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播信息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有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自20世纪后半叶蓬勃发展起来的数字化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统一了信息生产、储存和传输的格式,改变了传输平台各自分立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上述产业间的资产通用性,于是上述三大网络之间的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成为了新世纪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日、韩等,  相似文献   

2.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传播业的变革,促进了新媒体的兴起。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通信和广电传媒的产业融合趋势,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各种新型媒体不断涌现和发展,为信息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3.
2005年开始,ICT中国高层论坛成了通信展上另一道风景,而2007年的论坛又有新意。结合当前ICT产业发展的最新形势,"ICT中国·2007高层论坛"以"融合·创新·机遇"为主题,将围绕新形势下ICT产业的行业监管和产业政策、融合环境下的信息通信平台建设、ICT产业技术与业务融合、中国3G产业的运营模式、ICT产业链的合作模式、ICT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等议题展开演讲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三网融合"的业务形态 "三网融合"使电信业具备了传媒特性,扩展了电信运营企业的服务外延,终结了终端划分媒体的传统时代,同时也带来"三网融合"业务的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局面.三大网络的业务元素跨域渗透和融合,促使三网融合的业务形态向多态发展,开辟了新媒体产业发展和业务形态创新的崭新空间.  相似文献   

5.
随着两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推出,我国的三网融合事业的发展迅猛,社会对高水平传媒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南广学院为了适应传媒技术行业的发展,利用自身的资源,建设了基于三网融合的全业务综合通信实验室,并结合云计算的理念展望了实验室的业务呈现。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特别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听视传媒迅速进入多屏时代.互联网和新技术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规则,更改变了媒介的整体格局.全媒体、跨区域传播日益频繁,城市台遭遇严峻挑战.面对跨屏、多屏技术和应用创新热潮的兴起,面对4D时代到来的严峻形势,传统广电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本文认为,城市台必须适应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发展变化需要,必须迅速转变思想观念,以新媒体思维来运营传统广电媒体,必须在内容创新和渠道创新上狠下功夫,积极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重塑广电媒体话语权,不断提升广电传播力和影响力,巩固强势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5G不仅改变着用户与媒体间的传播方式,也影响着传播理念、业务生态以及传播格局.2021年两会期间,主流媒体纷纷发力5G领域的创新引领,通过5G技术赋能,打好内容技术"组合拳",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实现新闻多领域传播、多层次覆盖及多层面融合,同时探索出新传播生态的融合传播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三网融合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中国的三网融合也逐渐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认为三网融合使电信业具备了传媒特性,扩展了电信运营企业的服务外延,终结了终端划分媒体的传统时代。文章指出三大网络的业务元素跨域渗透和融合,促使三网融合的业务形态向多态发展,开辟了新媒体产业发展和业务形态创新的崭新空间。  相似文献   

9.
2017年7月27日,第六届广电传媒产业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广播电视紫金论坛在南京拉开帷幕.论坛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以及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中广联合会、广电总局、总局直属相关单位和各省广电局、广播电视台、网络公司、科研院所以及产业链相关企业领导专家和业界同仁近700人聚首金陵,围绕“传媒·产业·技术融合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共同探讨推动广电传媒发展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许翠苹 《通讯世界》2010,(10):10-10
融合 此次通信展的主题是“创新引领发展、融合成就未来”,在展会现场,这一概念也贯穿始终。不论是产业的融合、网络的融合、以及业务之间的融合与渗透都属于这个范畴。我们看到,IT厂商的新宠云计算首次在通信展上重点展示,从运营商到主流设备商都表现出了高度关注;而网真系统也高调亮相,中国电信、中兴、华为都为此专门开辟出了大块空间;汽车与通信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运营商、SP与汽车厂商之间也因此有了新的关系。融合,让通信业务得以全方位延伸。而与此同时,却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产业链不同环节间业务的相互渗透是否会对整个产业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厂商是否会在全面出击的进程中无法做到专注,迷失了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