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井间地震资料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炜  王守东  王尚旭 《石油物探》2004,43(6):523-527
针对井间反射波资料的特点,采用克希霍夫积分法进行井间资料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讨论了对井间上、下行波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一些技术细节和难点,以及井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处理中涉及的层析成像速度反演、波场分离等技术,并分析了井间反射波偏移成像的有效范围。最后通过模型试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地表起伏大,泥质白云岩发育,速度横向变化快,地震反射层位与钻井层位深度误差大,构造高点与控制圈闭的小断层难以落实等难点问题,在成像处理中采取以下方法技术,利用微测井约束层析反演提高近地表速度建模精度;采用高密度小步长沿层百分比扫描、井速度趋势约束提高均方根速度场精度;采用速度场低频趋势约束与地震解释层位约束的方法进行层析反演,构建深度域初始层速度模型。结合射线密度分析、低降速带及高速层的速度分析,将微测井约束层析反演得到的近地表速度模型与中深层速度模型进行融合建模。为了消除各向异性引起的深度误差,利用各向同性速度场以及深度误差生成多属性数据库,对比分析深度域地震解释层位与钻井层位深度吻合性,不断更新各向异性速度、δ与ε模型,直到各向异性成像横向不出现构造异常点,纵向井震层位深度误差小于10 m为止。依据各向异性速度场进行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提高了井震匹配关系以及地震资料信噪比、保真性和断裂成像精度。通过对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进行解释,发现了一批断块圈闭,在圈闭高点部署的B437井、B443井、B449井获高产油流。  相似文献   

3.
常规时间偏移和叠后深度偏移均不能解决崎岖海底地区地震成像问题,而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叠前深度偏移的效果取决于建立的速度-深度模型的精度,而相干层速度反演方法与深度域层析成像相结合,有能力得到更为准确的速度场.基于模型,分析了影响相干层速度反演精度的因素:上层速度反演的结果会明显地影响到下层速度反演的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模型的敏感性,利用广义屏方法(GSP)和Marmousi速度模型比较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三组速度数据体的不同结果。数值模型处理结果表明:对于确定的波数域速度场数据体,低通滤波前、后叠前深度偏移结果是渐变的,说明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对波数域速度场中的高波数成分不太敏感;选择不同的速度场,特别是改变速度场的低波数成分之后,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将会发生明显改变,说明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场的低波数成分比较敏感。由于在空间域对速度模型做平滑处理很少能改变速度场数据体中的低波数成分,空间域速度场平滑不-定能改善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模型的敏感性,尤其在速度场含有误差时更是如此。速度建模时依照部分波场信息修改速度模型,对于单炮偏移而言,如果该炮对应的速度场低波数信息被改变,将会导致模型修改前、后深度偏移结果发生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构造及速度场双复杂区成像的有效方法,为了验证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及逆时偏移在苏北盆地火成岩发育区复杂断块的精确成像能力,进行了基于苏北盆火成岩区复杂断块模型的成像试验,结果显示:在提供可靠的高频近似速度场的情况下,逆时偏移优势明显,反之,则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是可行的选择。为验证实验结果,选取信噪比较高的实际数据建立可靠的高频速度场并进行成像处理,结果证实:逆时偏移在断块成像及火成岩下目的层成像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因此,苏北盆地火成岩区复杂断块精确成像的方法选择,应根据数据信噪比而定,信噪比高,可建立较准确的高频速度场,宜采用逆时偏移;信噪比低则采用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  相似文献   

6.
复杂条件下的深度成像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能在复杂介质条件下精确描述波场,且能高精度成像。此方法包括波场向上和向下延拓进行基准面校正、基于深度域共成像道集的成像点速度模型修正技术和应用成像条件前后作偏移数据内插的偏移反假频技术等核心技术。经实际应用,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波组的分辨率、断层的清晰度、深部目的层的成像精度以及振幅的保持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7.
叠前时间偏移在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昭军  唐建明 《石油物探》2007,46(2):174-180
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等是处理的难点,而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不需要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后偏移等处理,就能实现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全空间精确成像。为此,探讨了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的方法原理——根据转换波的特点,在转换波散射旅行时方程中引入各向异性参数,针对转换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利用“三谱”分析技术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原理——通过对共成像点道集的偏移、反正常时差校正处理、交互迭代解释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等,确定最佳的偏移速度场。将该技术应用于XC气田的三维三分量转换波资料处理,处理后的三维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成像清晰,归位准确,地质形态细致。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工业和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叠前深度偏移成为解决复杂构造成像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八岭山地区资料信噪比低、地层产状高陡的典型特征,围绕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指出速度模型优化是八岭山地区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关键因素。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采用深度剩余延迟分析、层析成像技术、结合井资料标定深度域速度值、时间域层位模型重建以及各向异性速度优化的方法,经多次迭代建立较高精度的深度域速度模型,在八岭山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9.
复杂构造成像能力及其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证目前的地震资料成像方法对塔里木油田复杂构造的成像能力,对塔里木油田一个典型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复杂构造在共炮点道集的地球物理波场响应,对模拟的数据分别进行叠后时间偏移、叠后深度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并就各种成像方法对速度误差的敏感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将时间域处理的结果再转化到深度域,发现了一种不同于常规认识的构造假象,在剖析了时间域处理产生的构造假象之后,对复杂构造成图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西部复杂山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不理想,除整体速度模型精度不够的固有因素外,近地表速度模型与时间域静校正的关系、层析成像方法和偏移策略也是影响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应用的关键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目前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地表圆滑偏移基准面与浅层速度建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复杂山地的真地表浅层速度建模技术。首先通过微测井约束回折波分层层析反演建立准确的深度域近地表速度模型,避免时间域静校正对实际地震波场的改造;然后在井控地质导向约束下,通过包含高精度旅行时算法的各向异性多方位层析反演迭代,使得浅层以及中、深层深度偏移速度模型更准确;最后利用TTI逆时偏移实现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该技术的核心思想包括微测井约束下的初至回折波层析反演、真地表偏移基准面选取和数据校正的综合应用。实际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提高了速度模型精度,提高了断裂及构造成像质量,较好地解决了井震深度误差,为复杂山地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