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该文主要从高校和大学生两方面分析,对于高校而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而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应加强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关铁峰 《网友世界》2013,(22):58-58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主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理解入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自己观点,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古今 《网友世界》2014,(18):183-183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率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笔者根据就业能力的概念以及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特点,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现状,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三个方面探讨并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普及高等教育,大学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之才,获得有效应用可以为社会、国家创造更多的利益。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留存的个人相关资料评估学生能力,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能解决高校就业问题。该文针对基于蚁群算法的高校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莹 《网友世界》2013,(14):91-91,93
非正规就业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高校要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加强非正规就业教育,增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能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努力,进一步推动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当今社会发展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变得至关重要,也是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就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通过教育局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来分析,表层上看就业率的逐年提高,但是情形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是国家主要的人才资源,其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抓住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结合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从宏观社会、学校及大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原因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缓解就业压力以及待续改进的对策。望高校大学生在中国发展与建设当中持续发挥着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是个时鲜而不时尚的名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直到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就业率仅为35%(据目前统计),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还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被冻结或缩水,使得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IT行业也不例外,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人认为,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是比较务实的做法,是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今的重要话题,也逐渐地形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就业是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就业难既有企业用人标准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面对当前就业形势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10.
程静 《网友世界》2014,(7):77-77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归结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有:大学生不够成熟稳重,不能思行结合;就业目标不明确,跟风现象严重;存在消极依赖思想;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态。外因有:人才市场供过于求;高校人才培养上的偏差;缺乏全面的职业指导。因此,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尤其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大力推行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11.
对天津IT人才的需求分析及培养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静  熊聪聪 《计算机教育》2009,(9):129-131,135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如何更好地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IT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与市场相协调、与高校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IT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天津部分毕业生、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模式在改变,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渐增多,多数企业在吸纳人才时都从学历和能力两个方面来考察。对于大学生而言,优秀的综合素质、超强的专业能力无疑更加吸引企业的青睐。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的主要生活、社交场所和重要的学习场所,在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历练团队协作水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这些能力和素质均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其就业能力相关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亦不容乐观。本文将在对山东地区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进行就业观问卷调查以及对数十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访谈的基础上,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全面理性的客观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研究得出制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四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汪青松  韩炜 《网友世界》2014,(5):157-157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而因就业教育不足与偏差所造成的就业目标定位的狭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元化就业导向"就业教育模式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提升高校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其教育模式构建的现实目标是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尤其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实践动 手能力要求较高,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就业难的主要途径。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技能、 改革实验课程考试制度、借助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实 现高等学校和用人企业无缝对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加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 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如“蚁族”的普遍存在,使大学毕业生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作为“教育产品”的供给者,高校应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积极构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改善目前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东盟,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新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专业.由于在人才培养、就业渠道等方面仍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其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就业的现状,并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电子商务展情况,探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用人单位"招人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对计算机软件类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软件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方案,阐述如何采用知识点定位的案例资源进行教学以及提供规范的案例资源引导学生自学,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9.
王亮 《网友世界》2013,(7):20-21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本内涵的一种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与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加强职业规划、加强学习指导、加强实践锻炼、加强创新培养,对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残疾人大学生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在现实中,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却面临重重困境。本文从社会歧视、相关法规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观三个方面对其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具体提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按比例就业细则;启发残疾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励其自主创业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