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煤矿三采区开采时98号煤层,是大倾角中厚煤层。煤层倾角36°~42°,煤层厚度2.0 m~3.0 m。伪顶发育伪顶厚度0.4 m~0.8 m。平均厚度0.6 m,采用高档普采,多次发生冒顶事故,损失巨大。工作面使用单体支柱规格主要为2.8 m和3.2 m。工作面倾角超过35°时,反打极为困难,工伤率极高,后采用刀柱式管理顶板。炮采工作面回采率在60%~65%之间,资源浪费严重,瓦斯煤尘管理难度大。  相似文献   

2.
<正>1工作面注水的缘由83201工作面为阳煤五矿南翼二采区第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工作面设计长度为1 996 m,切巷全长205 m,煤层倾角3°~14°,平均8°,煤层总厚度7.38 m。该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回采期间穿越一宽缓背斜构造和一较紧密向斜构造,煤层瓦斯涌出量较大,回采期间工作面回风风流中的瓦  相似文献   

3.
<正> 一、北采区概况北采区是岭北露天矿两个采场之一,由沈阳设计院设计,设计能力60万t。采区地面境界走向长3.1km,宽1.1km,设计开采深度170m。区内主要有七个可采煤层,煤层倾角为7°—35°,平均总厚度为37.8m,最大总厚度66m。各煤层平均厚度、层间关系及储量比重如下表:  相似文献   

4.
一、地质概况及采矿方法铜录山铜铁矿为岩浆期后接触交代矽卡岩含铜磁铁矿床,包括12个矿体。其中3~#及4~#矿体采用井下开采。3~#矿体长约375m,倾角50~75°,最大延深830m,平均厚度40m,最大厚度100m。4~#矿体长650m,倾角55~75°,最大延深到-360m尚未尖灭,平均厚度15m,  相似文献   

5.
<正> 一、倾斜厚矿体开采的特点本文所指的倾斜厚矿体是指倾角为20~55°,厚度30~100米的矿体。在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时,有以下三个不利条件(相对急倾斜矿体而言): 1.因倾角小于覆岩下放矿要求的角度(通常应大于65°),故在底盘岩石内需掘进出矿巷道。掘进巷道和回收矿石的关系应如  相似文献   

6.
横河煤矿属国有地方煤矿,设计年产量45万t。经改造后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建矿,1991年投产。至今已开采14年。资源相对枯竭,对资源的回收工作抓的很紧回收率得到一定提高。本矿井主采煤层为3、16、17号煤。3号煤平均厚度8.97m,煤层倾角6°~12°,局部15°~18°,顶板为砂岩。底板为砂岩或砂质铝土泥岩互层。本工艺介绍是开采3号煤层全层放顶煤工作面回收率的问题。采煤工艺是悬移支架放顶煤,顶煤落煤方式,采用双顶眼针破落煤。1悬移支架放顶煤工艺(1)支护方式:采用XDY-D型悬移支架支护。XDY-2行程800mm,支柱外注式油缸直径100mm单体液…  相似文献   

7.
潘西煤矿1701工作面是七层一采区首采面,七层煤为一较稳定的薄煤层,厚度小,结构简单,部分可采。埋深380m,平均煤厚0.65m,平均倾角17°,容重1.31t/m3。直接顶:灰色粉砂岩或细砂岩,致密性脆,层理发育,易碎易冒落,厚度8m左右;直接底:浅灰色粉砂岩或细砂岩,厚度8.86~16.86m,平均12.32m,膨胀性不大,不易变形。采区构造形态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稳定,构造以断层为主,对工作面布置影响不大。1螺旋钻采煤机的基本情况1.1主要技术参数潘西煤矿采用的是乌克兰百狮-2型螺旋钻采煤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钻头直径625mm,开采厚度为0.65~0.9m,向上采…  相似文献   

