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桥矿矿床地面塌陷规律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桥矿的水文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矿床疏干时引起地面沉降、开裂、塌陷的成因与规律,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对矿床深部开采及其它类似矿山开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对德茹辛斯克矿床顶部矿层的铜-锌矿石、以及这种矿石与巴尔苏齐洛格矿床的矿石的混合样品进行选矿试验的结果。采用由作者设计的工艺流程,使用选择性起泡剂和亚砜类调整剂,获得了合格的铜精矿和锌精矿.铜和锌的回收率分别为86.9%和73.3%。  相似文献   

3.
据悉,在合浦县探明一个特大型优质高岭土矿床,矿床资源储量达1.4亿t,是目前我国已探明的最大高岭土矿床。据了解,这一特大型优质高岭土矿床在清水江高岭土矿区,是由广西第三地质队在合浦探明的。该矿床位于合浦县城东约15km。经专家论证,清水江高岭土矿区的矿体形态呈简单的层状.矿体边界较规则,剖面形态变化稳定,矿石内部结构简单。通过矿区选矿试验结果,与邻区十字路矿区选矿试验及应用成果类比,说明该矿区高岭土与十字路高岭土同属易选矿石。  相似文献   

4.
城门山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安 《采矿技术》2003,3(3):55-57
简要介绍了城门山铜矿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城门山铜矿床的形成与长山——城门湖背斜和北东东、北西、北北东三组断裂有关,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与石炭、二叠、三叠纪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部分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中。矿床为似层状、豆荚状、透镜状、带状及席状,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深源性。矿床为与燕山早期阶段及晚期早阶段中酸性钙碱质系列岩浆的多次上侵形成的矽卡岩型、块状硫化物型、斑岩型“三位一体”的铜矿床.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康.  相似文献   

5.
凡口铅锌矿深部矿床地应力测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应力解除法测试了凡口铅锌矿深部矿床-550m中段和-650m中段两个测点的地应力,分析计算了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其结果表明:凡口矿深部矿床地应力场为构造应力场,3个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主应力为近似水平应力,其方向基本与矿体走向平行,最大主应力与垂直应力比值在1.02~1.7之间。  相似文献   

6.
1秦巴地区石膏矿产成矿地质特征1.1秦巴石膏矿产现状迄今为止,秦巴地区共找到16个石膏矿床,其中包括:3个特大型矿床,3个大型矿床,占矿床总数的37.50%;中型矿床1个,占6.25%;小型矿床9个,占56.25%。这些矿床,均属沉积类型。其中:海相的有陕西省西乡县瓦刀子,河南省鲁山县的辛集,陕西镇巴县的苍子沟、简池,四川南江县的楼子庙、白沙;湖相的包括河南省桐柏县的安棚,湖北省云梦、荆门市的麻城铺、应城市的盛家滩,甘肃省宕昌县的下候子、临潭县的新城,还有陕西省甸阳县的李家沟、汉阴县的蒲溪、洋县的塔庙及八龙沟等。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矿山工程》2008,37(1):48-49
据悉,广西宁明县发现一个储量为6.1亿t的特大型膨润土矿床,它是全国已探明最大的膨润土矿床.同时也是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矿床。宁明县位于中越边境,这个膨润土矿区位于宁明盆地中部.矿区面积约30km^2,呈层状分布,共有矿层11层,可采区平均厚度为1.3~3.5m。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3地质大队在广州市碳步镇一带成功勘查出一个储量达2.83亿t的超大型石灰岩矿床。据悉,703地质大队提交的详细地质报告经专家评审,该石灰岩矿床储量为2.83亿t,达超大型矿床规模,是一处矿石质量好、规模大、开采技术条件相对较好的石灰岩矿床。专家预测,按该矿床2.83亿t的资源总量计算,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陶粒原料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地质特征1.1资源概况 我省陶粒原料资源(粘土、页岩、板岩、油页岩、粉砂岩及煤矸石、粉煤灰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仅宾县、庆安、克东、鹤岗、塔河等地所探明的储量和保有储量的位次就居全国前列,为生产陶粒及其制品提供了可靠的原料资源。 我省陶粒页岩矿床(见表1)主要赋存在二叠、白垩系地层中,储量大,矿床类型简单,呈层状、似层状,矿体裸露地表,易于开采,交通条件好,便于运输。1.2矿石物化性能 主要陶粒原料矿床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化学成分对比见表2,主要陶粒原料矿床焙烧试验结果见表3。 此外,庆安、塔河县…  相似文献   

