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曹学增 《山东化工》2003,32(5):18-20
介绍了二盐基亚磷酸铅的两种生产工艺。通过对亚磷酸的加入量、温度、时间、pH值等生产条件的研究 ,确定了中温法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并进行了二盐基亚磷酸铅的常温生产新工艺研究。两种工艺比较 ,常温新工艺节省能耗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氯乙烯生产工艺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凤珍 《云南化工》2010,37(1):65-67,70
介绍了常规法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在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叙述了两段法工艺;对比了两种生产方法的工艺生产流程、设备选型、工艺控制指标及控制方案,总结了两段法VCM生产工艺的优势和VCM的撤热工艺。  相似文献   

3.
孙伟  魏铁锋  罗广辉 《辽宁化工》2010,39(6):653-654,680
工业生产苯酚主要采用异丙苯法和甲苯氧化法。从生产工艺、流程、能耗物耗、投资几方面对生产苯酚的甲苯-苯甲酸法和异丙苯法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就国内外甲醛生产普遍所采用两种生产工艺,即电解银法工艺和铁钼法生产工艺从反应机理、工艺安全控制、物料消耗及副产蒸汽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更好地结合两者工艺优点,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焖烧法制药用活性炭和糖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并对照了两种炭在生产中的控制条件.说明了焖烧法也能生产出多品种、多性能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三盐基硫酸铅废渣回收生产工艺。通过对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生产条件的研究,得出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氢氧化钠法和碳酸铵法的对比研究,得出了氢氧化钠法生产成本低,转化率高,是值得推广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糖精钠生产工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糖精钠四种生产工艺进行了论述,并着重阐述了甲苯法和苯酐法两种工艺,对两种工艺从产品收率、产品质量、污染及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氯化氢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华  宋明霞  代罡 《中国氯碱》2004,(8):15-16,24
简介合成法与解吸法生产氯化氢的工艺流程,并对其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种生产工艺的特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永全 《辽宁化工》1992,(6):1-4,1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硫酸法、氯化氢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生产双酚A的工艺流程,并对这三种生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从而看出双酚A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羟基活性磷酸钙的生产工艺并对各工艺的优劣进行了评价;对比讨论了各生产工艺的控制条件对羟基活性磷酸钙产品质量的影响。结合本地特点,重点讨论了中和法生产羟基活性磷酸钙的工艺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干灰化法消解样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加入硝酸镁和氧化镁克服了干灰化法低温灰化不完全、高温灰化存在损失的缺点。对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的酸度介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pH在1.5~2.5范围内的最适宜的酸度条件,优化了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日用化学品中铅的条件。试验方法经实测,铅检出限为0.4μg/L,定量下限为1.2μg/L。样品加标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铅的回收率范围为93%~102%。  相似文献   

12.
汤上  夏君 《中国陶瓷》1995,31(3):28-31,40
本文研究了熔块釉中外加氧化锌的作用及不同类型的氧化锌对铅、镉溶出量的影响,并指出用间接法氧化锌(BA01-05(I型)优级品)代替直接法氧化锌(ZnO-X1),对降低陶瓷铅镉溶出量,使其达到美国FDA准则要求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铅酸蓄电池目前仍然占据二次电池的最大市场份额,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铅废料的回收仍以危废公司收集后采用传统火法冶炼再生为主,存在SO2污染严重、能耗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柠檬酸结合氨水为浸出剂的湿法回收含铅废料的新工艺,制备柠檬酸铅前体,经过低温焙烧获取新型超细铅粉,并对该工艺浸出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新工艺的脱硫率能够达到99.9%左右,柠檬酸铅前体经过375℃低温焙烧,可制备氧化度超过93.0%的新型铅粉,与传统球磨氧化铅粉相比较,具有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新型铅粉经过循环伏安法(CV)分析,初步显示出良好的充放电的循环可逆性,所制备铅粉可以直接回用制备新电池。本文的研究为铅酸电池企业含铅废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relating to the recycling of waste lead ash originated from procedure of lead alloy production. The spent lead ash was first disposed by acetic acid leaching system, where lead ash structure wrapping impurities would be destroyed. The synthesis of lead oxide products was conducted at a lower temperature of 90 °C. The effect of molar ratio of CH3COOH to lead content of the ash on leaching efficiency was studied through the acetic acid leaching syste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84.6% of lead could be obtained in the leaching solution, while merely 0.7% of Fe blend in solution within a leaching time of 120 min. In the stage of lead oxide synthesis from leaching solution, the yield of lead oxide products could reach up to 94.4%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NaOH to lead in filtrate was 2.5. This novel green method could shed light on the reuse of lead from exhausted ash with a much more conven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5.
氧化铅锌矿制活性氧化锌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以氧化铅锌矿原料,经硫酸浸出,净化除杂,碱锌合成及干燥煅烧等工序制活性氧化锌工艺进行了研究。该工艺锌回收率高,并可实现铅锌分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双波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白粉中的微量氧化铅新方法 ,应用于测定钛白粉中的微量氧化铅实验误差大大降低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铅是人类常用的金属之一,然而铅资源日益衰竭,再生铅的回收成为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铅酸蓄电池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其报废量也不断增长,大量的废铅膏成为再生铅的主要原料,其回收产物主要有:碱式硫酸铅、氯化铅、铅及氧化铅等。从废铅膏的回收产物着手,综述了不同产物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并对国内外废铅膏回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氧化铁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研究了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氧化铁黑中微量元素铅和镉的试验条件。试验发现甲基异丁基酮对三价铁有较高的萃取率,通过氧化过程将氧化铁黑中的两价铁转化为三价铁后,再对样品进行萃取,可消除高浓度铁离子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测试中对铅和镉含量的干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9.
Pure lead oxide has been tested as a starting material for VRLA lead-acid batter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cid- to-oxide ratio and the paste density on the plate formation and battery performance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tes can be directly formed without undergoing the conventional plate curing process if pure lead oxide is used. The new process show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simplifying the conventional plate making processes for lead acid batteries and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time.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铅酸蓄电池专用腐植酸生产方法的如下改进:原料由风化煤,改为陶瓷用腐植酸钠,从而省去了风化煤的前处理工序,省去了沉清处理,减化了流程,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