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转型期广州商务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商务服务业在广州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着快速的变化。试图分析经济转型期内广州市商务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至21世纪初.广州的商务服务业已进入空间集聚的发展阶段。它们在城市中心的集聚,促进了广州CBD区域的形成。所表现的集中和分散并存的空间特征体现了我国城市传统功能结构不断重构的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伯霞  刘杰  王田  程婷 《城乡建设》2021,(15):66-68
一、城市更新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城市更新的要求也更高.深圳在30年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座拥有人口总数1760万人左右的花园城市,并成为中国高新产业基地和专业化国际都市;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浦东,历过10余年的开发与建设,成功带动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陆家嘴也因此成为CBD的成功案例,这为我国城市发展及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进入21世纪,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开始向现代化进军,广州、杭州等城市建设实现了实质性突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沿海地区正形成大都市密集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重庆、西安、昆明等西部城市也在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燃气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的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我国城市燃气发展的基本情况1.1 城市燃气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在国家加快发展城市燃气和节能政策的指导下,城市燃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利用,使城市燃气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00年,全国城市人工煤气供应总量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角度研究城市色彩特征与成因。调查和研究了沈阳市的城市色彩演变过程,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建筑材料、建设强度等因素,分析影响城市色彩发展的原因。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前,沈阳的城市色彩呈现出低彩度、偏暖色系为主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冷色系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色彩明度也有升高的趋势,城市原有的色彩特征正在流失。城市职能变化、新建筑材料应用、建设强度提升等是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东厚 《规划师》2002,18(5):53-56
城市更新是一个全国性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国家出台了准许土地出让的政策,全国城市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期。由于国家严格限制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多数城市旧城老化严重,所以很多城市选择了大规模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蔓延初具规模,21世纪后,城市蔓延愈演愈烈。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城市蔓延包含了一部分的合理增长,但其不受控制的过度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非理性的成分。本文尝试讨论城市蔓延在我国的发展特性,以找到有针对性的改造切入点。通过对国内外已建成建筑和城市的分析与总结,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两个层面上,总结并提出了对现阶段城市蔓延的理性改造策略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间增长"相关概念辨析与发展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沛  程芳欣  田涛 《规划师》2011,27(4):104-108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功能不断升级,学术界对城市空间变化的研究由此全面展开。自20世纪90年代起,学术界引入了美国增长管理(Growth Management,也译作成长管理)概念,对城市空间增长机制、模式、策略等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使用了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空间扩展城市空间扩张等含义相近的词汇。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已经有数百个城市将生态城市列为其发展目标。受国际生态城市理论发展与建设实践的影响,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愈加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住建部和环保部发布了一系列与生态城市相关的政策,大大推动了生态城市的建设。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生态城市理念不断充实与完善。通过对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梳理,本文试图阐释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线索与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我国生态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图1)。  相似文献   

9.
王牧 《沈阳建筑》2006,(1):73-7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遍地开花,城市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了保障工程建设市场健康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从立法的角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工程建设市场活动。1998年1月1日,我国实施了第一部规范建筑活动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00年1月1日,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历史上的奇迹,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快速上升,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在我国现行且特有的城市管理体制下,以政府推动、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以此模式为基础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经营管理的理论也相应建立,其中城市经营成为城市开发建设中的主流模式和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方向。然而,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向与新型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2010年亚运会的主办城市,广州肩负着向亚洲乃至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的重要使命。为此,广州提出以"世界眼光"打造和彰显"文化广州,历史名城;商贸广州,国际都会;活力广州,体育强市;生态广州,花园城市"的亚运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2.
<正>国内外经验表明,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规划及实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将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在城市整体发展框架下合理满足赛事的超常规需求,而且可以最大化赛事的"催化剂"效应,推动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如首尔1988年奥运会大部分场馆设施选址于汉江南岸,主要原因是为了实施之前制定的南部新城发展计划,广岛1994年亚运会主会场选址于城区西北的山地地区,是为了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西风新都发展计划,促进多中心城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亚运会与广州城市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州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出发,解析了广州举办2010年亚运会的动机和重要意义,认为举办亚运会是广州城市发展提升的助推器,是增强广州的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地位的重要战略,并阐释了广州以亚运为契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包括积极引导和实现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形象和景观、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运村选址于广州新城.从重大事件与城市发展的角度,阐述亚运村规划建设对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规划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就后亚运时代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的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磊 《建筑创作》2010,(7):16-23
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乃至亚运会等作为享誉世界声誉的“城市巨事件”,对主办城市最显著的影响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施、文化生活的发展及变迁。遗产除了现代人继承古人的宝贵财富外,也包括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包括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本文以城市与建筑为载体,借鉴主办城市展开了建筑文化遗产意义上的分析,重点描述了作为现代建筑媒体如何传播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反之,主办城市又是如何通过城市文化的创意与传播,扩展自身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举办重大赛事将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及城市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满足亚运会需要和实现城市长远发展,在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广州制定了以亚运会推动城市产业升级、优化空间结构、加强宜居城市建设、打造文化名城品牌和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等亚运行动计划。在全面满足亚运会需求的前提下,广州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建设亚运城和城市重点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环境等举措实现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州亚运会已成为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的战略工具,荔湾区是广州市核心城区之一,亚运会的举办为这一城市次区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五区一街"城市更新规划以激活老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及提升旧城区宜居环境为目标,采取文化休闲荔湾、商埠荔湾、生态荔湾等发展策略,通过平衡保护与开发间的矛盾,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为后亚运时期的城市次区域发展及"广佛同城"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建华 《规划师》2004,20(12):28-32
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的作用有:以亚运建设全面推动广州城市总体战略规划实施;以亚运建设投资来引导广州城市长效收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亚运会场馆建设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以亚运会交通与环境建设全面完善和提升广州的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9.
广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峰 《城市规划》2006,30(7):79-84
根据快速轨道交通的特点,提出了广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编制的层级体系,阐述了广州线网规划编制由“战备型”—“客流疏导型”—“规划引导型”—“内优外拓型”演变的规划理念和各阶段线网架构的特点;归纳并提出了广州快速轨道交通控制性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目标与深度及主要规划成果;针对广州“客流疏导型”和“规划引导型”轨道交通线路的特点,阐述了轨道交通的交通衔接规划编制的基本理念、规划目标以及规划实践;提出了开展轨道交通线网施工期间交通影响评估与交通组织的目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工作内容;面向2010年亚运会的召开,提出了广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陈荣毅 《空间结构》2012,18(1):25-35
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广州举办.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和亚运会召开的双重需要,广州新建和改造了一批体育场馆设施及配套设施,其中新建了12座运动场馆.每座新建场馆各有特色,在建筑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体育精神和广州文化.广州亚运会新建场馆形式新颖、构思巧妙,尤其是广州亚运馆、广州自行车馆、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和南沙体育馆等四大场馆建设,不仅满足了复杂建筑外形的要求,在技术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