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噪声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1Cr18Ni9Ti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的早期腐蚀行为。研究表明,浸泡初期(0h~48h),电化学噪声电位、电流在测量时间范围内漂移较小,电位谱功率(PSDV)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电化学阻抗谱在低频下出现感抗特征,表明研究电极表面发生钝化膜破裂与修复的交替过程,即出现了亚稳态蚀点。浸泡中期(48h~60h),电化学噪声出现尖峰波动,谱功率曲线的斜率产生突变,电化学阻抗谱的低频感抗特征消失,表明研究电极表面的亚稳态蚀点转化为稳定蚀点。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表明,浸泡60h后研究电极表面出现明显蚀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失重测试、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噪声研究了静水压力对超纯Fe在3.5%NaCl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利用离散小波分析方法去除噪声信号的直流漂移,然后进行散粒噪声和随机分析;利用Hilbert-Huang变换对噪声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用SEM观察腐蚀试样的表面形貌。失重测试和动电位极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静水压力提高了超纯Fe在3.5%NaCl中的腐蚀速率。电化学噪声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浸泡期间,增大静水压力促进了点蚀的发展,提高了局部腐蚀的倾向。在浸泡初期,超纯Fe以发生局部腐蚀(如点蚀形核、亚稳态点蚀、点蚀)的模式为主,增大静水压力对点蚀形核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点蚀孕育速率,但对亚稳态点蚀和稳态点蚀的发展过程有促进作用,提高了点蚀生长概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其逐渐转为以均匀腐蚀的模式为主,增大静水压力仍然促进亚稳态点蚀和稳态点蚀的发展,提高点蚀生长概率,但是却相对地抑制了均匀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噪声(Electrochemical Noise,EN)方法研究了X80管线钢在NaHCO3+NaCl溶液中亚稳态与稳态点蚀特征。结果表明:在含Cl-溶液中,当试样处于点蚀亚稳态,电位与电流噪声具有典型的快速下降或上升,缓慢恢复的暂态峰(Transient)特征,噪声电流峰平均宽约5~10s,而噪声电位峰宽为100s。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亚稳态点蚀噪声峰数量增多,亚稳态点蚀程度加剧;当点蚀由亚稳态发展到稳态初期,电流噪声峰恢复时间变长,与电位噪声峰寿命趋于一致;而随着稳态点蚀的发展,电位与电流峰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电位与电流峰具有很好的相位同步性。  相似文献   

4.
表面粗糙度对304不锈钢早期点蚀行为影响的电化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化学噪声等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表面粗糙度304不锈钢电极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中的早期腐蚀行为.随着不锈钢电极表面粗糙度的下降,304不锈钢自腐蚀电位与点蚀电位均有所上升;电荷转移电阻噪声电阻明显升高,而电位标准偏差与电流标准偏差则有所降低;粗糙度0.25μm的电极在阻抗谱低频区出...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酸性含氯溶液pH的变化对汽轮机末级叶片用钢14Cr12Ni3WMoV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酸性含氯溶液pH的减小,材料表面阻抗减小,腐蚀速率和点蚀敏感性均增大;点蚀发生时,pH的减小会导致蚀坑沿纵向的发...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X100管线钢在水饱和酸性土壤中短期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X100管线钢在鹰潭水饱和土壤中浸泡104 h后已产生点蚀。腐蚀过程的EIS谱具有两个时间常数特征,高频区为代表反应的容抗弧,低频区为代表吸附或点蚀形核期产生的感抗弧。腐蚀初期(1 h~33 h),由于水饱和土壤介质电导率较低,电极反应过程受扩散控制;腐蚀产物在电极表面积累对反应离子扩散有阻碍作用,使阻抗增大;腐蚀产物膜疏松多孔,形成局部活化区域,使阻抗减小;Cl~-对腐蚀产物膜有破坏作用且在膜内局部地区浓缩,诱发点蚀,使阻抗减小,出现感抗特征。  相似文献   

