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48m泵车臂架为研究对象,以ANSYS分析软件为工具,对其强度和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全面分析布料杆在最危险作业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变形情况和固有频率分布范围,形成基于ANSYS软件平台的泵车臂架计算分析方法,为大型泵车臂架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ANSYS的大型泵车臂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8m泵车臂架为研究对象,以ANSYS分析软件为工具,对其强度和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全面分析布料杆在最危险作业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变形情况和固有频率分布范围,形成基于ANSYS软件平台的泵车臂架计算分析方法,为大型泵车臂架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某4节臂37m泵车臂架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对其强度和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布料杆在最危险作业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变形状况和固有频率,求解瞬态响应下的阻尼,形成了基于ANSYS软件平台的泵车臂架计算分析方法,为泵车臂架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某4节臂37m泵车臂架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对其强度和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布料杆在最危险作业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变形状况和固有频率,求解瞬态响应下的阻尼,形成了基于ANSYS软件平台的泵车臂架计算分析方法,为泵车臂架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混凝土泵车泵送效率,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泵送油缸的行程进行研究。基于Simulation X软件平台,搭建简化的泵送液压系统及油缸模型,通过对模型加载、换向信号处理并进行仿真,再现了泵送油缸的运动过程以及U型管流量脉冲;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油缸行程测试装置,对各种工况下油缸的行程进行了检测。利用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手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泵车发生的故障半数以上与液压系统有关,实现泵车液压系统的自诊断能够提高服务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泵车的使用效率.提出适用于本地的诊断策略--基于参数和信号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适用于远程后台的诊断策略--智能诊断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混凝土泵车伸缩支腿计算在精确建立力学模型时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计算精度,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考虑两级伸缩支腿间以及与底座结构间的接触和摩擦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伸缩支腿、底座的整体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伸缩支腿的刚度、应力分布和接触情况,找出薄弱部位,为结构优化提供依据,形成系统的基于ANSYS软件平台的泵车支腿快速计算方法,为系列支腿产品的优化和改形设计提供有力地数值支持,提升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8.
“智能化、高效率、高质量,更方便、更安全”,三一重工率先在行业内推出新一代X型支腿系列泵车。经过持续改进和反复实验,目前三一已经成为国内惟一一家实现28-52mX型支腿系列泵车成熟、批量生产的企业。7大全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品泵车具有更强的工况适应能力,满足了泵车对狭小场地的施工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高楼、道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混凝土泵车泵送作业节能角度出发,根据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作业对象和工作要求,提出基于泵车作业方式的混凝土泵车全局功率匹配节能控制策略。依据该节能控制策略,利用混凝土泵车现有的电控系统搭建节能控制系统。节能控制系统通过采集泵送作业时的变量泵出口压力和排量以及发动机转速,获得作业所需的功率和转矩,在保证供油流量和作业功率的前提下,实现变量泵排量和发动机运行转速按节能控制特性联合调节,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混凝土泵车各种工况下工作特性与发动机万有特性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目前混凝土泵车在负载-发动机功率匹配上存在的不足,研制了基于自适应变扭矩模型的整机功率匹配控制技术,将整机各服务子系统(泵送、分配、搅拌、臂架等)纳入动力控制系统中,实现整机功率系统与多负载外界工况的完美匹配,任意工况下都能保证发动机具有稳定的负荷率,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经济油耗点。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节能技术可降低混凝土泵车油耗超过10%,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建筑火场模拟方面的软件和结构火灾反应模拟方面的软件均可在各自领域实现很好的模拟,但是在建筑火场和结构火灾反应同步模拟上开发尚不到位。基于Vega的建筑火场与结构火灾反应同步模拟在本文开发的虚拟现实系统中得到实现。该系统是基于火场模拟软件FDS和有限元软件的后处理虚拟现实平台,一方面这两种软件的结果保证了模拟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这两种软件的结果又可以同步的在虚拟现实平台上得以展示。同步模拟的相关控制技术将被介绍,一个同步模拟的例子也将被展示。该系统提供了建筑火场与结构火灾反应之间的直观联系,相关技术可用作考虑结构危险程度的建筑火场逃生、扑救等虚拟训练。  相似文献   

12.
