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王风云,1949年10月出生,1975年7月毕业干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火箭弹专业。曾任河北第二机械厂科研所所长现任该厂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5年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评为“科技带头人“。作为第一完成人,他曾先后主持完成了“79式70mm手持反坦克火箭武器系统”、”一代40mm枪榴弹系列”(包括DQP1式40mm破甲枪榴弹,DQS1式40mm杀伤枪榴弹、DQR1式40mm燃烧枪榴弹、DQF1式40mm发烟枪榴弹4个弹种)、“二代DQJ03式40mm破甲杀伤枪榴弹”的研制工作。其中,“79式70mm手持反坦克火箭武器系统”获得1980年国务院国防工办重大技术成果二等奖;“一代40mm枪榴弹系列”获得1994年兵器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曾担任“DQJ03式40mm破甲杀伤枪榴弹及引信”型号项目的总设计师,该项目获得2005年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三等奖和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其本人荣获国防科工委一等功。这些产品不仅为我军装备体系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也为工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198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研制出杀伤破甲枪榴弹,如比利时AP32ZA式40mm杀伤破甲枪榴弹,以色列IMI BT-AT式39mm杀伤破甲枪榴弹.特别是在1986年,法国吕歇尔公司在"北京国际防务展览会"上展出了HEAT-APERS-FRAG式40mm杀伤破甲枪榴弹,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当时我国在杀伤破甲枪榴弹的研制领域仍是一片空白,更谈不上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形势变化,枪榴弹发展暂入低谷 50年代初期,由于坦克装甲防护的不断加强,以对付坦克为主要目标的破甲枪榴弹因受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完成其反坦克的战术使命已显力不从心,杀伤枪榴弹亦因存在无效质量和后坐动能过大等缺陷倍受冷落,枪榴弹发展跌入了低谷。研制和生产枪榴弹的国家锐减,由原来的十几个国家一下减到只有比利时、法国等几个国家,有的国家甚至退出了枪榴弹的  相似文献   

4.
枪榴弹(二)     
3.2.2 杀伤枪榴弹:带有杀伤战斗部,用于杀伤生动目标的枪榴弹。杀伤战斗部利用炸药的爆炸使弹体破裂,靠破片杀伤生动目标或破坏武器装备。杀伤战斗部一般由引信、弹体、炸药等组成(见图6),弹体广泛采用预制或半预制破片,有效杀伤破片多于300片。杀伤枪榴弹全弹重量一般为200~500g,最大射程400m左右,杀伤半径7m左右;杀伤枪榴弹能及时提供近程火力支援,填补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尤其能够在山地,丛林作战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目前正在生产新的枪榴弹族。该族枪榴弹包括杀伤枪榴弹,反坦克枪榴弹,杀伤反坦克枪榴弹,发烟枪榴弹和照明枪榴弹。杀伤枪榴掸的型号有 BT/AP30,BT/AP65和 BT/AP67三种,用于攻击开阔地带和轻型装甲防护的士兵,BT/AP67还能攻击城市中的士兵。BT/AP30重490克,长320毫米,直径30毫米,可侵彻10毫米厚的钢装甲板,爆炸后产生的破片数为400个,破片杀伤半径9米。用加利尔或 M16A2步枪发射时,射程为350米;用M16步枪射击,射程是300米。BT/AP65重630  相似文献   

6.
枪榴弹是用枪和枪弹发射的超口径榴弹,是现代步兵携行使用的一种近战武器。枪榴弹的出现较好地填补了手榴弹与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使得步兵不仅能对付敌有生力量,而且能对付敌装甲目标;不仅可对敌实施点杀伤,还可对敌实施面杀伤;必要时亦可用于执行特种作战任务。 目前,我军步兵分队列装使用的枪榴弹为国产40mm系列枪榴弹。该系列枪榴弹是为提高国产步枪的作战效能,增强我军步兵的独立作战能力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弹药系统。现将该系列的破甲弹、杀伤弹、多用途弹向读者作一展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ВМГ—М引信,和比利时反坦克枪榴弹引信的结构、性能及其评价,ВМГ—М引信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有独道之处。比利时反坦克枪榴弹引信远解机构设计新颖,整个引信冲压件多,工艺性好,有借塑之处。  相似文献   

8.
概述 枪榴弹是用枪和枪弹发射的超口径弹药,是步兵携带使用的一种近战武器。它起源于20世纪初,是在手榴弹复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中叶,枪榴弹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尤其是弹头吸收器的出现、战斗部结构的改进、引信的更新、新型材料的使用、火箭增程技术的应用,使枪榴弹从简化操作、提高威力、扩大用途、增大射程、降低成本、保证安全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作战对象不同,我国步兵分队现装备有两种型号枪榴弹:40mm枪榴弹(主要包括破甲、杀伤、延时、发烟、燃烧、化学弹种)和35mm枪榴弹(包括催泪、痛球、爆震、染色、闪光等弹种)。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广开思路,不断探索40mm杀伤枪榴弹使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枪榴弹(一)     
1 发展概况 枪榴弹是一种用枪和枪弹发射的超口径弹药。一般用于弥补手榴弹与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是步兵反装甲、面杀伤有生目标的主要力量;特种枪榴弹可用于燃烧、照明、发烟等,也可用于应付突发暴力事件,维持社会治安等。 枪榴弹源于用步枪发射手榴弹。为了改进手榴弹的投掷方式,增大投掷距离,于是就发明了利用步兵手中  相似文献   

