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尾式亮氨酸卟啉锌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尾式亮氨酸卟啉—— [5- (对亮氨酸丁氧苯基 ) - 1 0 ,1 5,2 0 -三苯基卟啉及其锌 ( )的配合物 ( Zn[Leu- TPP])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吡啶 ( Py)、4-甲基吡啶 ( 4 - Me Py)、4-醛基吡啶 ( 4 - CHOPy)、4-氨基吡啶 ( 4 - Am Py)等化合物对 Zn[Leu- TPP]电子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β-咔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疟活性、抗菌活性以及抗肿瘤活性等。以L-色氨酸为原料,经Pictet-Spengler环化反应、氧化脱羧、N9-烷基化等反应步骤合成一系列β-咔啉杂合咪唑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NMR、13C NMR和HRMS确证结构。采用MTT(噻唑蓝)法检测了目标化合物对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BGC-823),结肠癌细胞(CT-26),肝癌细胞(Bel-7402)和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这五种肿瘤细胞株表现出了中等及优良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3-苄基-11-(3-苯基丙基)-11H-咪唑并[1",5":1,2]吡啶并[3,4-b]吲哚(Ⅴr),对CT-26,Bel-7402和MCF-7 细胞株的抑制活性均小于10 μmol/L。此外,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3-苄基-11-甲基-11H-咪唑并[1",5":1,2]吡啶并[3,4-b]吲哚(Ⅴa),3-苄基-11-丁基-11H-咪唑并[1",5":1,2]吡啶并[3,4-b]吲哚(Ⅴf)和3-苄基-11-(3-苯基丙基)-11H-咪唑并[1",5":1,2]吡啶并[3,4-b]吲哚(Ⅴr)与VEGFR2的多个氨基酸残基具有良好的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尾式亮氨酸卟啉—— 5 -(对亮氨酸丁氧苯基 ) -1 0 ,1 5 ,2 0 -三苯基卟啉锌 ( )配合物 ( Zn[Leu-TPP]与吡啶( Py)、4 -甲基吡啶 ( 4-Me Py)、4 -醛基吡啶 ( 4-CHOPy)、4 -氨基吡啶 ( 4-Am Py)等化合物轴配反应的电子光谱 ,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了轴配反应的配位数和平衡常数 ,利用温度系数法测定了体系的标准摩尔焓变△ r H0 m 和标准摩尔熵变△r S0 m。结果表明 ,Zn[Leu-TPP]与吡啶类化合物轴配反应是放热和熵降低的过程。Zn[Leu-TPP]可通过配位键和氢键与 4 -Am Py结合 ,轴配物 Zn[Leu-TPP]· ( 4-Am Py)稳定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梁诚 《化工文摘》2001,(10):49-49
咪唑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涂料等精细化工领域,特别是用于制备具有生命活性的化合物。4-甲基咪唑(简称4-MI),主要用于合成大宗胃药西咪替丁(Cimetidine)。  相似文献   

5.
在笔者曾已披露了2-硝基亚甲基咪唑系列中6-氯代吡啶甲基对杀虫效力产生巨大增加的效应。在此笔者已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硝基咪唑烷组团。在笔者通过变换多官能杂环探索潜在的生物活性物质过程中,发现标题化合物——硝基亚氨基衍生物是该类中最有效的杀虫剂之一。本文涉及骨架结构中含各种官能团的6-卤代吡啶甲基咪唑烷类。在该系列中,硝基亚甲基似乎是产生杀虫活性必不可少的,因为2-位用CHCN-(2)、CHCO_2Et-(3)、C(CN)_2-(4)取代的的那些化合物完全无效,或至少活性是低的。未取代的2-  相似文献   