7.
16Mn钢局部腐蚀中的电化学噪声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量16Mn钢在0.1mol/LCI^- 0.5mol/L HCO3^-溶液中的电化学噪声,发现在点蚀诱导期,亚稳态蚀点的形核速率λ不到0.002s^-1,噪声电流峰平均宽约3~5s,而噪声电位峰却平均宽达200s;在点蚀从亚稳态转变为稳态过程中,λ急剧增加,且电流噪声峰宽度也开始增加,但电位峰宽度却开始减小,随着局部腐蚀进入稳定发展期,噪声中出现了大尺度的波动,且噪声电位峰与电流峰宽度基本相等,但λ却有所下降,宏观点蚀的出现导致噪声电阻Rn迅速下降,并在腐蚀进入稳定发展期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监测了铝基水滑石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通过电化学噪声的时域谱分析、时域统计参数分析、频域分析以及形貌特征分析,对电极的腐蚀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的点蚀发展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钝态期,噪声波动较小,各参数比较平稳;亚稳态点蚀核形成期,噪声出现波动,σV、σI、W、k、fc增大,Rn减小;稳态点蚀发展期,电位噪声出现快速下降缓慢上升的典型特征,各参数趋于极值,Li(局部化噪声指数)接近于1;点蚀发展后期,噪声波动减弱,各参数值也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9.
交流电对X70钢表面形态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浸泡实验等方法研究了交流电流密度(0—100 A/m~2)对X70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采用OM和SEM观测了X70钢交流腐蚀产物及蚀坑形貌,探讨了交流电诱发金属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交流电影响下,X70钢的腐蚀电位向负向偏移,偏移量和腐蚀速率随着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低电流密度下,X70钢的EIS特征为容抗弧,没有出现明显的感抗特征及扩散特征,在低电流密度下X70钢表面发生了均匀腐蚀.当交流电流密度增大时,EIS低频区出现Warburg阻抗特征,表明试佯表面的腐蚀过程由扩散控制,局部腐蚀特征明显.交流电对金属极化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交流电正,负半周期内的极化效果不对称诱发了金属腐蚀.  相似文献   

10.
Cu/Ti在模拟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行为(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电化学噪声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纯铜、铜/钛耦合电极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纯铜的腐蚀过程分2个阶段,其腐蚀阻抗和点蚀参数SE均遵循先增后降的规律,而其腐蚀参数SG的变化规律则正好相反;铜/钛耦合电极的腐蚀过程则由3个阶段组成,其腐蚀阻抗和点蚀参数SE均遵循先降后升到最后再降的规律,而其腐蚀参数SG则同样反向变化。铜和钛之间的电势差加速了纯铜的点蚀萌生,同时铜/钛耦合电极的腐蚀电位总是正于纯铜的腐蚀电位。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合成聚吡咯及其腐蚀防护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304不锈钢(304SS)基体上电化学合成聚吡咯(PPy)膜层,并通过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EIS)研究聚吡咯膜层的腐蚀防护性能.结果表明,聚吡咯膜层使304不锈钢基体的自腐蚀电位正移60 mV,腐蚀电流密度由10-6 A/cm2 变化到 10-7 A/cm2;覆有聚吡咯膜层的304不锈钢在腐蚀液中浸泡的过程中,由于聚吡咯的氧化还原能力,在金属表面加速钝化层的形成及修复破坏的钝化层,进一步提高了金属的抗腐蚀性能;聚吡咯膜层的防腐机制归结为物理屏蔽作用和钝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微弧氧化着色技术在Mg-Li合金表面生成浅绿色类陶瓷膜层,并在着色膜表面有机镀膜复合改性。用蒸馏水在镀膜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分别研究复合改性前后润湿性及耐蚀性。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着色表面通过有机镀膜生长了一层有机薄膜,接触角由近0°变为169.2°,实现了超亲水到超疏水的功能转化。Mg-Li合金基体经微弧氧化着色改性后,耐蚀性能明显提高,经复合改性后耐蚀性能进一步提高;与基体相比,超疏水复合膜在0.1 mol/L 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腐蚀电流密度减小3个数量级,电化学阻抗提高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弧熔炼和机械合金化并热压制备了晶粒尺寸差别较大的两种Cu-50Cr合金,对比研究了其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机理和耐腐蚀性能及其晶粒尺寸降低后对其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浓度的增加,不同晶粒尺寸Cu-50Cr合金的腐蚀速度加快;晶粒尺寸降低后,其抗腐蚀性能降低;粗品Cu-50Cr合金的腐蚀过程受电化学反应控制;纳米尺寸Cu-50Cr合金的腐蚀过程由电化学反应控制转为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温度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Q235钢的极化电流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合层电阻R_1和电荷转移电阻R_t逐渐减小,提出了该体系的等效电路图。  相似文献   

