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软弱岩体的力学特性,对巷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出现小范围的破坏,有利于降低支护强度,允许破坏区的大小和所需的支护强度与岩石在破坏阶段的力学特性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开采沉陷力学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描述了采场开采后的周围岩体内的应力重新分布,采场顶板及其覆岩的受力、沉降、垮落破坏的过程,进而论述了开采沉陷力学的研究就是开采沉陷变形与采场矿山压力的结合研究。介绍了以黏弹性基础梁建立的地表下沉公式,指出了采用数值模拟、室内模型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非线性大变形力学研究建筑物受开采沉陷破坏的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3.
构造应力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华 《矿业工程》2003,1(3):14-18
通过建立围岩变形破坏的力学模型,对构造应力区软岩变形破坏特征、力学机制、应力转移过程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分析计算,提出了支护控制准则,为软岩巷道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砂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较全面的试验研究,并结合该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与破坏特征,对部分力学参数做了对比分析,认为在岩体工程的实践中,应根据具体岩体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的目的,有针对地重点加强对某些力学性质指标的试验研究,这也许正是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PY400(改造)型综放支使用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底座耳板撕裂和连杆销子剪断破坏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力学分析和对破坏的构件的强度校核,找出了该支架的破坏机理,并且提出了消除支架破坏现象有关建议,为支架改造和新型支架设计提供了有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软岩工程中常遇到的膨胀性岩石的复杂的物理力学特性,采用细观力学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这种岩石的矿物成份和组织结构特征,以及在间接拉伸、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和长期流变试验过程中的损伤破坏规律,还分析了它们遇水作用前后的微结构变化情况。该方法可为越来越严重的软岩工程建设和软岩力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PY400(改造)型综放支架在使用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底座耳板撕裂和连杆销子剪断破坏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力学分析和对破坏构件的强度校核。找出了该支架的破坏机理,并且提出了消除支架破坏现象有关建议,为支架改造和新型支架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破损区岩体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细观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高地应力区围岩稳定分析的细观损伤力学模型,对围岩破坏全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引入等效模型的概念,对破损区域内围岩在破坏前后分别建立等效模型,进行数值力学试验,根据试验得到的力学特性曲线,对围岩开挖破碎带岩体主要力学参数(强度、变形模量等)随施工过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定量研究,得到了岩体主要力学参数的变化数值,为岩体稳定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开挖后围岩扰动区域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9.
深部巷道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虑围岩力学指标弱化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理论探讨了深部巷道失稳破坏的机理;基于势能原理,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导出了失稳的力学判据务件。结果表明:深部巷道的失稳不仅受岩体特性及所受载荷的影响,而且与围岩中承栽区和松动区的刚度比有关;围岩力学指标弱化程度越高,松动区范围越大,系统失稳的可能性就越大。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经验一致,可为预防深部巷道失稳破坏、采取合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吴玉忠 《金属矿山》1989,(3):30-33,8
本文根据张家洼西采区的矿岩力学性质,分析了承压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地压控制的方法及手段,巷道破坏与水的影响,炮孔破坏的力学问题。并建议采区从两翼向中央退采,采用高质量的逐孔抬高的拉槽方法,而对具体采区回采顺序应该灵活运用应力隔绝原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由于节理方位不同而形成的悬梁状进行了力学分析,讨论了节理方位及悬梁的截面形状对顶煤破的影响,提出了改善顶煤破坏程度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以固体地球介质的力学行为,变形结构及物理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工程岩石力学相比较,具有高温,高压,强约束,宽时域,大尺度,大变形,以及物理效应一化学效应并存等特点,它在岩石变形,破坏,失稳的研究中,尤其注意不同温,压等条件下的弹性一粘(塑)性变转变,脆性-延性转变,以及渐进失稳一突发失稳的转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冲击载荷下砂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采用SHPB装置,开展了砂岩的动态力学测试,研究了砂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动态抗压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和单位体积吸收能变化;分析了砂岩的破坏机制,阐明了砂岩的破坏模式及破坏块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砂岩应力-应变曲线整体呈阶段式发展,依次为线弹性上升阶段、非线性振荡起伏阶段和峰后下降阶段;砂岩的动态抗压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和动态弹性模量与冲击速度分别呈幂函数、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关系,均具有明显的冲击速度效应;随着冲击载荷增大,砂岩的分形维数增大,破碎程度增加,砂岩的破坏模式由拉伸破坏转向拉-剪耦合型破坏。研究结果可为强动压巷道和采场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软岩工程中常遇到的臌胀性岩石的复杂的物理力学特性,采用细观力学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这种岩石的矿物成份和组织结构特征,以及在间接拉伸、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和长期流变试验过程中的损伤破坏规律,还分析了它们遇水作用前后的微结构变化情况。该方法可为越来越严重的软岩工程建设和软岩力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岩体化学加固作用的力学原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岩体化学加固是防止井下回采工作面和巷道顶板冒落及煤壁片帮的有效措施。本从力学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化学加固煤岩体对提高其稳定性的力学作用机理,指出化学加固对松软破碎煤岩体起到了网络骨架作用、粘结补强作用、充填压密作用和转变破坏机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巷道位置对岩体工程结构失稳破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岩体工程问题数值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并针对具体矿井的某采区,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巷道位置对岩体工程结构失稳破坏的影响规律,这一工作旨在为设计巷道位置提供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灰色力学建模的任务,概述了灰色力学建模的机理,给出了灰色力学模型(枢架)和算例。  相似文献   

18.
以含瓦斯软煤流变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为基础,从宏微观两方面分析了其破坏过程的机理,结合现场突出现象分析了突出的能量耗散过程。初步论证了非接触式预测预报指标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张艳  张柯  侯婷婷 《中州煤炭》2022,(9):311-318
在山西某煤矿地下钻探了天然煤岩并进行了取芯。为了探讨煤层厚度对岩—煤—岩体(RCR)力学行为和破坏特性的影响,首先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不同煤层厚度RCR试样在常规压缩试验中的破坏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RCR试样的变形和强度行为不仅取决于煤的厚度,而且还取决于围压。在低围压条件下,RCR试件的整体破坏机制是煤层厚度小于30 mm时的严重破坏,而煤层厚度大于30 mm时则是剪切破坏。而在高围压条件下,当煤层厚度大于30 mm时,煤块和岩块均存在明显的剪切带;当煤层厚度小于30 mm时,破坏机制是煤块的严重破坏和岩块的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动压巷道坚硬顶板的动态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理,利用SHPB冲击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岩性顶板的动态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从应力波的角度揭示了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试样的动态力学特性具有较强的应变率效应,动态抗压强度与应变率呈线性关系增长;随着冲击载荷增大,试样的动态抗压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在一定范围内均增大,破坏模式具有从张拉破坏向剪切破坏变化的趋势;应力波在试样内部反射形成的拉伸波在试样内部轴心叠加是导致内部裂纹扩展贯通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