6.
《化学试剂》2021,43(11):1595-1603
含氟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十分缓慢,限制了其在医药、农药等领域中的应用。以20 mol%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为催化剂,含氟炔丙基脒在乙腈中60℃空气条件下通过5-exo-dig关环反应以中等至优秀的产率生成2-氟烷基-5-甲基咪唑。2-氟烷基-5-甲基咪唑被二氧化硒氧化生成2-氟烷基咪唑-5-甲醛,提高了产物的反应活性,并进一步尝试了其与邻苯二胺的反应,合成了2-氟烷基咪唑联苯并咪唑化合物。以上反应体系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大剂量2-氟烷基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丰富了含氟咪唑的化合物库,推动含氟咪唑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阎峰  迟骋  樊凯奇  李晶  关瑾 《精细化工》2011,28(6):609-611
以2-氯甲基-4-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盐酸盐(Ⅱ)和2-巯基-5-甲氧基咪唑并[4,5-b]吡啶(Ⅲ)为原料,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于30℃反应生成2-[2-(4-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甲硫基]-5-甲氧基咪唑[4,5-b]吡啶(Ⅳ),收率90.1%。随后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氧化制得泰妥拉唑(Ⅰ),收率86.3%,两步总收率为77.8%。产物结构经IR、1HNMR确证。  相似文献   

8.
异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该类化合物具有植物雌激素、抗癌、抗病毒、抗菌等生物活性。以对氯苯乙酸和间苯二酚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咪唑类异黄酮衍生物。其结构经过IR,1H NMR,元素分析确证。其中化合物2-甲基-4′-氯-7-乙酰氧基异黄酮、2-甲基-4′-氯-7-羟基异黄酮、2-甲基-4′-氯-7-(2-溴乙氧基)异黄酮、2-甲基-4′-氯-7-(2-(1-咪唑基)乙氧基)异黄酮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以二氨基马来腈为原料,依次合成了4,5-二氰基咪唑、1-甲基-1H-咪唑-4,5-二甲腈、1-甲基-1H-咪唑-4,5-二羧基、1-甲基-1H-咪唑-5-甲酸四种水溶性咪唑类化合物;进一步与四乙二醇单甲醚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一种长链的酯醚类咪唑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MS(ESI)、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
异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该类化合物具有植物雌激素、抗癌、抗病毒、抗菌等生物活性.以对氯苯乙酸和间苯二酚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咪唑类异黄酮衍生物.其结构经过IR,1H NMR,元素分析确证.其中化合物2-甲基-4'-氯-7-乙酰氧基异黄酮、2-甲基-4'-氯-7-羟基异黄酮、2-甲基-4'-氯-7-(2-溴乙氧基)异黄酮、2-甲基-4'-氯-7-(2-(1-咪唑基)乙氧基)异黄酮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以2-(2-氟-4-氯-5-炔丙氧基苯基)-四氢咪唑并[1,5-a]吡啶-1,3(2H,5H)-二酮(a)为先导化合物,对苯环1-位N杂环手性以及5-位取代基进行变化,合成了12个手性哌啶并咪唑啉二酮类化合物,测试了其对百日草和苘麻生长的抑制率,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2-(4-氯-2-氟-5-炔丙氧基苯基)四氢咪唑[1,5-a]吡啶-1,3(2H,5H)-二酮(R-1)对百日草活性较好,(S)-2-(4-氯-2-氟-5-炔丙氧基苯基)四氢咪唑[1,5-a]吡啶-1,3(2H,5H)-二酮(S-1)对苘麻活性较好,与先导化合物a相当,为发现高除草活性PPO抑制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2,3-二氨基甲苯为原料经过氨基保护、溴代、水解等反应制备2,3-二氨基苯甲醇,后者与芳香醛缩合成苯并咪唑,再经MnO2氧化、缩合生成2-(4-(4-(羟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1H-苯并[d]咪唑-2-基)苯酚。经1 H-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了产物的紫外、荧光性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选择与Zn2+进行配位,产生较强的荧光,荧光量子收率为0.64,斯托克斯位移为142nm。  相似文献   

