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正常水文监测网遭到破坏时,各种应急监测手段成为监测堰塞湖的重要渠道。"刚刚躲避了地震,现在又要躲水。"5月30日,一位绵阳市民拎着大包小包,和一家三口相互搀扶着,向圣水寺山上方向走去。由于地震引发的唐家山堰塞湖就在  相似文献   

2.
摘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水文监测及洪水预报综合服务平台应用系统研发的介绍,为吉林省水文监测及洪水预警水平,提高水文信息化及现代化程度,整合各部门现有分散孤立的信息资源到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上,从而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同时对地下水监测、水环境监测、水资源管理、站网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相关平台应用软件开发,实现站点的管理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等要求,具备水文应急测报信息支持功能。在发生突发性公共水事件时,迅速提供事件所在地的江河流域监测数据信息,为开展应急测报提供服务,全面提升水文行业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测流系统是将雷达波流速仪集成在无人机上的一种非接触式河道流量测验方法。针对铜仁水文监测工作在遇超标准大洪水或恶劣环境下水文应急监测手段单一、数据精准度不高的问题,采用无人机测流系统在铜仁市茅溪水文站与水文缆道流速仪法进行 22 次实测数据对比试验,分析无人机测流系统实测的水面流速及流量测验误差。结果表明:无人机测流系统在水面流速超过 0.50 m/s、运行高度在 10~30 m、风力小于 7 级时,测流数据的合格率达到相关要求。无人机测流系统在贵州省铜仁市山区性河流应急监测时适应性良好,可作为铜仁水文应急监测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水文监测手段,只是将探测到的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水质、水流速、水量、水位、视频图像或图片等数字化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到在线监测监视中心,然后将一系列的监测数据,图像等原始信息显示在监视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这是一个将实体水文环境抽象为数值或图像信息的过程,抽象出的各种水文属性值缺少可视性,整合性,实时性,不能高效的为管理人员的决策调度提供最佳依据。网络游戏的逼真场景展示给人的视觉体验有目共睹,以美国Google公司推出的数字地球Google Earth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地球技术的崛起、快速展与广泛应用,带给人们全新的可视化的浏览体验,也给传统的水文监测手段带来了挑战。如果基于Google Earth的三维的GIS的思路,模仿网络游戏的逼真场景来三维立体的展示监测水区的各种水文属性,将会给水文调度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参考,促进更加有效的区域水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5.
GRACE重力卫星数据的水文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力反演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为研究深层地球结构和跟踪地球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当前全球水文监测系统。检测全球或区域水文信息对于研究全球或区域水资源变化和水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GRACE重力卫星进行概括介绍,然后对GRACE卫星数据在极地高山冰川、海洋和陆地水储量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GRACE水文研究中的验证方法,最后总结GRACE水文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管理平台建设成果为基础,针对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山洪灾害应急抢险救援信息获取与共享要求,从信息交换网络设计、山洪监测预警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获取与共享系统建设3个方面,提出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山洪监测预警信息获取及利用方案,确保在山洪灾害发生时,做出迅速、科学和有针对性的判断,提高应急救援响应及应急联动能力。通过对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山洪监测预警信息获取与共享建设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下阶段山洪灾害相关数据在部门间的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水利工程联合运行、水污染联合防控探索,推进跨区域水生态补偿,形成河湖水环境治理良性发展机制,江苏省市际断面水文监测系统项目应运而生。采用水文现状调查与信息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业务应用 4 个层面,以及信息安全和标准规范两大体系的总体框架,分析基于数据汇聚平台与实验室数据资源的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的主要建设内容,从而构建省域、市域、县域边界重要河段水量水质统一监测与监控系统。江苏省市际断面水文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不仅为江苏省流域的精密监测、精细管理、精准调度提供有力支持,也为省内外类似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展开了探讨。对应急监测方案的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系统地总结了应急监测方案,并结合贺江铊污染事件,提出在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时应如何开展应急监测工作,以期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省际河流省界断面水文监测是了解省际河流水量、水质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是省际河流水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撑。介绍海河流域省际河流省界断面水文监测现状,分析海河流域省界水文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省界水文监测站网,建立水文监测信息发布机制等相关建议,对于提高流域水文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工程》2017,(7):223-228