15.
非晶合金Zr55Al10Cu30Ni5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和电化学阻抗(EIS)技术研究了非晶合金Zr55Al10Cu30Ni5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非晶合金Zr55Al10Cu30Ni5在3.5%NaCl溶液中具有很好的耐蚀性能,阳极过程表现出钝化特征,当极化电位很高时,非晶合金出现了点腐蚀。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表明,在阴极极化,开路电位和钝化电位下,非晶合金的Nyquist图由单容抗构成,具有很高的电荷转移电阻,表现出优良的耐蚀性,在点蚀电位附近和点蚀电位区EIS分别有两个时间常数和三个时间常数,非晶合金在3.5%NaCl溶液中浸泡12h后,耐蚀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室埋片、浸泡、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对X80钢在库尔勒水饱和土壤和模拟溶液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80钢在模拟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约是水饱和土壤中的4倍,这与动电位极化结果相似。同时,X80钢在模拟溶液和土壤中腐蚀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都为活化控制,腐蚀过程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模拟溶液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库尔勒土壤的腐蚀特性,并具有加速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晶粒尺寸的Cu-40Ni合金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弧熔炼(CA)和机械合金化(MA)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晶粒尺寸差别较大的Cu-40Ni合金,借助于PARM273A和M5210电化学综合测量仪,利用动电位扫描法和交流阻抗技术对比研究了上述合金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性能以及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H 浓度的增加,CA Cu-40Ni合金的自腐蚀电位负移,而MA Cu-40Ni合金则正移,两种合金的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均未出现钝化现象;随着H 浓度的增加,CA Cu-40Ni合金的极化电阻增大,腐蚀电流减小,合金的耐蚀性能增加,而MA Cu-40Ni合金的极化电阻减小,腐蚀电流增加,合金的耐蚀性能降低。两种合金的交流阻抗谱均由双容抗弧组成,腐蚀过程受电化学反应控制。晶粒细化后,合金中存在大量晶界,参与腐蚀反应的活性原子数增加,促使MA Cu-40Ni合金的腐蚀速度高于CA Cu-40Ni合金。  相似文献   

18.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tolytriazole for galvanized steel was studied in 5 mM NaCl by using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scanning vibrating electrode technique (SVET). The results of EIS and polarization tests indicate that tolytriazole is effective in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galvanized steel.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olytriazole is increased to 0.01 M, the inhibiting efficiency reaches above 98%. The low values of anodic and cathodic current density in SVET maps suggest that the complex of tolytriazole with galvanized steel inhibits the anodic and cathodic reactions of corrosion of zinc. The adsorption behaviour of tolytriazole is found to conform to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which is typical chemical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19.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tolytriazole for galvanized steel was studied in 5 mM NaCl by using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scanning vibrating electrode technique(SVET). The results of EIS and polarization tests indicate that tolytriazole is effective in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galvanized steel.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olytriazole is increased to 0.01 M, the inhibiting efficiency reaches above 98%. The low values of anodie and cathodic current density in SVET maps suggest that the complex of tolytriazole with galvanized steel inhibits the anodic and cathodie reactions of corrosion of zinc. The adsorption behaviour of tolytriazole is found to conform to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which is typical chemical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20.
溶解氧对X80管线钢在NS4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S4溶液中的溶解氧对X80管线钢在该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通过SEM、XRD等对X80管线钢的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NS4溶液中溶解氧含量的减少,X80钢的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腐蚀产物的致密性逐渐提高,X80钢的耐蚀性增加;氧含量较高时,腐蚀产物表面高低不平,表面存在大量裂缝、孔洞等缺陷,表面致密性较差,氧含量减少后,腐蚀产物平整致密;随着溶解氧含量的不同,腐蚀后生成了不同的腐蚀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