10.
马兰杰坎德铜矿床是印度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床,正在露天开采,年采矿量200万t。今后将要转为地下开采,本文叙述了该矿床的地质与勘探、露天开采、地下开采设计及扩建规划,等等。扩建后露天矿和地下矿的生产能力各将达到500万t/a.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国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对新疆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分析新疆煤炭生产基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疆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新疆的经济发展、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分析,并从优化经济系统、建立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煤炭工业的排污收费和交易系统的角度提出了新疆煤炭煤炭资源开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城市用现代农业主导经济模式、矿山文化旅游主导经济模式、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主导经济模式、多元发展经济模式、非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经济转型,阐述了各种经济转型模式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某矿-460m至-580m中段开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矿Ⅰ#矿体赋存状态,研究-460m至-580m中段矿体回采顺序并制定了几种可能的阶段开拓方案。通过对这几种开拓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为自下而上的上行式阶段回采顺序,开拓方案选择在-520m和-580m中段布置阶段开拓巷道,阶段高度为60m,分段高度为20m。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文章运用2000—2011年数据,结合变异系数法和协调度模型,得出塔吉克斯坦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很好,但是建立在工业发展滞后的基础上,表现为经济发展综合质量与资源环境综合质量较低,资源环境承载经济增长的负荷较低。针对这种结果,为了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达到更好的协调发展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河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的状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河南省的综合承载力一直小于实际人口数,处于超载状态;2)自然资源是河南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在综合承载力中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大于经济资源的承载力;3)相对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之间的不协调将是河南省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相对承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何剑  纪俊 《资源与产业》2012,14(4):19-24
了研究西北五省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利用2002-2008年的有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协调度计算等方法,对西北五省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了研究。面板数据模型、协调度测算的结果分别表明:这一时期,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三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但从协调度所处阶段来看,部分年份,宁夏、新疆、青海等省份处在濒临失调、基本协调的阶段,陕西、甘肃处在协调发展阶段。针对西北五省区这一时期的协调状况,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政府监督的形式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有选择性的引进东部转移产业,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建议,提升西北五省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7.
以2000-2010年的人均GDP为测算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来描述新疆14个地区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采用离差、比率、相对发展速率来描述其空间特征。分析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市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巴音郭楞等4个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其他地区发展水平较低。这与自然环境、区位和交通条件、政策、产业结构、人口数量等方面的差异有关,建议培育区域增长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新疆各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门峡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矿山开采在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因此,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还要统筹考虑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的需要,又要转变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区内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华坚  庞丽 《资源与产业》1999,22(4):12-22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科技金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构建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熵权法和时序全局因子法进行测算。以长江经济带2007—2017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因变量,以科技金融发展指数为协变量,运用单因素协方差法,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下游>上中游”区域差异;2)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省市发展差异,但消除科技金融发展影响后,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缩小。科技金融是形成长江经济带9省2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应重视科技产业与金融机构的结合,适当平衡科技金融资源,缩小省市之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20.
华坚  庞丽 《资源与产业》2020,22(4):12-22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科技金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构建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熵权法和时序全局因子法进行测算。以长江经济带2007—2017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因变量,以科技金融发展指数为协变量,运用单因素协方差法,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下游>上中游”区域差异;2)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省市发展差异,但消除科技金融发展影响后,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缩小。科技金融是形成长江经济带9省2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应重视科技产业与金融机构的结合,适当平衡科技金融资源,缩小省市之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