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lanning》2019,(14)
目前,在关于博物馆光环境的研究中,大多数偏重于对博物馆光环境的技术层面的研究,对其艺术层面的探索相对较少。该文从众多博物馆分类中选取历史博物馆为例,分析自然采光在历史博物馆中的美学功能,并重点论述自然采光对观者情感体验的影响。由于光是一种是不可触摸的、软性的存在,它对观者情感体验的影响需要与人的心理产生互动才能产生,这种互动会融入观者对历史展品的感受和历史史实的体会,从而增强观者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装置艺术,在异质同构的视域下分析"光"元素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研究。文章分析总结了"光"元素在传统绘画和当代艺术中的应用和转变,以格式塔心理学异质同构论做指导,从材料选择、科技手段两个方面剖析"光"与埃利亚松装置艺术的联系,继而分析出他将"光"元素运用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方式与理念。"光"在自然与科技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下,触及观者的心理和感知层面,使感知方式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介入,让观者与艺术家之间发生异质同构并产生情感共鸣。这对于当代艺术作品更易被观者解读并且对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光的场所"理念融合了斯堪的纳维亚传统与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突出地域环境特质"光"的表达。其对光的运用体现在对建筑形体比例与材料的表现把握和人们生活情感的表达,同时对可持续和自然资源利用方面也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从建筑师亨宁·拉尔森个人背景、社会人文和时代因素等角度,探讨"光的场所"设计理念成因,从形态特征、场所体验、地域价值三个层面,对亨宁·拉尔森及其事务所这一设计理念的实践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以期激发对当代建筑地域性设计表达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
情感教育对情感特征比较突出的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情感教育和新课标的细致分析,阐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4)
<正>人们都知道,"情感过滤"这个词汇最早是由欧洲的教育家波特提出来的,"情感过滤"的具体意义就是把它看成是一种源于自身的处理系统,"情感过滤"是通过控制一个人的情感,从而影响一个人在学习时对语言的接收能力。对"情感过滤"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情感是怎样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过程。约在1980年前后,著名的教育家克拉申对"情感过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人们学习外语时情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人们把这个研究叫做"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人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情感因素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种影响可能是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3)
在"光她吃米饭"和"她光吃米饭"这两句话中,"光"的位置发生变动。虽然由于"光"位置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但变动之后句子仍然成立、意义仍然具备。而是否"光"在所有的句子中都可如此?本文在此启发下,结合大量语料,探讨了副词"光"在句中的位置可以灵活变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新课改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语文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创设"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氛围,将情感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美好情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国内信息     
<正>灯光之美设计之大:三雄极光照明学院启航8月7日下午,三雄极光照明学院启动典礼暨设计高峰论坛(杭州站)在杭州万豪酒店举行。多领域的著名设计大师汇聚一堂,与当地的300名杭州设计师共同感受"光"与"设计"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光"不仅是照明所需,更让空间有了不一样的氛围表达,从情感到技术有着无数可以探究的学问。致力于推广绿色节能照明的三雄极光20多年来不仅专注于照  相似文献   

9.
鲍艳 《山西建筑》2009,35(12):52-53
对自然光在建筑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从宗教建筑借助光来实现建筑的情感气氛方面着重进行了论述,以此来提倡使用环保的自然光塑造室内空间氛围的理念,从而为宗教建筑塑造其应有的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5)
"情"——是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建立在"情感"的激发与感悟之上的。可以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必然情浓似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情感"的激发,教师还要注重"情感"的感悟,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10个方面对“鸟巢”、“水立方”立面照明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并经过计算、量化得出“鸟巢”、“水立方”立面照明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印象。调查结果表明,“鸟巢”、“水立方”立面照明得到大众的认可,照明效果评价达优秀等级。  相似文献   

12.
黄欣 《中外建筑》2011,(11):55-56
自PeterZumthor获得2009年建筑普利策奖以来,国内关于Zumthor的建筑以及他的建筑理想了解得已经比较多。所有人均被Zumthor营造的建筑场所空间以及建筑的永恒价值所倾倒。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关于Zumthor的建筑理性建构与他的感性成分之间的关系,并对Zumthor的思考建筑(Thinking architecture)中的感性成分做一叙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凯特·古德温叙述了其拜访篱苑书屋的体验,并揭示出李晓东以中国式的对自然、静物和人物不设层次的表现方式,表达了建筑与山及其周边环境的关系。李晓东超越传统二元对立的手法,在他的建筑中创造了一系列步移景异式的空间,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哲学家老子重"用"轻"器"的思想。借用莱瑟巴罗的理论来分析,李晓东建筑中令人迷失的入口空间可以与赖特的罗比住宅相比较,二者都创造了一种强烈的内向性,并使人最终获得类似于赫尔诺特·博梅所说的身心体验。  相似文献   

14.
王锋  陈帆 《华中建筑》2011,29(4):41-44
陆路口岸在全国对外开放大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随着内地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口岸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已渐成趋势。"国门"建筑是陆地口岸最前沿的建筑,形象至关重要。该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满洲里"国门"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发展历程,归纳出"国门"建筑的几个特性,并通过同江"国门"建筑的设计实践,希望能为这类建筑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的2个地上建筑:配套管理用房和北站房是北广场的界面与背景,共同塑造了城市新形象。通过松紧、收放的设计策略,使得这2幢房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与个性,践行了"以流为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的大型商业建筑迅速兴起,使得建筑物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根据以往的经验为基础的制订出来的"处方式"防火设计已难以适应大型商业建筑的需要。以火灾安全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结合具体实例对某大型商业建筑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进行分析,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谢祖敏 《华中建筑》2012,(11):16-18
针对当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其建设量剧增,但其建筑缺乏海南特色的情况,该文结合海南的地域情况,提出海南建筑具有"简、透、瘦"三个特点,并结合海南的社会文化、经济、人文发展、地区生态环境、风土人情等方面对三个特点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具有"简、透、瘦"特点的建筑是人们了解海南的重要窗口,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名片,有助于人们多角度的感知海南国际旅游岛不同于他处的地缘优势,人文风情所孕育的文化等旅游资源,以期对今后海南地域特色的建筑创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孙刚 《中外建筑》2013,(7):79-8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也比以前大大提高。就目前而言,社会上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潮,这种思想就迫使商家在产品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改变,商业建筑也相应地随之做出变化。本文就从商业方面,来对建筑进行“以人为本”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万展志  周铁军 《福建建筑》2014,(1):62-64,68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功能与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城市快速扩张和不断更新,其中城市发展中的建筑更新与保护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对于一部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怎样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处理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是我们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河南郑州东史马村文化体验展示中心建筑方案为例,强调"城市舞台"的设计构思,提出"公共性"、"体验性"、"独特性"三个主要的设计方法来突显文化体验展示中心的开放性与多样性。设计中将原有建筑充分利用,使其与新建建筑在多方面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新旧建筑在功能、形式上相互依存,恢复原有的场所精神,既发挥出原有建筑的文化价值,也使整体建筑成为该区域内新的活力点。通过介绍,为今后类似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杰 《山西建筑》2011,37(26):7-8
对Patrick Blanc的“垂直花园”体系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其代表作品对其设计理念进行了解读,分别阐述了Pat-rick Blanc的垂直花园在市政类建筑、博物馆类建筑及商业建筑中的应用,以期指导今后生态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