发模型进行了探讨与设计,并以某石油公司企业MIS的设计为开发背景,选取其中一个特殊的子系统模块,对业务构件的组合过程——复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构件软件的可靠性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娜琴  张友生 《计算机应用》2008,28(6):1630-1631
把基于构件的软件看作是一个Markov过程,为弥补以往忽视连接件作用的情况,针对过程中不同状态类型,构建出基于不同状态的构件和连接件使用频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个基于构件的软件可靠性计算方法,并将其实例化。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提供了一种更精确分析软件可靠性的方法,而且拓宽了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