以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为对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研发槽车事故处置虚拟现实训练平台。平台运用Unity3D引擎,创建槽车倾覆、泄漏、火灾等事件事故3D场景模拟仿真,构建了基础知识模块、仿真3D模块、任务模块,开发了12项训练任务,处置程序和演练现实模拟,可以开展单人单项学习和训练、预案程序训练以及实战演练训练。平台训练运行表明,系统操作流畅,契合消防训练要求,有助于槽车事故处置的训练和应急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实验室资源不足的背景下,本文对建设土木工程学科虚拟实验室进行探索研究。提出了土木工程学科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思路、架构和网络部署模型及虚拟实验课程框架等土木工程学科虚拟实验室整体框架。并开发了土木工程学科虚拟实验室系统,还对建筑认知实验课程、工程施工管理类实验课程、PKPM建筑全生命系列实训课程等典型虚拟实验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已在国内几十家高校中得到应用,为国内土木工程学科实验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accidental forklift truck impact forces on steel storage racks. Based on first principles of mechanics, simple models of a loaded forklift truck and a drive-in racking structure are presented. Model masses, as well as stiffness and damping coefficients are calibrated against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tests of a forklift truck and a drive-in racking structure. Comparis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solutions obtained from the simple mechanical models show that the simple models accurately reproduc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behaviours of their associated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drive-in rack impact test results presented in a companion paper (Gilbert and Rasmussen,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1] and the simple mechanical models for drive-in racks, actual impact forces are calculated and presented. Finally, using the impact test results and the simple mechanical models, the actual motion of the forklift truck body is calculated. This motion, being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to all drive-in racking impacts, allows impact forces to be obtained for various pallet loads, impact elevations and rack characteristics. Thu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gener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orces generated under forklift truck impact.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灭火救援战术训练中的应用模式,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高沉浸感虚拟灾害场景为中心的灭火救援指挥计算机模拟训练平台。阐述了平台的体系结构、硬件实现方案、软件功能、应用模式,以及基于平台的训练模式、训练对象、训练考评方法等,为消防院校和部队开展灭火指挥教学实训、灭火救援指挥综合演练提供了一种通用和模块化、信息化的训练平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明确土木工程与建筑实验教学中心定位的基础上,阐述了"4-4-12-X"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中4平台、4层次、12模块和开放式实验项目之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了中心开设实验项目类别、特色实验项目以及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实践表明,中心实验教学资源在实验教学、科研和校企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毛立武 《工程机械》2007,38(7):22-24
为防止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超载引发安全事故,开发设计了一种工作平台限重控制系统.论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流程,介绍了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的实施方案.该系统的测量重复性误差小于2%F.S,偏载误差小于0.5%F.S.采用软件防抖动方案,解决了工作臂晃动时造成的误动作输出,确保显示仪表的稳定、准确显示.系统具有故障自检测功能,维修人员可通过标定器显示的故障代码进行故障判断和检修.系统具备应急功能,在限重控制系统出现意外故障时,能够保证操作人员安全返回地面.限重控制系统可用于直伸臂、折叠臂或混合式高空作业车及各种升降平台上.  相似文献   

18.
开发高空救援消防车电气系统,采用三菱FX2N 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FameView系列触摸屏开发整车电控系统HMI界面.利用慧鱼模型组件搭建了消防车模型,并制作控制平台.介绍系统的控制流程、硬件选型、PID调平控制策略和HMI界面开发.可实现车身声光警示、转台转动、臂架变幅、作业平台调平、实时监控和限位保护等功能.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可应用于25 m及以下高空救援消防车电控系统开发,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田娥  叶国新  李毅 《工业建筑》2014,(10):166-169
在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前期,塔楼周围均已开挖,为保证后期吊装设备的安装、运输车辆正常进入作业区域展开施工,需设置临时平台作为吊装机械的工作平台。大型吊装设备都是超常规荷载设计,过去的方法是设计混凝土平台,但其施工周期长,浪费材料也不环保,平台的材料不能二次利用。通过设计全钢结构平台,运用MIDAS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设计和仿真分析,分析在大型汽车吊最不利工况下作业平台的变形应力及稳定性,得到施工阶段平台的应力和挠度变化值。钢平台施工完成后,对比500 t汽车吊上平台作业的实测值和模拟值。结果表明:钢平台的数字化模拟设计和仿真分析值是正确的,这种方法不仅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而且还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领域地质三维建模和模拟分析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结合盐岩地质特点和用途,应用3D GIS最新研究成果,设计实现了盐岩地质三维建模与分析应用平台,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实现。在完成了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利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对盐岩二维、三维空间数据进行组织与管理。在此基础上,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实现了细分虚拟钻孔构建和含盐地层三维建模与分析方法;基于声纳探测数据的盐腔三维表面拓扑重建技术和3D GIS空间分析的盐腔围岩三维体元模型构建方法,实现了盐岩地质体直接体绘制等关键技术。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盐岩地下溶腔的合理开采与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