11.
王晓丹  王安民 《轻兵器》2013,(19):39-43
虽然枪榴弹发射器现已退出美军的装备序列,但其从一战到1960年代曾大量生产装备,是步兵使用的主要支援武器之一。本文展现美军使用的历代枪榴弹发射器及其附件——M1903与M1917步枪配用的枪榴弹发射器M1903及M1917步枪使用的枪榴弹发射器种类较多。一战伊时,美军为M1903及M1917步枪配用了法军的V-B枪榴弹发射器。V-B枪榴弹发射器设计简单,其采用一体式设计,由钢制成,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只有为数不多的用空包弹发射的枪榴弹 为了发射手榴弹,美国在早期曾研制过M1和M2两个系列的尾管部件,用它们可发射卵形的MK2、M26、M26A1、M61型杀伤手榴弹,MK1照明手榴弹,M62练习手榴弹,M34白磷烟幕弹和圆柱形催泪弹等化学手榴弹,最大射程约160m;还研制了M17A1白光信号枪榴弹、M18A1白光五星信号枪榴弹、M22黄烟信号枪榴弹、T12黄烟信  相似文献   

13.
枪榴弹中的新军--破门枪榴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枪榴弹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杀伤和破甲为主,照明、纵火、烟幕为辅的各种枪榴弹。从单兵使用的武器系统来看,枪榴弹只占有微乎其微的地位,但若从特定条件来看,枪榴弹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例如破门枪榴弹在现代反恐作战中就具有独特的作用效果。现代战争中采用的一些破门手段如下:用力踹蹬破门、利用工具撬门、利用大铁锤或破门桩撞门、用枪击破门锁、用炸药炸门等等。▲利用工具撬门熟悉枪战片的人对突击队员交替掩护,“嘭”地一声踹开大门的场景恐怕早已习以为常。但事实上,无论配合得多好,用这种…  相似文献   

14.
导弹引信的工作都遇到一个干扰问题,除了人为的电磁干扰外,对低空武器还存在着地面、海面的杂波干扰。为使武器能有效地杀伤目标,在研制设计导弹引信时需要考虑这些干扰的影响,并想法加以克服,从而提高引信的抗干扰性能。对地面、海面杂波的性质和人为电磁干扰的原理作了介绍,并研制了引信使用的地海杂波模拟器,人为电磁干扰模拟器。干扰模拟器的研制使用为引信在实验室进行物理仿真试验提供了条件,对检测引信的抗干扰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下枪榴弹有效射程与杀伤半径之间难以相互匹配的问题,提出了水下枪榴弹延期解除保险性能指标分析方法。该方法依据水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峰值估算水下枪榴弹爆炸时的杀伤半径与安全距离,水下枪械所能达到的有效射程为30 m时,该方法确定的水下枪榴弹的杀伤半径约为1 m。分析表明,杀伤半径的增大将使水下枪榴弹面临着水下射程过小与延期解除保险距离要求过大、战斗部威力过小与射击精度过低等矛盾。  相似文献   

16.
越南56毫米反坦克枪榴弹是越军现装备的一种轻型反装甲武器。主要用于对付坦克、装甲车辆、水泥碉堡和火炮掩体等坚固工事。全弹由风帽、弹体、引信、尾管和尾翼等五部分组成。风帽、尾管均为铝合金制件,而弹体却采用了厚壁钢制弹体,仅战斗部(205克)壳体重就占全弹重的1/3重量。战斗部装药为注装TH-50。由此可以看出该弹除具有破甲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破片杀伤作用。因此该弹也可称之为破甲杀伤两用弹。越南56毫米反坦克枪榴弹平时用圆柱形薄  相似文献   

17.
前言根据美国侵越战争和近两次中东战争的经验,未来战争的战略战术发展和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必须特别重视对敌坦克、飞机、空降和海上舰艇的防御。为了加强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我国的防御能力,实现国防现代化要加紧反坦克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和对敌舰攻击导弹的研制。所谓无线电引信是以极近程雷达来引爆武器战斗部的一种特殊装置。采用非触发式的无线电引信可以提高武器的效率。实践证明弹头装有引信以后,战斗部的杀伤威力将提高3—20倍。所以,无线电引信在提高对目标的杀伤概率及武器系统的有效性方面是很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问:《轻兵器》1999年第9期《枪榴弹发展步步高》一文中,称“中国67式破甲枪榴弹”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枪榴弹”欠妥。是否应称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反坦克枪榴弹”更合适?  相似文献   

19.
95-1式枪族枪挂榴弹发射器配用的碰炸杀伤弹于2004年开始研制,经过6年的研究探索和不断改进,2010年随95-1式枪族系统正式设计定型。命名为DFS10式35mm碰炸杀伤弹。该弹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信息之窗     
根据便携式导弹为了提高杀伤概率的需要,上海航天局802所开展了电容近炸引信的研制。其基本原理是依靠弹——目交会时两个物体之间有效电容量发生变化,引信电路检测这个变化规律而工作的一种非触发引信。该所研制的电容引信成功地利用了锁相技术的特点,使产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