针对水文监测过程中视频图像信噪比高、观测目标颜色特征明显以及目标区域位置关系特定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水文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将HSV色彩模型划分为量化区间,三维颜色信息转换成一维数组,对HSV模型的明度分量进行二次量化,从而根据颜色区域进行优化分割。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区域生长法得到当前水位值,实现水文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分割出目标区域,并且解决了水文图像像素间的连通性和邻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水文遥感监测系统遥感图像清晰度较低,造成水文遥感监测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UAHSI-HIS的水文遥感监测系统;在硬件系统设计上,按照水文特征数据调配审核内容,划分硬件操作模块,选用ARM单片机作为水文遥感监测传感器,采用AT91SAM9X35-CU微处理器芯片,通过CC2530F256RHAR微处理芯片完成信息处理,利用供电电流传导方式特征转换水文信息,设计系统采集模块,集中编写与采集监测流域内部水文特征,根据CUAHSI-HIS对流域水文特征进行水文数据调整,并按照调整后的水文数据对监测系统软件平台进行管理,加强对平台的管理,整理平台改造信息,执行软件平台系统改造指令;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UAHSI-HIS的水文遥感监测系统遥感图像清晰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监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安全预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交通安全预警准确度优化问题.交通安全问题要求实时监控车流状态,及时反馈交通信息.针对目前的交通安全预测技术和应急管理机制难以解决交通拥塞和道路交通不平衡状况,特别是传统的预警算法不能达到实时性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物联网技术的交通状态监测安全预警和应急管理方案.方案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交通状况,为交管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依据搜集的交通信息设计针对性的安全预警指标,建立基于二维马尔科夫链时空模型的应急管理机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预警方法,交通管理部门可及时预测交通安全风险及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方案,以便保障交通系统整体处于良性且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户外等特殊环境下,水文信息的采集与存储对数据库提出了特殊需求。SQLite数据库在嵌入式数据库中具有可移植性、开源性和高效性等诸多优点,针对户外嵌入式应用环境存储采集的水文信息,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SQLite嵌入式数据库的存储方法,包括水文信息存储模型的设计、相关编程模式等内容,为水文信息的存储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以其快速、经济和大空间范围获取的特点,已成为旱情监测的重要手段。介绍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的建设情况,包括旱情遥感监测模型、业务流程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系统实现全国旱情监测逐周生产、区域旱情1~3 d应急快速监测及逐月区域水体监测产品的生产。试运行表明全国旱情监测与国外同类产品结果一致或优于同类产品;区域旱情监测平均精度达到80%以上。最后,对旱情遥感监测系统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传感器网络作为Internet2的主要的远景规划之一,具有实时监测、感知、采集、处理、传输监测区域信息的能力,在很多领域已被广泛关注。从分析传感器网络的技术入手,首次提出将其用于大范围水文测报系统中获取水文数据,并分析了其在水文测报系统应用中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层次。  相似文献   

16.
基于3G技术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庆兵  史慧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14(11):1560-1562,1584
针对提高公安,环保部门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GIS/GPS/GSM技术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系统方案,重点表述了系统部分模块的建立过程和代码实现;该设计方案已在环保局“污染源在线监测及应急指挥系统”中成功实现,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方案同样适用于为公安、消防,交警、急救等应急处置机构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的应急指挥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李岳松 《信息与电脑》2023,(22):109-111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应急广播指挥调度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成为确保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法。为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文章设计一种高效、智能的应急广播指挥调度平台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灾害信息的实时监测、准确分析和快速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提升灾害应对能力和应急响应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水文监测的现状,结合物联网技术在水文监测方面的广泛应用,为实现水文参数监测的自动化和实时化,通过在系统构建中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软件设计技术、网络评估技术等方法,给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文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具有数据实时处理、可视化显示、异常报警及处理的功能,可以很好地在水文监测方面提供远程、自动水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水文数据监测通信主要是靠4G公众网络的方式,在偏远的山区或应急监测时,往往4G网络不能全覆盖,造成水文监测数据无法及时传输。为解决水文监测中通信能力的不足,实现水文监测数据的自动化,利用卫星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在4G通信方式上增加备份通信链路,保证水文数据传输通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20.
水污染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传统方法和手段已不能满足监管应用的需求。结合设计和实现一个水文监管系统的实际项目,阐述系统的基本构架和实现方式。利用Java EE 7和Web Socket协议实现了全双工通信,很好地满足了水文信息实时监测、管理、分析和查询需求。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减少网络通信阻塞和计算资源浪费,同时也提升了分布式系统数据实时交互和访问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