8.
苏联矿山倾斜(25°~55°)矿体很多。在克里沃罗格铁矿区,占总可采面积的70%的矿体,倾角为42°~55°,厚度为30~60m。克里沃罗格铁矿区开采这类矿体应用最广泛的采矿方法是采场内重力运搬矿石的分段矿房法和分段崩落法。由于矿体的倾角限制沿矿体倾斜自流运搬的使用范围,采用这些采矿方法势必要准备大量的分段。  相似文献   

9.
露天转地下开采巷道围岩应力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大冶铁矿自西向东有六大矿体, 其中铁门坎、龙洞、尖林山为地下开采, 象鼻山、狮子山、尖山原为露天开采, 现狮子山和尖山-168m标高以上露天采场境界外的矿体转为地下开采。东露天形成的深凹露天坑东西长约 2400m, 南北宽约 1000m,北帮 (上盘) 标高一般 170~270m, 南帮 (下盘)86~200m, 边坡角一般为 38°~43°, 局部到 53°,边坡垂直高度230~430m。东露天转地下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 该方法自60年代初从瑞典引入我国, 因其具有结构简单、灵活、采切比小、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性好、采矿强度大等特点, 在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得…  相似文献   

10.
瓦西里耶夫采区目前,瓦西里耶夫金矿床的1号矿体已采完,正开采其2号矿体,年采矿石35000~40000t,围岩和矿石均不稳固,矿体倾角为41°~66°,形态复杂。采用分层崩落法回采。矿块长度据采场内最优扒矿道长度确定,为50~60m,矿块高度为40m,宽度为同时回来的相邻两平行矿体的厚度。当矿体间距达2.5m时,将进行选别回采。为了按采矿方法计算指标,矿块参数为:长50m、宽6m、斜高46m。矿石品种单一,为含金的熔剂矿。采准工程包括从平巷掘进的天井(分出矿、通风、人行三格)、贯通上部水平的通风联络道。如为肺外采准(指脉外平巷和脉…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hews稳定图法的采场结构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场结构参数是上向进路采矿法的关键参数之一,对采场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萨热克铜矿小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工程地质调查、Mathews稳定图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进路结构进行参数优化。研究表明:小矿体节理平均间距为1.39 m,平均节理密度为0.83条/m,具有3组优势节理,分别为58°∠72°、87°∠71°、253°∠79°;该矿体的理论稳定数N=10.94,采场极限形状系数S=3;最终得出当采场长度为80 m时,萨热克铜矿小矿体上向进路设计极限宽度为6.0 m。  相似文献   

12.
目前,湖北三鑫有限公司充填体下间柱回采多采用上向分层充填法,回采中常留设一定厚度护壁减小对两侧充填体影响。为探究矿山预留间柱安全经济回采方案,现针对该公司-370 m中段间柱进行残矿回采研究,提出留设0、0.5、1.0、1.5 m护壁矿体4种回采方案;借助有限差分软件,对该4个方案在-370 m中段进行间柱回采模拟运算,研究了不同方案下采场开采过程中顶板应力、位移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比较了各方案的回采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对比选取出最优的回采方案。结果表明:在间柱回采过程中,矿房两侧预留1 m护壁矿体时,矿房顶板沉降、底板隆起最小且矿房较稳定,同时矿石损失量最小,为最优回采方案,为该矿山残矿回采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富玉硅石矿床位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盆地中,矿体赋存于高家峪岩组变质陆缘碎屑建造中,矿体受榛子沟-宽甸南倾背斜北翼层间断裂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倾向207°,倾角平均34°,平均真厚度为3.53 m,矿石平均品位SiO295.25%,Al2O30.60%,Fe2O30.19%,矿石品级以三级品为主,成因类型属于热液型脉石英矿床。矿床开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简单,为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矿床。  相似文献   