13.
用于制备3-氰基吡啶的方法;用于制备三甲基吡啶和2,3,5,6-四甲基吡啶的方法;制备6-甲基-2-(4-甲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N,N-二甲基乙酰胺)和中间体的方法;3(R)-与3(S)-羟基-1-甲基-4-(2,4,6-三甲氧基苯基)-1,2,3,6-四氢吡啶或其羧酸酯对映体的酶催化分离方法;吡啶和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1-(2-羟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等咪唑类离子液体对纤维素的溶解性能,咪唑类离子液体/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以及咪唑类离子液体在纤维素纤维及薄膜加工中的应用;咪唑类离子液体均能较好地溶解纤维素,咪唑类离子液体/纤维素溶液均为切力变稀流体;指出选择合适的阴、...  相似文献   

15.
1-(6-氯代吡啶甲基)-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通用名Imidacloprid)及其相关化合物可有效地防治半翅目及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然而,对实际应用来说,它们对鳞翅目害虫的活性水平是不太高的。以其他芳香杂环代替吡啶的咪唑烷类对这类害虫仅显示出适度的活性。在探索杀虫谱不同于Imidacloprid的化合物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噻唑烷衍生物。(表1)为它们及参比化合物的的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以天然可再生资源樟脑磺酸为原料制备了10-碘代樟脑,10-碘代樟脑再经过季铵化反应、离子交换后得到16个樟脑基咪唑盐。通过HRMS、1HNMR、13CNMR和19FNMR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它们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灰葡萄球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3种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于灰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显著,3-(7,7-二甲基-2-氧代双环[2.2.1]庚-1-基)甲基-1-(2,4,6-三甲基)苯基-1H-咪唑-3-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Ⅲd)、1-(4-氯苯基)-3-(7,7-二甲基-2-氧代双环[2.2.1]庚-1-基)甲基-1H-咪唑-3-鎓碘盐(Ⅴa)抑制率可达100%,效果优于阳性药百菌清;化合物Ⅲd、Ⅳa〔1-(2,6-二异丙基)苯基-3-(7,7-二甲基-2-氧代双环[2.2.1]庚-1-基)甲基-1H-咪唑-3-鎓碘盐〕对层出镰刀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可达为66.2%、70.4%,效果与阳性药百菌清相近;目标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整体不及百菌清。  相似文献   

17.
以2-(2-氟-4-氯-5-炔丙氧基苯基)-四氢咪唑并[1,5-a]吡啶-1,3(2H,5H)-二酮(a)为先导化合物,对苯环5-位取代基进行变化合成了11个哌啶并咪唑啉二酮类化合物,并测试了其对苘麻生长的抑制率.结果表明2-(4-氯-5-乙氧基-2-氟苯基)四氢咪唑并[1,5-a]吡啶-1,3(2H,5H)-二酮(I...  相似文献   

18.
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1-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的准确定性定量方法。保健食品加入3种甲基咪唑类化合物对应同位素内标后,使用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和除杂,使用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待测液经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定性分析,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3种甲基咪唑类化合物检出限为10μg/kg,在浓度10~500ng/mL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相似文献   

19.
以2,3-二氨基甲苯为原料经过氨基保护、澳代、水解等反应制备2,3-二氨基苯甲醇,后者与芳香醛缩合成苯并咪唑,再经Mn02氧化、缩合生成2-(4-(4-(羟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1H-苯并[d]咪唑-2-基)苯酚。经1^H—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了产物的紫外、荧光性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选择与Zn^2+进行配位,产生较强的荧光,荧光量子收率为0.64,斯托克斯位移为142nm。  相似文献   

20.
采用2-(二苯亚甲氨基)乙酸甲酯和3种2-/4-溴甲基取代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分别进行烷基化、水解反应得到了3-(1 H-苯并[d]咪唑-2-基)-2-氨基丙酸、3-(吡啶-2-基)-2-氨基丙酸及3-(噻唑-4-基)-2-氨基丙酸。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1HNMR、13CNMR、IR和质谱确认,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2-(二苯亚甲氨基)-3-(1-叔丁氧羰基-1 H-苯并[d]咪唑-2-基)丙酸甲酯及2-(二苯亚甲氨基)-3-(噻唑-4-基)丙酸甲酯晶体结构。同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及其前体化合物的荧光性质,通过测试发现上述几种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荧光,增大了其作为荧光材料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