14.
大尹格庄金矿1#矿体是典型的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具有倾角小、矿体上盘破碎、距主裂面近等诸多难采因素。基于保证采场作业安全,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率等多方面的考虑,提出了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通过理论对比分析和-496m中段区域的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安全性高、满足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是可行有效地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5.
淅川县老君垭钒矿床位于东秦岭造山带东段,矿体呈层状产于古生界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地层中,赋矿岩石为黑色泥质岩系。区内K1矿体严格受含矿层控制,总体倾向190°,倾角25°~30°。走向长2 495 m,最大斜深1 066 m,平均厚度11.12 m,V2O5平均品位1.46%。估算钒矿控制的+推断的V2O5资源量55.73万t,规模为中型。成矿物质钒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系地层,含钒岩石经风化、搬运,及有机质黏土吸附沉积而成,为典型的沉积型层状钒矿床。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含矿地层,地形由高到低突变的低凹处等为寻找该类型钒矿的重要标志。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方面加一总结,为该区寻找该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回收政策 ,坚持合理的回采顺序 ,坚持“大小、贫富、厚薄、难易”兼采的原则 ,降低贫化损失率 ,合理进行配矿 ,是确保矿石出窿品位稳定的关键 ,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保证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不同生产区段矿石品位的变化 ,阐述了配矿原则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表不允许塌陷时,急倾斜厚大矿体的开采是一个世界采矿技术难题。国内外对此类矿体采用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和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以李楼铁矿厚大矿体的开采为实例,从矿体赋存形态和矿岩稳固性对空场法、崩落法、充填法进行采矿方法的初选。对生产中应用的25 m高分段凿岩空场嗣后充填法和高阶段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从采场生产能力、采场工程布置、采准工程量、工艺技术、采场充填周期进行技术分析比较,提出以高阶段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为主,25 m高分段上向扇形孔空场采矿嗣后充填法和浅孔留矿法为辅的采矿方法,能实现安全、高效、大规模生产。随着凿岩设备、装药设备、爆破器材的发展,大孔穿爆,高分段或阶段凿岩在矿山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类似开采条件的矿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邢志强 《现代矿业》2018,34(11):55-58
张家夏楼铁矿矿床上覆有厚大第四系,且为倾斜、缓倾斜中厚至厚大难采矿体。为实现其安全高效开采,分别采用厚跨比法、结构力学梁理论、经验公式法以及数值模拟法,对护顶矿柱厚度进行了计算,确定的最优值为24 m。在此基础上,针对该矿矿体特征,提出了空场进路出矿和下盘脉外出矿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2种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采用遥控铲运机的空场进路出矿方案可有效降低采切工程量,吨矿可比开采成本可降低20%以上,故推荐该矿采用空场进路出矿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生产。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铝土矿多以缓倾斜薄矿脉沉积性矿床为主,普遍存在直接顶板稳固性差、矿体厚度不稳定的问题。铝土矿开采多应用空场法进行开采,依靠留设矿柱和留护顶矿的方式对顶板进行管理。因铝土矿矿层和直接顶板厚度变化较大,无法准确留设护顶矿厚度,造成矿石损失较多,为此探索性开展猫场矿区铝土矿直接顶板厚度快速探测方法,为采场回采作业过程中护顶矿留设厚度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顶板探测厚度设备选取并在井下进行现场试验,试验探测图像显示矿体和直接顶板总厚度误差为0.65m,探测图像表明矿体与直接顶板界线不明确,SSP地质雷达在试验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某铁矿山于1980年开始投产,采用竖井开拓,采矿方法为空场法,截至目前形成了诸多采空区,其中上部一矿体回采结束后未及时处理,并且采空区已积水,而下部三矿体正处于回采阶段,其回采过程以及所留采空区可能对上部采空区造成扰动,具有导致上部采空区积水涌至现有回采范围的危险。为保障下部三矿体安全回采,消除上部采空区积水对下部矿体回采过程的安全威胁,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了采空区自稳性、后续安全回采范围、综合处置技术方案等。研究表明:下部三矿体回采范围内的8个独立采空区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长时间暴露会有顶板冒落的危险,其中KQ1#和KQ8#采空区影响波及上部一矿体采空区积水范围,其余6个采空区未波及上部采空区范围,通过技术分析,确定对KQ5#、KQ6#、KQ8#采空区进行充填处理,对KQ1#、KQ2#、KQ3#、KQ4#、KQ7#采空区进行封闭处理,能够保证上部采空区安全和下部三矿体后续回采工作安全,消除矿山开采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